刘荣森先生于盆景创作无所不及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刘荣森先生于盆景创作无所不及

日期:2022-11-22 22:52:04     浏览:1    
核心提示:刘荣森先生的盆景艺术创作不但于大的树桩、山石上做文章,而且在微型盆景的领域里也有一番作为。他能将这盆中之物把玩地如此到家,有滋有味,足见其对艺术的良苦用心。
刘荣森先生于盆景创作无所不及。早年师从胡乐国大师,入手即高,用功亦勤。近年来成绩斐然,在盆景界颇为同道称道。
荣森先生思路敏捷,技巧高妙。在创作中既注重作品意境的营造,又在形式美上煞费心力,同时还不拘泥创作素材的优劣。欣赏他的作品给人以无尽的美的愉悦和广大的遐想空间,体味到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我们这里看到的是荣森先生近年作品的一部分。窥豹一斑,亦足见其大略。
在《一江春水》(见下图)里,艺术家意欲表现一泻千里、浩瀚奔腾的大江,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占据画面三分之二的大江石,三分之一处又有一浅滩。这样,江面就形成了一个窄狭的弯通,显得曲折有致,作者引领我们要走出这弯曲的江面去感受那无穷无尽的大江。

刘荣森先生于盆景创作无所不及

这里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无限广大的想象空间,随着想象作品的境域得到延伸,于是美感享受也得到了满足。我们知道,欣赏艺术品本身也是一种再创造。观赏者只有经历对艺术品的再创造,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感受到美的愉悦,这就是艺术家与观众的默契。这里,作者用的是“诗家语”。
当我们进入画面后不免产生一种跳动的感觉,急于去领略那画面外的世界。如若作者一味去表现宽阔的江面,那么我 们的想象就会停止,作品的意境也就无从体现。从形式结构上讲,只有大江才有宽阔的江岸、巨大的山石。同时才能有长流不断、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这样的处理既丰富了作品的视觉效果,又显得含蓄蕴藉。
作为艺术家,对形式美的探讨与表现是他的专利。没有形式美就没有艺术,荣森先生深刻地理解这点。在《探海》(见上页)这件作品上,表现可谓淋漓尽致。那伸缩自然、张弛有度的形式使人感到赏心悦目。作品采用的是悬崖式表现方式,“S”形的主干犹如屈曲虬龙,蜿蜒有致,而且苍劲有力。树冠上扬,虽弯曲而不失挺拔,同时凸现一种高扬的精神。左侧一长枝飘出,巧妙地为一“探”字作了注脚。

刘荣森先生于盆景创作无所不及

悬崖式盆景从来都是用一种险绝之势来震慑观众,非高手不能为。如果单纯地造险,就会使形式中的稳定因素丧失而破坏了美感。《探海》则能将这些矛盾统一起来,在险中求稳,稳中寓险。从主干的走势看,向左伸出,但树冠又有回扬之势,似乎有一种逆向的作用力。
这样处理,重心的平衡在观众的欣赏过程中得到了保证。尽管左侧伸出一长枝,但仍然使人感觉放得开,收得住。从这件作品中,隐约可见其师胡乐国先生的苍劲、冷峻的盆景风格。可以说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

刘荣森先生于盆景创作无所不及

作为成熟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技巧应该是全面的、多样的。与《探海》相比,《红粉临风》(见下图)在选材上显得先天不足。主干只一个生硬的折弯,并无太多可取之处,但荣森先生仍能在此施展手段,将其变为一件足资鉴赏的作品。这便是荣森先生不同于常人之处。
在作品中,作者对顶部的弯曲作了顺势而为之的处理,显得轻松、机巧。同时,施以红花点缀,飘飘洒洒,正所谓“亭亭玉树临风立”。从格调年看,《探海》苍茫浑厚,奔放洒脱;《红粉临风》则婀娜多姿,妩媚动人。

刘荣森先生于盆景创作无所不及
尽精微,致广大。刘荣森先生的盆景艺术创作不但于大的树桩、山石上做文章,而且在微型盆景的领域里也有一番作为。他能将这盆中之物把玩地如此到家,有滋有味,足见其对艺术的良苦用心。我们如能细细品味这些“小玩意”就不难发现,作者无论在立意、构思、构图、技法诸多方面都能做得如此之精到,创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它们或清劲疏朗,或飘逸潇洒,或俊秀劲健。在这些作品里,荣森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精雕细琢上,而是力图达到“微尘中有大干”的艺术效果。
刘荣森先生对盆景艺术,可谓是殚精竭虑,不遗余力。相信正值知天命之年的刘荣森先生会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刘荣森盆景作品见第4页)
 
标签: 刘荣森盆景
>更多关于刘荣森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