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盆景宗师潘仲连先生走了 图片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一代盆景宗师潘仲连先生走了 图片

日期:2022-07-11 09:14:44     作者:徐民凯    浏览:13    
核心提示:编者按:潘仲连(1932-2022),1962年开始从事盆景创作,其盆景艺术风格秉承了宋、明以来浙派画风的清刚、粗犷、峻峭之气,并注重发
编者按:潘仲连(1932-2022),1962年开始从事盆景创作,其盆景艺术风格秉承了宋、明以来浙派画风的清刚、粗犷、峻峭之气,并注重发掘意象的内在气韵与风骨,在艺术造型中以体现传统固有的仁厚中和而又不失刚正风骨的民族本色为己任,从雍容大度中寻求形而上的精神超越,开创了阳刚豪放、气宇轩昂的盆景艺术之风,是当代浙派盆景重要莫基人之一,更是引领中国盆景发展的一面旗帜。
 
先生襟怀坦白,朴实谦逊,淡泊名利,一生桃李满天下,更以广博的学识、正直的学德、独到的见地,赢得了业界的普遍尊重,影响了盆景界诸多后辈。1994年,被国家建设部城建司和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相继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称号。
 
斯人虽逝,风范长存,先生的精神将与我们同在。
 
潘仲连人格魅力形成研讨
 
.江苏新沂徐民凯
 
一代盆景宗师潘仲连先生走了,似一缕清风,不沽纤尘,三春花草留余芳;如一炬烛光,燃尽自身,照亮他人路漫长。
 
先生(图1)在世时,笔者曾写过《追求人格的健全展现人格的魅力—潘仲连盆景赏谈》《笔底凝,三气”赤心歌郑词—重读潘仲连盆景论文略记》,文章都与先生的人格有关。虽然如此,但在先生身上,笔者一直有个未解之谜:先生于1956年入杭州市园林局下属苗圃工作,1959年调入局机关,1962年通过书面请辞局机关工作而去了杭州花圃,从此醉心盆景,直至退休。

当年他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呢?主动放弃机关科室的管理者岗位,心甘情愿地到最艰苦的基层,而且决心笃定、态度决绝。相信很多人会和笔者一样颇感困惑。

一代盆景宗师潘仲连先生走了 图片
 
在先生西归后的时日里,笔者在努力寻找答案。
 
先生1963年6月毕业于杭州市千部业余大学中文系,他的毕业论文选题是《陶渊明思想与诗风初探》。众所周知,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都需要提前做准备,并且会选择对自己最具诱惑力和较为熟悉的领域作为选项。
 
由于先生就读的是非脱产的千部业余大学,所以其毕业论文的准备时间会更长一些。而先生辞去机关科室职位去杭州基层花圃工作的时间是1962年10月,这恰是其在为毕业论文做准备的时间段内。因此,笔者有理由认为先生的辞职决定受到了陶渊明(图2)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陶渊明(约365-427),得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字元亮,又名潜,私谧“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等职,最后一次出仕彭泽县令,但只做了80多天便弃职而去,归隐田园。自此,他采菊东篱,种豆南山,余暇时以诗酒自娱,开始了心与自然合一的悠然生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要读懂一个人,委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而要读懂千年前的古人,那就更不容易了。先生撰写毕业论文,选择陶渊明作为研究对象,是要经过大量阅读和思考的,他读懂了陶渊明。陶渊明用他的行动释放自己的真性情,漠视功名的诱惑,摆脱富贵的束缚,身体力行地去追求、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亲善、平等的关系,在物我合一的徜徉中,努力地追寻着彻悟明了的心境,追寻着至情至性的人生风采。
 
虽然陶渊明的诗文放射出令人目眩神摇的璀璨光芒,但依然无法掩盖他那清心寡欲、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他那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已经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和令人仰止的高度,甚至远远超过了他的文学成就所能涵盖的范畴。先生在《陶渊明思想与诗风初探》中说:“是劳动使这位古人能于‘躬耕’中深切体验到田园生活的苦与乐;是劳动使陶渊明与下层劳动群众更加贴近。”于是,先生效仿陶渊明,辞去机关工作,而立之年选定与木石结伴,以一颗回归自然的心,去寻找灵魂的清净与安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纵览先生的一生,笔者发现陶渊明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
 
陶渊明爱菊,人尽皆知;陶渊明爱松,却鲜有人了解。先生经过大量阅读,对陶渊明的爱好了如指掌。陶渊明一生写了很多关于古松的诗,如“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因值孤生松,敛翩遥来归。”“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景缩垦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一代盆景宗师潘仲连先生走了 图片
 
先生喜欢古松,特别是五针松,虽然他的这一爱好与浙人钟情于松的历史传统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陶渊明爱松对其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他在《松下偶记》中写松,连表述的语句都与陶渊明的诗句颇为相似:“我与古松盘桓,虽无言以对,却心心相印。”“古松那超凡绝俗、仙姿逸骨,每每让我们流连忘返。”
 
他在《松下闻瀑》中更写下如下诗行:“嘎岩草莽间有忘年古松从容,其千钧根爪犹如卧虎藏龙。那负势竞上的顶冠逼近苍弯,而纷披迁曲跌宕的百尺垂枝,又仿佛游璃相搏地腾空,斑斑老鳞宛若冰碎瓦裂,间有几许骨化,又披离转筋,狂飘过后,宛若虎啸龙吟
 
先生一生创作很多盆景,多以松为素材,如《自然之子》(仰天长啸》<如云飞渡》《胜履平川》(化险为夷》《亭亭山上松》《轩昂》《听天籁》《听》《苍松轩蠢》等。更为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先生用松树盆景创作了一个经典之作—五针松盆景《刘松年笔意》(图3)影响了国内盆景人的审美情趣乃至审美理念。
 
《刘松年笔意》在1985年举办的“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中荣获一等奖。该作品为合栽造型,主格调则为直干,高耸、挺拔、凝重、刚劲、潇洒、自然。刘松年是“南宋四家”之一,著名画松高手,其所画之松深得松之精髓。而观先生的《刘松年笔意》:苍翠欲滴而又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雄健挺拔而又清劲阳刚的直干,淡雅轻柔而丰神秀润的枝片,轩昂刚毅而又奇伟磅礴的气势,粗犷清朗而又婉转流畅的风度,无不彰显作品造型之巧夺天工、构图之布局精致、神韵之优雅超然、意境之深沉邃远。这也足以证明先生对松的理解异于常人。这些能体现松之人格化真、善、美的气质和品格,在(刘松年笔意》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自《刘松年笔意》问世以来,无数人在临摹,但临摹者总感到自己临摹出来的松树远没有《刘松年笔意》那样的气质和韵味,根本无法达到《刘松年笔意》那样的艺术境界。于是就有人将目光转向<刘松年笔意》的题名—开始在“笔意”打主意。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些带有“笔意”的盆景题名就一下子多了起来。有人在“笔意”之前很随意地加上某个历史名人的字号,将之变成了自己盆景的题名。
 
如加上张大千的名号就成了《大千笔意》,加上唐伯虎的名号就成了<唐寅笔意》,加上八大山人的名号就成了《八大笔意》等等。更有甚者会在“笔意”之前匪夷所思地加上了整整一个朝代,如《宋人笔意》(元人笔意》《清人笔意》等等。这些人当中有部分显然对“笔意”的理解有些肤浅,缺乏深度,也谈不上拓展空间,以致到了滥用的地步,未免有些贻笑大方。虽然如此,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去衡量,则更能看出《刘松年笔意》在中国盆景界所产生的影响力是超乎寻常的。
 
陶渊明是一个不畏权势、不羡富贵、直直1腹J腹的怒目金刚式的人物。他的晚年贫病交加,处境窘迫,但当江州刺史檀道济上门来拜访,规劝其出仕时,他断然拒绝了。檀道济临走时赠送食物,陶渊明也坚决不接受,“摩而去之”。一向待人彬彬有礼的陶渊明为什么会如此不顾礼数?因为檀道济的举止触犯了陶渊明的底线,‘’魔而去之‘,是对“磋来之食”的拒绝,是对物质诱惑的坚决抵制。
 
先生一生耿介,清明在躬;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与人研讨学术,则刚棱四注,特别在对待金钱方面,淡泊钱财,安贫乐道。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的五针松价格疯涨,不少人上门找他合作,不要他动手,只需挂个名,动动嘴,作点技术指导,就能得到极优厚的报酬,但都被他一一拒绝。

一代盆景宗师潘仲连先生走了 图片
 
事实上,凭先生的学识、人品、名望、技艺,他早就应该十分富有了,但他生性刚直,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潜心艺术,对社会只奉献,不索取,一直过着十分清贫而恬淡的生活。他说:“我追求的不是这些,并不想把这门艺术当作赚钱的手段。”(潘仲连盆景艺术》一书的作者汪传龙先生说:“潘先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很差,几乎是不通方圆。”可谓一针见血。先生的性格很“直”,他自己也说:“我就是这么个翠脾气、直性子,遇事不绕弯子。”
 
他认为盆景造型中的直线条非常美,’‘黄山松的基本结构就是竖线与横线的组合,不因其主干挺立而损其美。相反,正因为主干挺拔,不亢不卑,更显得雍容、高雅、大方,才具备最完美的迎客风度。如果主干曲来扭去,反觉点头哈腰了。”笔者在《追求人格健全展现人格魅力—潘仲连盆景创作赏谈》也作了如下解读:“潘先生的盆景多用直干、高干或直干合栽,正是他追求健全人格的一种表现形式。要知道,‘直’,是做人的一种美德。
 
孔子就曾说过:‘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正直’‘直爽’‘直言’‘刚直不阿’都是做人的美德。而‘直心眼’‘直肠子’‘直筒子’‘直脾气’‘直截了当”直面人生’‘理直气壮’等等则是体现一个人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优秀品质的通俗用语。”在人心浮躁的当今社会,先生执着地坚守在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这座孤岛上,砒身砺行。

一代盆景宗师潘仲连先生走了 图片
 
陶渊明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就虚构出他所向往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尽所能,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幼怡然自得·…而先生晚年所著《新桃源行踪》(图4),正是受到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影响而成篇。正如陶渊明“桃花源”的乌托邦一样,先生在《新桃源行踪·自序》中说自己“笔下的‘风喻’老人,当然也是乌有先生”“一直以来,我对‘桃园’境界有一种如饥似渴的向往。
 
在中国2000多年来浩如繁星的诗人群体中,唯独陶渊明是以荷锄躬耕奉献于人类理想社会的田园诗家,他继《礼运》问世以后为我们构画了如此令人神往的理想社会蓝图。”陶渊明的“‘桃花源’既是旧中国小农社会的缩影,今天开放的现代化的有机农业又是从旧的封闭的小农生产这个基点上发展壮大起来的,这就规定了新旧‘桃源’之间必然有联系,有衔接。”
 
陶渊明是诗人、辞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被尊为“田园诗鼻祖”。
 
受陶渊明影响,先生也写诗,不仅写现代诗、散文诗,还写古体诗、近体诗。(芦笛集》就是他的现代诗、散文诗合集;《新桃源行踪》则收录了其200多首古体诗和近体诗。笔者发现先生晚年所写的不少诗篇依然离不开陶渊明,如(读渊明‘南山’诗初悟》:“陶谓忘言寓真意,有言当下受羁系。至音概由言外出,南山不在篱下栖。”

一代盆景宗师潘仲连先生走了 图片
 
他的《慕陶》诗,更充分体现出其对陶渊明的思慕、倾慕、仰慕、敬慕:“性本疏狂窍未开,精镂细雕不胜裁。千家绚烂叹观止,素陶最合田舍怀。纵观六朝唐宋史,渊明独步荷锄来。”与先生一道构建浙江盆景“北潘南胡”格局的另一位著名盆景宗师胡乐国先生爱女向阳女士在纪念潘仲连先生的文章中,谈到了先生的诗人身份,她深情地写道:
 
“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能成为诗人的。诗人除了艺术涵养以外,他需要极度的敏感和直面事实真相的勇敢,需要抽离现实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需要诚实和豁达,需要永远的纯真和浪漫。”
 
在中国文化史上,陶渊明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人物。他一生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功业建树,也没有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最终成为受到后世文人士大夫们无比敬仰的文化伟人。陶渊明的人生哲学、思想性格、人生经历影响了无数人,也影响了先生的一生。一生耿介醉东篱。这是先生深受陶渊明深刻影响的鲜明写照。
 
标签: 潘仲连盆景
>更多关于潘仲连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