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思想的包容性
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文人树也不例外,来源于中国文人画的文人树包容了虚静与空灵的道家思想、中和及比德的儒家思想、净心观照与自由境界的禅宗思想。
大“道”至简。文人树借鉴了文人画“拎虚成实、计白当黑”的创作手法,将无表现意义的部分全部舍弃,腾出大量的空间留白,为作品留下较为广阔的艺术空间,于虚实相映中透出盎然的气韵与灵动,蕴含了道家的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庄子曰:“’虚室生白,唯道集虚”,空白是虚,悟之则实,既是无形,也是有形。
清初画家笠重光也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因此这些“空白”就不能理解为“虚无”,它是一种“藏境”的手法。文人树空间的“虚静”和“空无”经由道家思想的阐释,被赋予了形而上的意义,在这些虚白上幻现着盆景艺术家无限深意、无限深情。艺术境界里的虚空要素正是国人宇宙意识的体现。只有深得庄子的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实际上,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
“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庄子这位具有艺术天才的哲学家,对于艺术境界的阐发最为精妙,他认为“道”这一形而上原理,和艺能够体合无间。“道”的生命近乎技,.‘技”的表现近乎“道”,“道”尤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文人树盆景空间构图的流动性和节奏感,体现了国人对‘,道”的体验,正像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所说“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看似简单却有着深层画理意蕴的寥寥数枝,最大限度地赋予了形而上的意义。
儒家宇宙自然观的核心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二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儒家从人道与天道的统一中寻找美的规律,人与自然可以比德。这种美学特质在文人树盆景作品中多有表现。
“中和之美”是儒家美学的精髓,其基本含义是协调适中,不偏不倚。蕴含诸多文化意蕴的“中和之美”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根本精神,是古代人生实践和艺术创造的最高理想。《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主张的是整体的和谐,它作为儒家文化的理想是美的极致。
儒家推崇的以现实政治和人伦社会为中心的整体和谐,也把人的审美心理引向“情理统一,情感表现遵循理性规范”的理想情境,同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要保持心境的平和,不急不躁,以含蓄的方式表现思想情感。文人树体量较小,避开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人们将文人树审美焦点放在了“真善美”表现上,在创作上更注重“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情感表现上注重对自然的体悟和对自然生命的体验。
文人树所表现的“真善美”也是儒家美学思想所追求的大美目标。文人树线条刚柔相济,弯而不屈,树形清瘦中透出精神,静寂中透出淡定,孤高中透出潇洒,简洁中透出淡泊··一其内在的刚柔相济,外形的文质彬彬,正是儒家风范的追求。
禅宗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就是在净心的观照中感悟超越自由的精神世界。禅宗的本旨是“‘解脱”,即解脱人世间的种种束缚,获得生命的“大解放”“大自由”。文人树盆景吸收了这种佛教禅宗的美学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表现手法,开拓了一种空寂、淡泊的禅境风格。
深受人们推崇的素仁高僧,由于长期生活在寺庙中,深受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性格孤傲,其作品极为简洁,超旷空灵,表现了了无牵挂、无欲无求、看空一切、忘却自我、超越自由与宇宙合而为一佛陀境界。
禅宗为文人树盆景提供的美学价值,恰恰是选取日常微不足道之景传达并表现具有空幻深意的存在感觉,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而素仁盆景正是这种美学价值的典范。
总之,文人树盆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纳了虚静空灵的道家思想、中和为美的儒家思想、超越自我寻求自由精神境界的禅宗思想。
文人树的这种超越儒、道、禅某个单一思想而呈现的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儒、道、禅交融互渗的美学特征,使文人树盆景在思维方式上避免走向歧途,使一切优秀的传统沿着正确的轨道一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