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一画论”,就是要继承传统美学思想
清初画家石涛是个僧人,因所处的年代和特殊的人生经历,加之儒、道、释思想的深刻影响,使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他的绘画思想中、“一画论”是贯穿始终的,也是他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石涛关于“一画”的论说是多方面的。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唉。
法立与何?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一画者,无极也,天地之道也”等,从这些论述中,他是将“一画”作为万事万物的原始看待的,这与老庄学说以“道”为宇宙之始源相一致,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根本体现。
从宇宙生成这种一切认识的根本出发点的角度来审视、反观绘画这门艺术现象,找到绘画这一现象中最根本、最有生命力的原始因素“一画”,只有在中国的土壤里才有可能,它是我国绘画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绘画自身民族特点的最高体现。
与中国画最近的中国盆景艺术,也应可说成是“一画论”艺术,中国盆景“一画论”,也就是中国盆景创作的根本法则、这一法则也是从自然的规律中产生的,是朴素的唯物论,传统的辩证法。这一传统的美学思想,作为中国盆景艺术是应当继承发扬的。
中国盆景借鉴“一画论”,并非简单地谈一根干、一个根、一个枝,或一座山、一条岭、一块石、一条涧等的具体造型,而是要求作者处理好盆景创作中心、道、法、物四者之间的关系。
石涛说“一画从心”,“心”就是盆景创作要有立意,要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心到才能手到;“道”就是作者要按盆景创作的艺术规律办事,尊重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可违背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法”就是作者要有高超的技法、手段,石涛说:“法于何立?立于一画”,盆景造型中的法,是为“道”服务的,二者是统一的;“物”就是创作的工具和材料。
盆景创作中道与技、理与法、我与物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整体,也是中国传统艺术观、美学思想的所在。老子说:“万物得一以生”,这也应是中国盆景“一画”论的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