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作品素材原生长在山区溪涧几块巨石的夹缝中,多年前作者无意中发掘到,当时树桩遍体留下漫长岁月的烙痕和与岁月抗争的沧桑,经作者长时间观察、思考,发现该树桩具备了悬崖峭壁的造势特点。
作者根据福建省山高水急的地理特点和福建特有的丰富客家文化的人文内涵,从“悬崖蔽景”这个定义进行创意、造景、布局,特在悬崖下、溪涧上凸现一组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土楼群,烘托“悬崖蔽景”的宏大、深遂的意境,力求达到气势宏大、视野广阔的效果。
为使整个盆景画面能达到气势恢宏、风光无限的效果。配盆是整个盆景结构中的重要一环。首先突破“水旱”、“盆栽”两种定盆的模式,而精选一块优质汉白玉材料,设计了不规则、部分凹塌、外缘向外略为倾斜的平面造型。在树桩头部位置微四2cm,以作树桩正常供水之用。盆面点缀微小山峦、竹筏,其余全部露白,除收到与树桩相呼应的效果外,更重点展现出悬河泻水那种川流不息、倾泻飞瀑的奔放气势。欣赏者在定向引导下,根据各人的审美能力,受到心灵之约,感慨而心意万千,留给欣赏者的想象空间也随着无限延伸。
作者赋予题名《悬崖蔽景》之后,欣赏者随着点题引导进入作者的创作意境空间。整体组合自然,突出主题,形象生动,粗犷野逸。树、盆、土楼等衬托都相当到位,想象力丰富,艺术意识浓厚,对枝条处理确显神韵自然,具体表现在刚柔并进、枝节长短和转承起伏恰到好处,弛张与动静相结合,以“丛林”、“大树”展现饶有野趣、宁静的闽南水乡风光,让入神往。作者将内心世界通过造型形式来传递,以情造景,容纳百川,有超脱的艺术感。
作者独辟蹊径,如寒梅傲雪脱颖而出,作品有一种极强的艺术冲击力,感人至深。
(编辑/徐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