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谱》云:"梅,天下尤物。无问智愚不肖,莫敢有异议。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之有无多少,皆不系重轻。”梅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前人赏梅,或喜其清香,或爱其风骨,或好其风采。被人称为“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林逋隐居孤山,躬耕农桑并大量植梅,其创作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咏梅的千古绝唱。
梅花在被大量栽植于庭园中的同时,也作为一种重要的盆栽与盆景材料之一,被栽植于盆盎之中进行观赏。宋人秦观《梅花百咏》中有《盆梅》诗一首,是我国记载梅花盆景最早的文献资料,全诗从整体上描绘了盆梅的色、香、姿、韵的无穷魅力。
梅花盆景经过宋元时期的大发展及其明清时期的盛行,及至近现代,在这数百年到近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几种传统的盆梅树形:歙县卖花渔村的游龙梅、扬州的疙瘩梅与提篮梅、苏州(光福)的屏风式、垂枝式与辟干式梅桩以及北京丰台花乡的屏风梅等。
近年来,人们崇尚自然式梅桩造型,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期间,我国梅花盆景创作方面涌现了一群后起之秀,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古开今,创造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的作品不拘一格,接近自然,能使观赏者得到更高的艺术享受。
古梅高大挺拔,蟠虬如龙,粗犷壮观,分布于我国大江南北,包括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西南地区和台湾岛。西藏、云南、四川、贵州、陕西、湖北、湖南、广西、福建、安徽、江西、河南、江苏、浙江等17个省市有广泛分布。西南地区是我国野生梅花分布中心,尤以云南为最。
古有“十里梅林方山下”,今有“千米梅桩药山村”,位于黄岩药山村的“黄岩再米根艺盆景园”的自然式梅桩盆景,铁骨虬枝、野趣盎然、枯峰铮铮,充分展示了梅粧盆景“古、奇、曲、老、瘦”的独特东方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