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派盆景蟠扎技艺传承人袁华的雀舌之道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通派盆景蟠扎技艺传承人袁华的雀舌之道

日期:2019-09-15 19:58:45     浏览:41    
核心提示:袁华,通派盆景蟠扎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一直专注于雀舌盆景的研究,致力于将通派独具特色的乡土盆景发扬出去,走进大众的生活,将艺术与生活结合,传承雀舌盆景文化。
 精于雀舌,忠于传承——通派盆景蟠扎技艺传承人袁华的雀舌之道
 
 
袁华,通派盆景蟠扎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一直专注于雀舌盆景的研究,致力于将通派独具特色的乡土盆景发扬出去,走进大众的生活,将艺术与生活结合,传承雀舌盆景文化。

通派盆景蟠扎技艺传承人袁华的雀舌之道
 
 
袁华喜爱盆景的缘由,并非偶然。他的祖父辈都是盆景爱好者,受良好家庭氛围的影响,袁华年少时就跟随家人学习盆景的制作和养护;成年后他常与同行交流技艺,与通派盆景艺术家朱宝祥亦师亦友,共同探索盆景之道,尤其是在雀舌提根方面颇有研究。
 
雀舌罗汉松是江苏南通特有的盆景树种,叶片细短形似麻雀舌,故称“雀舌”。它是老一辈园艺爱好者经几百年从罗汉松的变异种中选育出来的,具有生长缓慢、造型后不易变形的特点。它姿态多样,可清奇可古朴,深受大众喜爱。
 
通派馆盆景
 
 
袁华告诉记者,盆景的制作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时间的打磨和沉淀。一盆好的盆景在苗期就要“谋篇布局”,把大致的模样在心中描绘出来,挑选好的胚苗进行人工培育,因为毛胚的养护与后期盆景根系生长、枝干走势、叶片布局息息相关。
 
盆栽的雀舌从苗期就在盆中生长,与下地地栽后再上盆的快速培养的雀舌有很大的差别,这决定了雀舌盆景的品质;所以袁华在雀舌盆景养护方面也格外讲究,逐年换盆,两到三年提一次根,从而让根部变得粗壮,根系更发达,根与干协调优美,整体造型会更出众。这样精工细作出来的雀舌盆景,是市面上那些粗糙盆景无法匹及的!

通派盆景蟠扎技艺传承人袁华的雀舌之道
 
 
另外,袁华认为人工培育的盆景更适合大众,而且有利于保护生态。虽然山采的原生态盆景,形态自然放纵,无人工气息,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让人不由得喜爱,但是山采的盆景不易成活,还会造成山土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豪迈大气,喜爱的盆景是松柏类耐寒耐冻,养护方便的树种;而娇气的雀舌显然更符合性情平和的南方人的审美,因为养护雀舌需要格外的耐心,成品也是精致玲珑,姿态丰盈。现存在中南海的雀舌盆景,在三代国家领导人的重要会议上作为布置使用至今,而这些盆景皆出自南通。由此看来,高品质又精致的雀舌盆景无论在哪儿受人喜爱!
 
但如今有一个现象让袁华痛心,通派雀舌盆景已有衰败之势。在交流中,袁华道出雀舌盆景衰落的原因。本地苗农把雀舌商品化,无论从盆土、养护,还是造型方面,苗农提供的雀舌品质都较差,喜爱雀舌的顾客将它买回去又不会养护,不出一个月就枯死,让喜爱它的人也不愿意购买了,久而久之,整个雀舌市场就萧条了。
 
 
市场上大多数雀舌盆景都是粗制滥造,精致上乘的雀舌盆景少之又少,部分苗农只是肤浅地看到经济价值,而看不到文化价值,但实际上艺术化与商品化是可以并存的。袁华认为,要想提高大众对盆景文化的认知,首先要学会养护,其次是懂得欣赏,最后才是学会制作。

通派盆景蟠扎技艺传承人袁华的雀舌之道
 
 
他说,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日本在盆景养护、知识宣传和科学技术上都超过我们,在盆景理念方面的思想更完善。最重要的是日本国民注重文化内涵的传承,一个好盆景传承了几代人,这就是一个家庭财富的象征;而非国内大多数国民通过豪车、首饰这些肤浅的财富来做表象。
 
 
目前,袁华在花木大世界(如皋)国际园艺城拥有自己的工作室——艺林苑,他想借助这样一个良好的花木大市场、花木盆景旅游平台、盆景文化传承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通派盆景,理解雀舌盆景文化的内涵,体会到养护盆景的乐趣,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扬通派盆景,把雀舌盆景文化传承下去。
 
“作为南通的特色盆景,我们不应当任由雀舌衰落,反而要重振它的辉煌。”袁华说
 
标签: 通派盆景
>更多关于通派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