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此,使我们失去了很多向世界各地各民族介绍中国盆景文化的机会。面对今天中国盆景所处的尴尬局面,面对我国盆景界人士重塑盆景强国的美好愿望,我们应该有哪些认识,应该做些什么呢?它承载了深厚的中国文化中国盆景艺术,始于唐宋,发展于明清,融入了诸多中华民族人文的内容,承载了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盆景艺术,融入了诸多中国文化艺术的精华,与国画、诗歌、园林、陶艺等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出大致相同的审美特点和艺术追求。它将多种文化内涵融于一石一木一盆一架之中,赋予盆景人性化特征,构成诗情画意之美。如梅、兰、竹、菊喻君子形象;挺拔清瘦的“文人树”盆景,更鲜明地表现自古中国文人清高孤傲的心境;在精美陶艺盆体上的造景更是借助中国画的透视原理,表现出写意的创作风格。
盆景这立体的、空间的、绿色的艺术,点点滴滴都表现出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因此对其特有艺术性的强调,对其园艺性的弱化则是中国盆景的真正面貌。认识中国盆景艺术,了解其艺术特点,明了盆景与同样代表中国文化的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内在和外在的联系,其中包括最基础的透视原理、创作技法、艺术追求和审美标准等等,也就懂得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情怀。
让世界了解中国盆景艺术盆景艺术无处不表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通过盆景艺术语言的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的情怀将变得更生动、更具象、更典型而富有代表性了。1909年在英国伦敦的博览会上,日本将盆景介绍给欧美各国后,这隽美而仪态万方之物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生根、开花。然而当我们细细地品味欧美盆景作品时却发现,那里少有中国文化的神韵。其中原因是世人对中国盆景艺术了解甚少。
盆景艺术由东方向西方百年的传播,却少有真正来自中国本土的交流。两前年艺术大师摩尔高度抽象的雕塑艺术品在北京的展出,引来一段不小的热潮。中国人对摩尔的作品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和非凡的鉴赏力,令展览举办者惊讶。对此,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一语道破:中华民族是一个懂得欣赏太湖石之美的民族。大师那些不规则造型艺术品所散发出的艺术气息,对于熟悉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讲并不陌生,欣赏起来也并不吃力。这些耐看的作品往往让人们联想起在中国名胜园林中表现出“瘦、漏、皱、透”的太湖石。
中国人的这种欣赏习惯造就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共鸣,其实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双方业已形成的对作品互动的语言符号。当有一天,世人欣赏中国盆景像欣赏中国陶瓷作品那样,并不会因不同文化背景而影响艺术交流时,盆景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和其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如同陶瓷作品的造型、色彩、线条、表面的凹凸和肌理都已成为人们共同的语言符号时,世人也就真正明白了中国盆景艺术的真谛。
这个愿望只有不断地与外界交流才能得以实现,遗憾的是至今这种艺术交流仍是很弱的。例如2001年6月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第四届世界盆栽友好联盟大会,这种全球性的盆景盛会,中国内地仅有两名代表参加并无作品参展,而邻邦日本却派出了几十人的代表团。如今盆景艺术在欧美、亚洲等地域的流行,使其已成为世界文化现象。在今天要实现重塑中国盆景艺术强国的愿望,远不是制作一批盆景的精品佳作就可以一蹴而就了。
而是要让世界各地域的盆景爱好者了解中国盆景艺术,了解中国盆景浑身渗透着的中国文化。中国盆景艺术界应积极地寻求开拓各种的途径和形式以提高中国盆景艺术在世界范围的认知度,让世人明了中国盆景的美学思想,包括审美标准、制作技法和文化内涵等等。努力实现中外盆景艺术界在艺术创作与欣赏方面的沟通,期待快速形成共同的艺术语言符号,因此不断地开展国际地域间的艺术交流迫在眉睫。
同时在不断地交流过程中更是中国盆景艺术得以不断提高发展的过程。中国盆景同所有艺术形式一样都是在不断地汲取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民族文化元素过程中得以生存发展的,而停滞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我在想:通过中外盆景界的不懈努力,当世人真正地认识了中国盆景艺术的真谛并通过盆景──这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而真正地了解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之时,也就是实现重塑盆景强国梦想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