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成果得到了全国林木种子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王章荣、中国林学会林木引种与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季孔庶等专家的肯定,评价他为国内最早拯救珍珠黄杨且繁育规模最大的个人。
植物情结缘定“小树”
这位了不起的农民名叫翟锦如,生活在农村的他从小喜欢爬山和画画,家乡如皋蓬勃发展的盆景花卉产业使他对植物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1989年2月,翟锦如在安徽打工期间,听说有一种珍稀树种叫珍珠黄杨,它的叶片小、枝节短,姿态比较秀美,有不少山民偷挖下山后卖到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城市给人做盆景。然而对该树种有所了解的人一致认为,珍珠黄杨的确是制作盆景的好树种,只是极少能够成活并从未见过长势好的。
1990年6月,翟锦如经安庆北上,来到大别山腹地潜山境内珍珠黄杨原生地附近的官庄镇。经四处打听,终于在山脚下的一个山民家中,看到十多株刚从山顶偷挖下来、准备卖往上海的珍珠黄杨。这批珍珠黄杨已有数百年的树龄,而且根系严重受损,有一定植物栽培经验的翟锦如断定其成活的可能性极小。经他再三动员,珍珠黄杨的主人答应在不影响树形的前提下,让翟锦如剪取一千多支树枝,在当地做扦插繁育试验。于是,翟锦如便开始了珍珠黄杨的引种驯化和繁育工作,多次往返于深山之中,他亲切地称呼它们为“小树”。
引种驯化历尽艰辛
为了真正了解珍珠黄杨的观赏价值与原生地生态条件,翟锦如先后十多次对大别山、黄山、天目山、神农架等珍珠黄杨原产地进行实地考察。他还考察了长三角地区的花卉盆景市场,并调查到流入当地的珍珠黄杨在移植异地后的生长情况及死亡原因。为了筹措珍珠黄杨的培育资金,翟锦如拼命工作。
春秋两季他贩运苗木,南北奔波数十趟;冬夏两季常常通宵达旦替人画壁画、做图纸,白天还要蹲在珍珠黄杨的栽培基地上,观察苗床、整理记录。投资的钱不够,他向亲朋求助、向信用社借贷,甚至为了给珍珠黄杨扩繁租地,不得不借高利贷。翟锦如的行为让村里人无法理解,被戏称为“树痴”。在他的苗圃里,树立着一块刻有“矢志不渝”4个大字的石碑,就是翟锦如在最困难的时候用来勉励自己的。
由于野生珍珠黄杨的生长速度很慢,扦插成活率低,再加上条件限制,只能用传统的繁殖方式进行。翟锦如花了19年的时间,从高山至山脚再到平原,将珍珠黄杨引种、驯化并繁育成功,累计花费100多万元。翟锦如的珍珠黄杨从100多株发展到60万株,并培育出3个优势品种,成为目前世界上罕有的经过长期人居环境驯化并经多代选优的珍珠黄杨人工种群。
发展盆景前景广阔 历经千辛万苦,翟锦如终于盼来了收获的季节。目前他将现有的珍珠黄杨品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盆景生产,存圃的60万株4年生以下的苗子是发展盆景的有力后备军。同时,他成立了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