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多肉植物存在对癌细胞有很强杀伤力的物质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仙人掌多肉植物存在对癌细胞有很强杀伤力的物质

日期:2018-09-12 13:07:48     浏览:24    
核心提示:根据他的初步研究。仙人掌等多肉植物中存在着对癌细胞有很强杀伤力的物质。
     孙涛,天津医科大学病理学专业的一名 2005 级研究生。三年前,因为没过英语六级。孙涛差点儿与免试研究生推荐失之交臂。如今,孙涛不仅能娴熟地用英文阅读和写作,还以其在肿瘤学研究领域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最近,以孙涛为第一作者的两篇英文论文先后被国际肿瘤学界的两份 SCI 核心期刊录用。在师生中引起不小的轰动。根据他的初步研究。仙人掌等多肉植物中存在着对癌细胞有很强杀伤力的物质。 
 
    中学时被评为“小小科学家” 
 
   从小就是“植物迷”
   
       孙涛今年 26 岁,身高一米八几。他戴着一副眼镜,脸上透着文气。熟悉他的人都说,孙涛从小就是个“植物迷”。     孙涛生长在天津市河东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看着爷爷摆弄花草,慢慢地他也产生了兴趣。从记事时起,他经常缠着父亲带他去花卉市场。上初中后,每到星期天就自己骑车到几十公里外的津南区双港花卉生产基地“赏花”。在近 40 摄氏度的花卉温室里,他一呆就是一整天。渐渐地花农们都认识他了,觉得这个对花着迷的小孩真有意思。
仙人掌多肉植物存在对癌细胞有很强杀伤力的物质
 
     为了能亲手养活花草,刚上初中的孙涛开始尝试自己配制肥料和营养液。他找来关于肥料的书,为弄懂里面的符号,他开始自学化学知识。初三时他已自学完了高三的化学课程。有一次做试验时,因为完全靠书本知识,忽视了试验的危险,他差一点儿因吸入过量的氯气而昏倒。
     
         上高中时,孙涛因为课外科研竞赛成绩突出而在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举办的“长江小小科学家”评选活动中获奖。颁奖时他认识了一位来自新疆的小伙伴杨宗宗。因为对植物有相同的兴趣,那年暑假他俩便相约到中科院植物所去参观。到了植物所,他俩迫不及待地去找在这里工作的匡廷云院士。匡院士是“长江小小科学家”活动的评委,对这两个中学生有印象。但当两人说明来意后,匡院士还是很吃惊,因为从没有这么小的科研爱好者找上门来。两个小伙伴在中科院植物所参观了一个星期,看了所有的实验室和标本馆。
     
         收集 200 多种多肉植物    把家变成“实验室”
         
         孙涛住的是爷爷奶奶留下来的天津那种老式房子,厨房不到 2 平方米,厕所与邻居共用。前些年,他父母先后下岗,两个人的月收入加起来不到 1000 元。
         
         但对于孙涛来说,他在这间“斗室”里很快乐。它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不仅是寝室、实验室、工作室,还是具有温室效果的名贵植物陈列室。    他家里的“小作坊”实验设备很多都是“淘”来的。只要听说哪个单位的实验室搬家,有不要或是处理的设备,他都会去看看。一些别人丢弃损坏的实验器具,弄回来修修也能正常使用。
         
         记者注意到,他家里厨房和床底下到处都是瓶瓶罐罐,各种化学试验用品很齐备。靠墙的书桌上,放着一台分析天平,算是他比较“值钱”的家当。那是上高中时,孙涛自学获得了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天津赛区一等奖。校长问他想要什么奖励,他说,就要一台分析天平。有老师说,你怎么不要一台电脑?孙涛说:“天平是我现在做实验最需要的。” 
         
            真正的“宝贝”却放在阳台的三层架子上。那是十几年来孙涛潜心收集和培育的各种多肉植物。上高中以后,孙涛开始把对植物的兴趣集中到多肉植物上。孙涛说,多肉植物的概念是瑞士植物学家琼·鲍汉在 1619 年首先提出的,意指这类植物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或根,它包括了仙人掌科、番杏科的全部种类和其他 50 余科的部分种类,总数逾万种。
         
        孙涛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多肉植物“顶级爱好者”之一。他收集了玉扇、百岁兰、乌羽玉等 200多种珍奇的多肉植物,其中濒危种类占 60%,非常昂贵。在珍稀多肉植物的栽培和繁殖方面,他的技术水准更是首屈一指。  
        
        
          从院士到普通中学生  
        
          他有很多“忘年交” 
        
           孙涛说,自己非常幸运,遇到了许多乐于帮助他的人。
           
          上高中时,他去北京参观中科院植物所那次认识的几位专家,对他后来的成长帮助很大。有一位是当时担任《植物杂志》主编的杨斧老师,指导他发表了平生第一篇论文《多肉植物条纹十二卷幼芽快繁》。当时,孙涛还背了一些自己培养的试管苗找到陈维伦研究员。陈研究员一看就说,“你的试管苗用了一种名叫‘2,4-D’的植物激素对吧?以后不要再用,它会导致基因突变。”孙涛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原来的很多幼苗经常发生‘玻璃化’病变呢!”令他困惑许久的难题,一下子就得到了解决。 
          
         在天津,除了家里的“小作坊”和学校的专业实验室,孙涛还有好几个“实验基地”。因为,他有几位“忘年交”都是专家教授级的人物。专家们看中的是孙涛对于科研的执著和在生化领域方面的潜力,这些“忘年交”的实验室也都对孙涛开放。
         
         2000 年,孙涛考入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专业读本科。上大学后,他就开始跟南开大学遗传工程研究室的李德森老师合作,研究多肉植物的药用价值,并连续在《植物生理学通讯》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后来,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还聘请他为“客座技术员”,并为他配备实验室进行植物细胞工程方面的研究。 
         
         刚上大学时,孙涛因为“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又被本校一位教授发现。一次化学实验课,周宝宽教授介绍实验用的圆底离心管。孙涛大声说,离心管应该是尖底的。事实证明,孙涛的判断是错误的,不同实验应用不同的离心管。但周老师因此认识了这个男生。第二次实验,周老师让孙涛用自己的方法做药物结晶实验,结果孙涛做得比研究生还要好。于是,孙涛加盟了周老师的药理实验室。他的两项实验设计还被收录到新编实验教材《医用基础化学实验》中。
         
         孙涛遇到了很多好老师,他自己也是一个“小老师”。鉴于他取得的突出成果,他上中学的母校天津 102 中学聘请他为生物小组课外科普辅导员。他所指导的生物小组每年都能在天津课外科技竞赛中获得两个以上的一等奖。为此,102 中学在新盖的校舍里专门辟出一间 90 平方米的实验室。孙涛在家里无法做的植物培养方面的很多试验,大多是在这里完成的。 
         
            运用药理学、病理学知识    仙人掌里找“黄金” 
            
        孙涛不是“书呆子”,他从小就喜欢中国传统艺术,比如书法、京剧、古典文学等。书法练习了 10 多年,曾在天津市迎接香港回归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他大约会唱 50 多个京剧段子,基本上板一晌就能辨出是哪个段子,口一张就能区分出是哪个流派。
        
         临近大学毕业时,孙涛也忙着准备考研。但他平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科研上,有些死记硬背的科目他并不擅长,英语六级也没通过。一直关心孙涛成长的时任天津医科大学校团委书记、现任校党委副书记侯洁等校领导非常重视,经过商量,决定破例让他参加保送研究生英语水平测试。可是,孙涛的测试成绩依然“垫底儿”。
         
         “对于这样突出的学生,我们一定耍留住他”,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杨桂华说,要给优秀学生搭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够站得更高!于是,天津医科大学破格免试录取孙涛为硕士研究生。公示期间,全校师生无一提出异议。
         
          孙涛在本科时一直跟着老师开展药理学、遗传学方面的课题,但在读研究生选专业的时候,孙涛的决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选择从事肿瘤病理学研究,他的导师是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医科大学和天津肿瘤医院病理学科带头人孙保存教授。
          
           孙涛说,读研时换一个方向,会使今后的发展面更宽。根据他的初步研究,他已从一种原产于墨西哥高原的仙人掌科乌羽玉属多肉植物的甲醇提取物中,发现了某种对于女性 Hela 宫颈癌细胞有很强杀伤力的物质。“从药理学的角度掌握了这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后,如果也能从病理学的角度弄清楚肿瘤疾病和癌细胞的生成机理,将来就有可能从中提取出真正有效的抗癌药物,其价值将不亚于发现一座金矿”,孙涛满怀售亡、地表示。
           
           天津医科大学日前传来消息:即将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孙涛,被推荐为免试直博研究生,将在孙保存教授指导下继续深造。
           
            也许,从多肉植物中提取抗癌药物是一个遥远的梦,孙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年轻的孙涛在自主创新方面展现出的执著和信念,让人们有理由期待。
            
          评    创新从意识抓起    苗文新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仅用了 20 多年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上百年时间才走过的知识产权历程,建立起了较为完整、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制度,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在专利、商标等方面的申请量和授权量都跃居世界前列。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保护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亟待提高。首先,知识产权制度是一个十分专业而复杂、跨学科、跨领域的制度,要在短短 20 多年时间里让所有公众掌握,显然不太现实。其次,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普及知识产权的任务十分艰巨,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中国地区经济的发展还不平衡,也制约了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了解和掌握、运用知识产权。要创新,就得先用知识产权规则进行查新,看看国际上进展如何。既要用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又要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就如汽车司机要开车上路,就必须先学习交通法规一样,不了解交通和法规,就容易违章,被警察处罚,甚至吊销驾驶执照。
        
        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公众知识产权意识?笔者以为,首先要像我们当年普及计算机一样,“从娃娃抓起”。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列入中小学和大学教材。其次,要发动各级领导。带头学习知识产权,把知识产权作为干部培训和考核的主要内容,常抓不懈。
        
        三是要抓紧在科技人员中普及知识产权,进一步增强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防止知识产权无意间外流的现象。
        
        四是要在工人和农民中普及知识产权,处在生产一线的工人和农民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应该积极保护和激发他们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一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
 
更多>盆景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