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颐和园盆景第四代继承人 肩负盆景传承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作为颐和园盆景第四代继承人 肩负盆景传承

日期:2018-09-07 14:54:17     浏览:19    
核心提示:年仅19岁的他进入颐和园花卉园艺研究所工作。“养了一年多的桂花,再加上年轻人那股子凿劲儿,成就了他如今颐和园盆景继承人的身份。
     这是一个不让自己懈怠的80后,30出头,面色朗润,按说正值壮年,他却带着两鬓神秘的灰白发,微微泛白的头发与富有艺术气息的盆景统一了风格,使得传承颐和园盆景的使徒形象更为鲜明。作为颐和园盆景第四代继承人,肩负盆景与百年古桂的传承,刘伟永远在双线并行,获取双重价值。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都是一步一个脚印。”16岁的“叛逆 在刘伟的回忆里,第一个人生阶段是叛逆的—16岁少年不甘在父母的羽翼下蛰伏,选择越位而出,重拾儿时梦想,闯荡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1999年,刘伟初中毕业,面临他人生中第一个分叉口, “当时我父亲想让我学中医,学医将来好分配也好找工作,但我想报考园林学校,于是就跟父亲说,如果不让我报园林学校,就不念了,出去打工。’‘刘伟的想法对于父亲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但哪有赢得过子女的父母,当时年轻气盛的刘伟自己去了园林学校填报志愿。“我的性格就是这样,不想做的事坚决不做,想做的事就必须做好。’‘就这样,刘伟走上了园艺道路。 
        
        谈及园艺之路的源头,刘伟笑着给出两个字“好奇11,  “我出生在延庆农村,从小跟随父母下地干农活,那时侯除了摆弄田间地头的花草树木是最大的乐趣,对田间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对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见证一粒种子变成植物,再从那些植物上长出各种蔬菜,这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刘伟觉得,好奇是思考的前身,在他的理解里,植物是美、实在、从不张扬的存在,扎根在很多人觉得脏的泥土里,但永远向着更接近天空的方向生长。
           
      了解了16岁刘伟对植物的理解,你便会明白他的“叛逆’‘,他不是那种随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父母管制的叛逆,而是源于好奇的“叛逆’‘,再由“叛逆’‘引发如今的热爱。
      
      20岁的“魔怔”
      
          2003年,刘伟从北京市园林学校毕业,年仅19岁的他进入颐和园花卉园艺研究所工作。“养了一年多的桂花,
      
      然后跟着周国梁老师开始从事盆景创作,师父经常对我说,学盆景创作,想要有精湛的技术要靠自己的领悟和实践。’‘刘伟说道。盆景创作,技术上先从最基本的蟠扎修剪学起,逐渐娴熟地掌握细扎细剪之后,才能追求神韵的高层次造型手段。 
      
     蟠扎修剪中所谓的蟠扎,就是一尺铁丝在手指间千万次的缠绕。他的双手被无数次扎破,愈合再扎破,手掌结下了厚厚的茧子,“蟠扎修剪不是简简单单的缠铁丝修枝叶,最重要的是心态上要磨性子、静下心、沉住气。’‘在刘伟看来一盆好的作品,要经过反复研究,一枝一叶都需要精心处理,为了达到更完美的艺术效果,他经常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忘记下班、吃饭、睡觉。灵感迸发的时候,常常通宵达旦,如痴如醉地沉迷于盆景创作的研究中。 
     
    “一起工作过的同事都说我是盆景迷,一入盆景就魔怔,因为你真的热爱这个事业,喜欢这些花,所以才能这么沉迷于此。’‘刘伟笑着说道。的确如此,正是靠着这种魔怔的精神激励,再加上年轻人那股子凿劲儿,成就了他如今颐和园盆景继承人的身份。 

 
作为颐和园盆景第四代继承人 肩负盆景传承
    
     刘伟在盆景创作的基础上,还对我国传统名花,特别是颐和园品牌花卉桂花、梅花、蜡梅盆景以及玉兰、海棠等木本花卉的花期控制有研究。“在盆景创作的过程中,只从树形枝叶这些方面去展示相对来说薄弱些,所以慢慢开始接触花卉的花期控制。’‘因为桂花花期的特殊性,掌握桂花花芽萌发及分化所需要的基温和光照、科学的养护管理措施是研究和攻克花期控制的关键所在。刘伟所完成的“盆栽桂花反季节花期促控技术11课题,成功将桂花花期提前至8月初,提前40多天开放,在全国首次填补了盆栽桂花花期领域的一项空白。
     
     2014年,刘伟接到一项政治性任务,在APEC峰会期间,彭丽媛女士将邀请部分经济体领导人夫人参观颐和园,为了让象征友好吉祥的桂花飘香,刘伟拿出他的“魔怔11精神,带领团队历时3个月,出色地完成了延迟两个月桂花花期的任务。“之前的延迟任务是将近一个月,但这次花期延迟到11月初,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压力特别大。’‘回忆起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刘伟感慨道。“从接到任务那天起,就精心挑选出12棵参展桂花,针对花卉生长状态,通过温度、水肥、光照等方面,制定花控方案,每天监测花芽分化情况,深入观察桂花生长势。’‘在花期控制的三个月里,刘伟吃住在单位,以单位为家,最后成功将参展桂花延迟至11月24日如期绽放。
     
     30岁的“强迫症” 
     
        在2017年颐和园举办的“第十六届颐和秋韵’‘桂花文化展中,展出280盆桂花盆栽,其中清代古桂有40多盆。
        
      “每一盆古桂都是唯一的,每一个养护环节都不能马虎,如果调理不好的话,它就会死亡。’‘    作为颐和园第四代桂花传承人,刘伟将这些活文物—百年古桂当成自己的孩子,“人要是饿了渴了冻着了,会表达会说话,可是这些桂花不会说话,那就得靠每天的细心观察。’‘每天早上刘伟基本雷打不动7时30分到单位,首先对所有花卉的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特殊的温度变化巡视一遍,下班前还要再巡视。
      
      “两梅展期间属于特殊情况,每天大约巡视5次左右,即使是休息时间也会抽时间到单位看一眼,心里始终放心不下,甚至有点强迫症,就跟出门总觉得门没关非得回去看一眼一样,必须亲自看才能放心。’‘即使是休息时间,刘伟也会在家里的事儿忙完之后,抽时间到单位溜达一圈,十几年如一日,已经养成一种“强迫症11的习惯。  
      
       刘伟的另一个“强迫症’‘习惯,是必须手写记录自己的工作日记和工作计划。“从2004年就开始写工作日记,一天都不落,我的工作日记过了多少年我也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画的是什么,做三角标记的相当于一个周总结,如果将来我要查东西的话,不用一天一天的看,我直接看有三角标记的就行。’‘刘伟翻着工作日记说道,工作日记除了记录工作之外,想要了解什么时间花期控制的情况,提前一个月查看往年温度情况,做好准备,还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谈起休息时间,刘伟甚至认真的和记者一起做起了数学题,“一年能休上一个月就不错了,我女儿今年5岁,我陪她的时间少的可怜,像有的家长周六日能带孩子去周边玩一玩,我就不能,我每天都要自己亲自看花的生长情况。’‘提及女儿,刘伟似乎没有说起盆景创作和花期控制的滔滔不绝,言语间充满无奈和愧疚。
       
           在刘伟的世界里,园艺占了他大部分的时间,“养每一种花,没有精心、没有智慧、没有汗水,是不可能完成的。’‘尽管已经是颐和园花卉园艺研究所的所长,刘伟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年的1月至2月都是他对自己规定的大量充电的时间,“我本身是搞技术出来的,现在搞行政管理,时间长不研究园艺手就痒痒,所以在每年1月左右,全年工作总结结束后,就是我闭关修炼的时间,大量摄入盆景花卉这类技术性知识。’‘刘伟说,除了繁忙的工作,业余时间喜欢收集各种盆景创作的石头,他认为自己是个特别枯燥的人,除了园艺相关的事情,就没有别的爱好。  
       
         作为颐和园盆景继承人和百年古桂第四代传人,刘伟将自己当作传承的使徒,未来在延续颐和园传统名花文化的路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罄
 
标签: 颐和园盆景
>更多关于颐和园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