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淦荪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仿佛仍在眼前,他的谆谆教诲,也时刻回。响在耳边。他所总结奠基开创的动势盆景已成为我们的努力方向、指路明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开始接受贺淦荪老师的教诲,在他的影响下,我先后创作了《立马挥戈》、《古稀赞》等作品,得到了大家的初步认可。老师在高兴之余,针对我的情况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师法造化、曲直成文、情透于景、神高于形、师学舍短、力求创新”,这是1993年老师赠我的金玉良言,字里行间,寄托了老先生对我的多少希望啊!每每看到这幅字,就给我无尽的鞭策、启迪和动力。使我在盆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努力拼搏,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师思如山,未敢或忘。近年来,我又创作了《寿》、《飞龙在天》、《曼舞》、《红韵》等作品,作为对老师的纪念。这其中有三个作品所采用的树种均是我们荆门地区独有的树种对节白蜡。
《寿》是我本人认为比较满意的作品:一枝多干,根于相连,老态、奇特,是个较难驾驭的桩材,努力体现“自然的神韵、活泼的节奏”:《飞龙在天》主要体现扬的动势”,充分运用大量的转角枝、长短枝,体现中国龙的力度,特别是左后下一枝有写意的效果:《曼舞》是受老师风动手法的启发而创作的,并且得到了老师的亲自指导,记得当年基本定型后,先题名《轻歌曼舞》,老师看过之后说就叫《曼舞》吧,多么简洁明了。每每看到这件作品就感受到一股暖流温暖着我。
《寿》是我本人认为比较满意的作品:一枝多干,根于相连,老态、奇特,是个较难驾驭的桩材,努力体现“自然的神韵、活泼的节奏”:《飞龙在天》主要体现扬的动势”,充分运用大量的转角枝、长短枝,体现中国龙的力度,特别是左后下一枝有写意的效果:《曼舞》是受老师风动手法的启发而创作的,并且得到了老师的亲自指导,记得当年基本定型后,先题名《轻歌曼舞》,老师看过之后说就叫《曼舞》吧,多么简洁明了。每每看到这件作品就感受到一股暖流温暖着我。
老师一生光明磊落,诲人不倦,平等待人,不记得失。与之交往淡淡如水,倔强地坚持礼尚往来,不愿意贪沾一丝便宜。是我‘们一生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
老师,平日里我时常想起您在岳阳把不善言辞的我推上讲台,悠把珍藏的好酒拿出来我们共饮,您拖着病体和我们一起到评比现场,您义卖书法筹资办会的义举……诸多场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每每重温老师关于动势盆景的论述,无不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贺老师提倡的盆景应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的道路,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坚持的。既指明了发展方向,又坚持了与大自然的和平相处。而一味求老、求大,势必造成自然的破坏,产生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当今的盆景之风破坏资源尤甚,离人民群众心中的艺术越来越远,更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值得我们盆景人反思!
闲暇之余,参会活动之中,认识的、不认识的每每都能听到说我是贺老师的学生,我倍感欣慰,相信贺老师开创的动势盆景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老师,您是永远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