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栽培历史
卖花渔村位于新安江上游南岸的沟谷腹地,古时称洪川、浯村、渔村、洪岭,现村名因村庄平面地形似鱼形,加上全村大部分村民姓洪,又以卖花为业而得,取鱼得水而活之意,意喻洪氏家族兴旺昌盛。它是徽派盆景的发源地,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据卖花渔村《洪氏宗谱》载:六世祖洪必信,“号梅窗居士,嗜经史,善吟咏,尝于居右建楼数楹,植梅百本,作梅花百韵以自适”。至 21 世纪,卖花渔村已经是“花香草色,风致宜人”、“栽花植竹,桂馥兰芳”之佳绝村庄了。洪岭栽植观赏梅花,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2]。据村里的老花农介绍,卖花渔村在二三十年前盆景花木种植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盆景花木的种植也只是多种农作物中的一种,村民专门从事盆景花木的种植工作也只是近些年的事情。虽然卖花渔村只是在近些年才开始走上专业生产花木盆景的道路,但是由于其悠久的栽培历史与独特的艺术造型风格,卖花渔村正以全新的发展面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1.2 艺术风格
卖花渔村的盆景植物材料种类主要有梅花、罗汉松、圆柏、翠柏、桂花、茶花、紫薇、黄山松、赤楠、三角枫、胡颓子、蜡梅、刺柏、栀子花等,按其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培育材料,包括梅花、罗汉松、圆柏、紫薇、蜡梅等;一类主要是下山材料,包括三角枫、赤楠、黑松等。卖花渔村的盆景经过世代花农长期的实践,形成了多种款式,具有独特的造型特点。
1.2.1 游龙式
它是使用梅花、罗汉松为主要植物材料进行造型。因造型后的整体形状犹如一条龙,有龙头(罗汉松不做龙头)、龙尾、龙身、龙枝之说,故称“游龙桩”。
1.2.2 三台式
它是使用梅花、罗汉松、圆柏为植物材料进行造型。制作后的盆景的主干弯曲呈两弯半,枝片有三,
分别位于向外弯曲的主干上和主干的顶部,每台片的形状似扁的馒头形。
1.2.3 扭旋式
它的制作方法是将一些圆形的树木(如竹竿或杉木棍)插在需要造型植株的中心位置上,然后将造型植物顺着圆形的树木旋转,加以固定,最后在扭旋主干上制作台片。主要造型植物有罗汉松、梅花、圆柏。
1.2.4 疙瘩式
它是在植物幼苗阶段将植物主干的基部进行绕结,以增加局部粗度和形态变化,以此增强盆景韵味和新奇感的一种造型手法。以罗汉松、翠柏、梅花等为主要植物造型素材。
1.2.5 杂桩(野款)
此类盆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不按照规则式进行艺术加工,而是按照自然的生长规律进行蟠扎造型形成的盆景,主要有梅花盆景;另一类是从山野选取有欣赏价值的野桩进行造型而成的,主要有三角枫、赤楠、南天竹、紫薇、黄山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