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其中颇具规模的一处民间收藏馆——祥生小园,肤色黝黑的园主祝生祥戴着草帽正在园中侍弄盆景,这位74岁的周浦本地人爽朗笑称,退休前穿制服坐办公室管理自己的私营企业,肤色白净,如今每天顶风冒雨侍弄盆景3小时,皮肤当然越晒越黑了。
图说:祝生祥每天要花3小时侍弄盆景。孙云 摄
祝生祥在周浦大名鼎鼎,他创办的祥生集团纳税额在全镇排名前列,还连续两次获评上海市劳模。把接力棒交给儿子后,他每天只花半天时间管理企业,其余时间都用来学钢琴、电子琴等。七八年前,他在日韩等地旅游时被盆景吸引,渐渐开始与花花草草打交道。他家有200余平方米小院,条件得天独厚,几年来,他一年要与老伴到日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寻访几次,国内周边的浙皖更是跑得勤,不断寻师访友、鉴赏淘宝。
如今,小园里已有大小盆景百余盆,最大的一株真柏高1.3米、直径1.8米,青翠勃发。还有一株系鱼川造型苍遒,从日本远渡而来,已经在祥生小园里“生活”了五六年,在祝生祥的打理下越来越富有艺术欣赏价值。
图说:祥生小园收藏了百余盆景。吴敏 摄
另外几处民间收藏馆也是各具特色。曾担任南汇博物馆馆长的郭南凯喜爱收藏,门类颇丰,20余年前,他开始利用出差等机会寻访花式酒瓶,至今已收藏了不同品种、不同时候的数百只酒瓶。周浦镇希望能利用其乡下老宅整修后,让这些收于箱底的收藏品重见天日,对外展出,让观者从中感受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文化。
图说:朱民治伉俪的低碳工艺品在周浦大名鼎鼎。余波 摄
95岁的低碳工艺品收藏馆“馆主”朱民治也是周浦名人。他利用蛋壳、蟹壳、龟壳、包装材料等废旧材料作画、雕刻,不仅有花鸟鱼虫,还能紧扣社会热点,使作品体现出纪念抗战胜利、庆祝十九大召开等主题,所以,每年寒暑假在自家客堂间开设的小型展览总能吸引周边居委会的数百名中小学生慕名参观。朱家面积不大,展品就放在饭桌上,所以,每次都要事先安排好接待人数,每批只能开放一小时,这让一些小观众看了一次不过瘾,还会跟着爸妈再来一次。他的作品还参加过周浦镇“小上海民俗文化展示会”,在户外展出。为了兼顾老夫妻俩的生活和展览,周浦镇考虑对其客厅升级改造,利用折叠式展示柜等设计更好地让朱民治的低碳工艺品带动更多人热爱环保、热爱祖国。
图说:曾是记者的龚信丰收藏了许多与文化名人的合影签名照、首日封等。吴敏 摄
首批挂牌的10家民间收藏馆还包括老照片收藏馆、奇石收藏馆、鉴赏扑克·票券收藏馆等,这是周浦镇文化建设的一次尝试,目前周浦镇还在挖掘整理新的民间收藏资源,争取让更多家庭博物馆升级改造,丰富周浦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