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中国,盆景被继承下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能被传承如此之久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有三个方面:源自心灵深处的热爱,农耕文明为盆景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以及盆景艺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盆景为什么存在?盆景艺术的存在,主要取决于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两个方面,但最主要的是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其主要目的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借物言志、审美需求和物质意义。
三、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盆景充当了怎样的角色?我认为有四个方面,即审美对象、寄情之物、文化的载体与养生之道。
四、对于中国盆景的山水思想,特别是道教中的“气”和“长生不老”如何看待?我认为“日与自然相亲和”是中国盆景的山水思想,“虚处即妙处”是道家文化中的“气”在盆景中的反映,“长寿即是神仙”是“不老长寿”思想在盆景中的反映。
五、中国盆景所说的“意境”是什么?我认为“诗、情、画、意”就是中国盆景的意境。意境是盆景作品的灵魂,没有意境的作品便是一件没有灵魂的躯壳,仅仪是自然植物给视觉带来的愉悦 六、艺术的创作和自然造化之美有何关系?中华文化艺术历来崇尚自然,主张“外师造化”,外师造化就是向大自然学习。中国盆景艺术不仅仅是“外师造化”的客观表达,更注重“中得心源”的主观表达。
七、对于自然的摹写是什么?盆景艺术以植物、山石为载体,浓缩再现自然之美,从而达到寄情于物的目的。那么,这种物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首先需要对树木的理性认识。这种认识首先是观察自然树木的树姿、树相,掌握其千变万化的形态特点,并通过摹写来提高作者对自然物的表达能力。摹写也应以精神感情相结合,用心去感悟树木的内在气质和灵性,才能把握树木的本真。因为自然物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必须通过心理的一个删减构建过程,达到形神上的再现。摹写只是一种学习的途径和过程,心源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