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场村的盆景在农交会上广受关注。 |
“40万元的订单拿到手,我们心里可是更有底气了。”在2017中国·贵阳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上,开阳县高寨乡久场村与威力(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5000盆40万元的盆景订单合同,这可让久场村盆景园负责人杨帆乐开了怀。
对于久场村而言,这是市场对村子第一次发展盆景产业的认可,也让所有人看到了脱贫攻坚的前景和希望;对于签约公司而言,这又是市场利润和社会责任的双赢,如此利人利己的事情,自然让双方皆大欢喜。
然而,这个如今在农交会上大放光芒的盆景,也曾在久场村里蒙尘多年——
村民爱好 变成致富产业项目
“你们发觉没?在久场村街上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有盆景。”在高寨乡久场村脱贫攻坚前线工作队的一次例会上,开阳县委副书记、工作队队长王峰向大伙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今年,久场村被列为贵阳市二十个特别困难村后,各级的帮扶力度空前,脱贫攻坚例会早已习以为常,这次例会上提出的“盆景疑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村民们长期养成的栽种盆景的习惯,让所有人都陷入思考:“能不能将村民的这一爱好,打造成产业并走向市场?久场村能不能凭借小盆景,走出一条独特的产业发展之路?”
一石激起千层浪,工作队通过认真调研梳理,发现该产业可发展、可挖掘、可壮大,市场前景好。很快,工作队找到了村里的资深盆景爱好者杨帆。
“盆景是门艺术,盆景讲究的是‘一盆二景三支架’,好盆好景好支架的组合,才是一个真正好的盆景。”一说起盆景,杨帆就打开了话匣子。
“你觉得久场村有没有可能打造成一个盆景村?用盆景产业带着大家增收致富?”
“这个完全没问题,如果要做,我愿意放弃烤烟种植,专心做盆景。”
……
一番对话后,杨帆决定放弃自己经营了多年的烤烟种植基地,又找来5位盆景爱好者,流转土地66亩成立贵州立新开发有限公司开始谋划发展盆景产业。
立足资源 开发山中宝藏
“久场村遍地都是资源,红子刺、金石榴、刺梨果等满山都是,别人觉得这个没用,但在盆景里却都是宝,我们要做的就是变废为宝,让盆景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门路。”杨帆对盆景有着自己的理解。
新公司自今年4月成立后就开始着手发展附石盆景,但因季节原因,一段时间内出现了技术瓶颈。“夏季苗木移栽成活率较低,这使盆景发展几乎成为不可能。”杨帆说。
为解决眼下的实际困难,工作队组织盆景项目的部分成员前往贵州省植物园及浙江省南浔区双林镇进行考察学习,通过大量论证,最终引进苗木扦插技术。该技术可以让盆景一年四季随时可以培植,并由原来的季节性单一培植向产业化、规模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做到日日可育苗、天天可生产。
新技术引进后,久场村每天组织至少15名群众到山上修剪红子刺、金石榴和刺梨果,通过筛选,可扦插2000株左右。截至目前,久场村共计扦插50000余株苗木,为后期批发销售打下坚实基础。
小盆景终于有了大带动。截至目前,公司已带动27户30余人就业,其中低收入困难户12户。
农交会上 签订40万元盆景订单
“盆景怎么卖?”
“这次农交会上主要以展示为主,如果需要可以留下联系方式,我们给您送……”
“这是火棘,本地喊它叫红子刺,一盆200元,如果有兴趣可以到久场村盆景园选购……”
在2017中国·贵阳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久场展区里,这样的场景时时都有,前来参观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很多客户驻足攀谈详细了解,表示一定会有合作。
9月17日,通过两天的观察和交流,威力(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经理赖秉吾径直来到展区,通过洽谈签订了5000盆40万元的订单合同。
从无到有,从爱好到产业,从摸石头过河到获得市场肯定,久场村用小小的盆景敲开了脱贫攻坚和增收致富的大门。
“以前,村里人玩盆景,真的只是兴趣爱好,最多也就是私下转手卖个一盆两盆,从来没指望靠这个赚大钱。但是现在,爱好变产业,兴趣爱好没丢,还能带着大伙一起增收致富,这事真是干得痛快。”杨帆拿到刚签下的大单高兴地说。
下一步,久场村还将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客商的联系沟通,建立长期稳定供货关系,不断拓宽久场盆景的销售渠道,真正让小盆景发展成大产业。
张国令 本报记者 李春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