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对这样的盆景也不欣赏,总觉得不怎么入类,后来有幸看过山野的实物,也看过实物的盆景,联想到我国川派风格的倒拐枝,我认为评论日本扫帚形这类作品就有了意义,它的意义主要在于对搞艺术的人必须认识到艺术的多样性和艺术多样性共存的特点,何况我们玩的是带有生命的植物艺术种类。
大家常说的,没有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我国疆域广阔,地域气候和母岩成分差异大,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一方树嘛,不同物候养育不同形态的植物物种那是再天经地义不过的啦。我们说艺术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生灵,难道就不允许异域的盆景出现异域的艺术特点?按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若干世纪后,我们现在触摸到的一切有生命的物质将会是另一种或者是另二种形态和特征出现在我们后人的面前,天体星球的相对位置也会改变,你不信还不行,我们人类也不例外。
没有具备和接纳生物艺术多样性的观点,我看是属于生物形态终结不变论的范畴。我们不可能命令全国的盆景做成一个风格,更不可能命令全世界的盆景做成一个风格,但我们可以接受并期盼看到全世界的植物都能做成盆景。
人都有其生命周期内界定的认识范畴和活动范围,大多数玩盆景的朋友对于我们周围的山、水、树和自然景观非常熟悉,以至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排异反应,无不乐道我的家乡最美。君不知,世界上的家乡都美,苏杭的家乡美,浙海的家乡美,岭南的家乡美,鄂豫的家乡美,异国的家乡也美,我们用美的家乡和那里的文化作背景,再能动性的结合我们家乡的一种植物做成盆景,那不就是艺术多样性的存在吗?
我们接纳和鉴赏一种盆景艺术形式的时候,不能用自己狭隘的审美空间内涵去剔除一切异己成分。可取的是,看待一件盆景作品,看它是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抓住来源并典型化提炼给于我们渴望获得的异域美的联想,它必将极大拓展盆景意境的内涵,比我们常说的娇柔模仿、闭门造车更立体,更深远,所给我们的人文意境信息量更大。在这里用异国而不是用本国的某一风格盆景作例,其目的是有更进一步的劝解排异的典型论证性。
当然,在您的心目中还没有建立起这样一种认识基础时,建议您还是先把自己家乡的盆景做好,这毕竟需要积累和静静的去悟它的性。只有世界上无数个家乡美的盆景才斑斓,相反,全世界一片舍利或其它什么形而上学的东西充满我们的视线时,才是我们盆景艺术不应有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