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朱宝祥先生诞生一百周年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朱宝祥先生诞生一百周年

日期:2017-07-29 23:43:57     浏览:79    
核心提示: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朱宝祥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的日子,南通市总工会、城乡建设局、农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我作为活动的策划者之一,曾跟随朱宝祥师傅多年,虽然他离开我们近20年,其音容相貌历历在目,感慨良多。
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朱宝祥先生诞生一百周年

 ■江苏 南通 钱国柱 

 

   2014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十二)是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朱宝祥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的日子,南通市总工会、城乡建设局、农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我作为活动的策划者之一,曾跟随朱宝祥师傅多年,虽然他离开我们近20年,其音容相貌历历在目,感慨良多。

 

    朱宝祥先生(1914年-1994年)出身于五代盆景世家,12岁跟随其父,即晚清通派盆景著名艺人朱汇泉学艺。20多岁时跟随父亲来到上海,在胡公馆(南通状元胡长龄后代)剪扎盆景,其高超的技艺、过硬的本领得到大家的认同,频繁穿梭于达官巨贾家中制作盆景,尤其以荣毅仁公馆为甚。

 

    解放后,新中国百废待新。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落成前夕,朱宝祥给文化宫建设指挥部写了一封感情深厚的自荐信,表达愿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迫切愿望。经市主要领导批示,朱宝祥来到文化官从事园艺工作,主持民间盐景的收集、整理和文化宫园林绿化的设计施工等工作。在此期间,他不仅提升了盆景技艺,还深入学习了盆景理论知识,为今后的盆景创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朱宝祥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含辛茹苦,孜孜以求,摆脱了传统盆景存在的造型呆滞、姿态单调的不足,在精湛的技法基础上,广采四方盆景之长,吸取百家艺术之精髓,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通派盆景新理论,其发表的《初谈南通盆景艺术》、《通派“两弯半”盆景》文章中,对传统“两弯半”盆景作了形象概括:肚皮内吸成驼背(座地弯),跃马奔腾回头看(二弯),列队侧目看军旗(半弯),上下中心一条线(整体),就“两弯半”盆景起手干、出手干,背片、结顶处理等比例作了黄金分割。

 

    朱宝祥继承传统,他所做的“两弯半”盆景《盘膝罗汉》、《蛟龙观海》等多次在全国大展中荣获大奖。但朱宝祥也是一位创新能手,创新的作品《源远流长》、《听涛》(悬崖式)和《金蛇狂舞》、《五本同根》(自由式),均成为国内同行临摹的范本。还有融树桩盆景山水盆景技法于一炉的“岭盆”,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广交会上,被人以每盆万元成交,远销东南亚。

 

    南通盆景成为国内主要流派,朱宝祥可谓贡献最大。1979年是中国盆景的转折点,国家城建总局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全国盆景艺术展览。以朱宝祥领衔的南通盆景一炮打响,多件雀舌罗汉松盆景受众人关注,朱宝祥1954年创作的《巍然屹立》被选为全国盆景艺术展画册的封面。在展览期间,盆景流派的话题被常常提起,过去常把南通盆景作为扬派的一部分,扬泰为”西路”,通如为“东路”。朱宝祥认为扬州、南通虽同源,但扬派已变以云片式为主,而南通如皋地区以“两弯半”的狮式盆景为主,存在明显不同。展览会出版的官方画册在介绍苏北盆景时,将扬泰定为“扬派”,通如定为“通派”01983年全国老艺人座谈会,1986年武汉学术研讨会,将南通盆景定的调子就是“通派”。

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朱宝祥先生诞生一百周年

 

扬州园林局总工程师、盆景著名理论家韦金笙撰写有关盆景流派的书上,多次把通派盆景作为国内八大流派介绍。1989年建设部城建司、中国园林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联合对中国盆景界具有高超技艺、德艺双馨、为中国盆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十位代表人物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朱宝祥先生位列其中。1991年北京林业大学彭春生教授授权编写全国高等林业院校《盆景学》教科书时,时常与朱宝祥书信来往,课本中介绍八大流派时,“通派”在其中。

 

    从1 989年起,我从艺于朱宝祥先生。追随师傅左右,虽仅有5年,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治学的严谨风范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成为我终身学习的典范。

 

    一、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树苗每次开胚时,总要看上半天才动手,用他的话说,心中要有图纸,做到胸有成竹。头棕关乎盆景走势,马虎不得。他制作的盆景苍劲有力,寓意深刻。1990年日本大阪国际花博会前夕,《源远流长》、《巍然屹立》两盆盆景生有介壳虫,朱师傅专门派人至上海购买农药。他说,作品代表中国,不能有病态,后两件作品双双荣获银奖。文化宫作为南通市重大会议场所.每次会议前,朱师傅总要到现场看看盆景有没有摆错。他说,通派盆景讲究“五七九”堂式摆法,才显庄重。 

 

   二、博采众长,敢于创新。通派“两弯半”是几代人留下来的技法,如果做了其他式样,总被身边人骂为“忘祖”。年轻的朱宝祥常想,如果总是一个模式,通派盆景就不会有发展空间。解放前在上海的经历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认真研究日本盆景旧杂志,学习他人长处。他用“拐儿松”法,从小对五针松、雀舌松拿弯,做到棕棕相扣,紧贴枝干,形成“贴骨棕”。他制作的盆景根部弯曲、自然有力,枝干寸枝寸弯。

 

拐儿松五针《金蛇狂舞》作品在1989年获全国艺术大师奖。流于民间的朱师傅所作的盆景小品现在成为市场宠儿。南通人俗称为“岭盆”始于朱师傅之手。他用大理石盆,采用宣石叠岭,上面栽有造型各异的雀舌、六月雪等制作的盆景山岭流涧,甚是好看。师傅一生创作的盆景内容丰富,有双干式、怀中抱子式、连根式、悬崖式、卧式、丛林式等数十种。作为中国老一辈盆景工作者,在南通乃至全国盆景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勤俭谦逊,乐于奉献。师傅谦逊在同行中是出了名的。他不以大师自居,更愿别人称呼他为“朱师傅”。无论对表彰他的各界领导,还是喜爱他的一般盆景爱好者,他总是不谈成绩,他把成功归功于党、归功于工会、文化宫。出去展览时,他总是住一般招待所,回绝主办方安排的高级宾馆,更不愿上主席台。他是一位勤俭的人。用过的断棕打结再用,浇水从不用皮管,认为是浪费。他乐于施教,把技术传给后人。

 

扬州、武汉、北京等地都有他现场传教的身影。他对徒弟耐心细致,手把手传授,直到徒弟掌握为止。师傅1 974年退休,为了国有财产,他放弃外面的高薪聘请,留在文化宫花房,拿的是一般临时工的服务费,直至去世。  

 

  师傅的人品、艺品“德艺双馨”实至名归。

 
标签: 通派盆景
>更多关于通派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