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唐代吕岩(即神话传说中的吕洞宾)的《牧童》诗,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唯美的乡野画卷: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轻拂,牧笛悠扬……如此景、情交融,因“牧童”而鲜活、因“短笛”而生动……
牧童形象进入画家和诗人视野是在唐代。从储光羲的“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李涉的“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到杜苟鹤的“渔父晚船分浦钓,牧童寒笛倚牛吹。”尤其杜牧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更是脍炙人口,传颂至今。是唐人确立了牧童“骑牛、吹笛”的行为特征和“无忧世事,乐于天性”的情神面貌,使牧童形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特定的文学意象和理想的化身。古往今来不少诗词、美术、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都有表现,而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的牧童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中国盆景艺术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法则。以“自然风物”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理念,将山水画理、诗情画意浓缩于咫尺盆钵中,犹如“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盆景艺术家精心雕凿的作品中,有不少是用牧童的形象来引申意境的.这类盆景的造型千姿百态,有丛林式、水旱式、大树型等等,都摆放有牧童与牛的配件,以点明主题,营造出一种田园风格,极富诗情画意。
这些带有牧童形象的盆景,题名多以《牧归》、《暮归》、《牧歌》、《乡趣》、《乡情》、《牧童春歌》等为主,也有截取、模仿创作古今吟诵“牧童”的佳句名章作为题名。其风格或清秀典雅、或质朴自然、或情趣盎然、或古朴隽永、以各种形式表现田园牧歌般的恬淡与安谧,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轻松、自然的生活情趣恰恰迎合了人们对乡情的依存与怀念,尤其是现代人对改变环境、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渴望。这些作品中安然自乐的乡村生活淋漓尽致的表现,是对繁华、喧嚣的挑战,是对彷徨、无助的魅惑,是对向往、渴望的召唤,咫尺画卷仿佛就可使喧腾的心灵得以安宁和慰藉。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代雷震《村晚》),清新、悠闲的“牧童”、“老牛”,对“青山”、“美树”的渲染,所构成的完美意象,与繁华纷扰的现实生活的鲜明对比,使盆景艺术作品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艺术的魅惑,那惬意、祥和、闲适的山野风光和田园生活着实使人憧憬、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