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盆景源于中国,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建于706年) 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
盆景一般有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
树桩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多选用枝叶细小、盆栽易成活、生长缓慢、寿命长、根干奇特的树种,兼有艳丽花果者尤佳。现已被用作树桩景树的约有160种,除通过人工繁殖外,常从山林野地掘取经多年樵砍后留下的老干树桩培养。树桩盆景千姿百态,可归纳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枯干、连根、附石、丛林等形式。培养土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又能保肥的为最佳。盆景的制作有以修剪为主的整形法和用金属丝或棕丝扎缚枝干弯曲成一定形状、再经逐年细致修剪成型等方法,并有不同的地方风格。
山水盆景较多地应用山石、水、土作材料,须事先选定主题,并精心设计,根据主题选石、加工,也可因石制宜,随类敷采。山石材料有松石(石质松软)和硬石(石质坚硬)两类。松质石料可用特制的锤在石上琢出沟壑、洞穴、峰峦、岗岭;硬质石料则用切割、锯、截等法达到去芜存精的目的,不足之处可通过拼接胶合来弥补。在石上留有种植穴,便于栽植草木。盆中景物布局须主次分明,层次丰富,有变化而不杂乱。同一盆中宜石种相同,石色相近,纹理相顺。同时运用近大远小、低大高小、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配以大小相宜的草木、亭桥、鸟兽、人物等,用浅盆衬托,达到小中见大、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以水为主的为水盆景,以土、 石为主的为旱盆景,水、土兼有的为水旱盆景。
盆景是由景(树或石)、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武山盆景多为花卉为主兼有山石,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地方特色,体现传统文化,受中华祈福文化影响,花卉盆景往往被被赋予特定的吉祥意义,如用梅、竹、松来表示“岁寒三友”,用天竹、松柏、冬青等来寓意“天地长春”,牡丹端丽妩媚、雍容华贵、兼有色香韵之美,则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近年来,武山花卉盆景发挥区域优势,培育名贵花卉苗木,打造观光旅游产业。武山城关、洛门等地的花卉盆景种植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城关镇南峪村村民刘录顺培育的盆景远近闻名,享誉陇上。(武山县博物馆)
【艺苑名师】盆景花卉艺师——刘录顺
刘录顺,男,1967年生,武山县城关镇南峪村农民,民间盆景花卉艺师,自幼跟随父亲种植花卉,刘师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接手经营,现已有三十多年,最擅长山水盆景创作。盆景园占地面积5亩多,年产值十余万元。花卉品种齐全,种类繁多,现有梅花品种十六种,牡丹十八种,海棠八种,柏树、落叶松、黑松等,种植的花卉、盆景在各级盆景评展中多次获奖,2017年被吸纳为武山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