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林光:闲话盆景!
原创 2017-02-13 侯林光 熊友会
先从盆景的源头开始吧!
快开始吧,烟都抽了两支了!
中国的盆景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候,1977至1978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出土的新石器时候的陶片上,绘有盆栽植物的图案,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盆栽”观赏植物,是中国盆景的初级形式。“模仿自然,建苑造园”。远在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就建囿,供皇室贵族狩猎和游乐。秦统一全国后,建上林苑。秦始皇还在咸阳“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汉武帝刘彻,将秦时上林苑的范围扩充二百余里,并建离宫、观、馆数十处。此时私家园林也十分盛行,茂林巨富袁广汉在北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注水为池,构石为山,……奇树异草,亭阁回连,可见那时园林已相当盛行。
盆景的形成和发展与造园艺术是分不开的。从发掘出土的汉代陶砚来看,砚面塑有十二个山峰,嶂峦重叠,群山连绵,若盛水其中,山影水光,显出一派绮丽湖光山色。再从河北省望都县出土的东汉(公元25—220年)墓壁画上绘有圆盆,盆内栽有红花六枝,盆下配有方形几架一座,把植物、盆盎和几架三位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盆栽可以看成是我国树木盆景的初期形式。同时,也可以看出,那时我国的盆景艺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盆景的形成和发展与造园艺术是分不开的。从发掘出土的汉代陶砚来看,砚面塑有十二个山峰,嶂峦重叠,群山连绵,若盛水其中,山影水光,显出一派绮丽湖光山色。再从河北省望都县出土的东汉(公元25—220年)墓壁画上绘有圆盆,盆内栽有红花六枝,盆下配有方形几架一座,把植物、盆盎和几架三位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盆栽可以看成是我国树木盆景的初期形式。同时,也可以看出,那时我国的盆景艺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先回去补点历史课……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高度发展的时代,各种文化艺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绘画艺术全面繁荣。山水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盆景的形成。1972年在陕西乾县乾陵发掘的章怀太子墓(建于公元706年),是一个陪葬墓。墓内有一幅宫女手捧盆景的壁画《侍女盆景图》,位于该墓前通道之东壁,画面上从北至南,排列三位侍女,侍女均手持一物。其中后两位侍女双手捧一盆景。第一位侍女捧一盆树石盆景;第二位侍女捧一盆观花盆景。
这幅画有力地证明了在公元8世纪的唐代,我国就有了盆景这一历史事实。唐人冯贽曾在《记事珠》一书中记述:“王维以黄瓷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这是一种山水盆景。章怀太子墓壁上的盆景,用盆的颜色,也是画的黄色,这可能在唐代普遍都采用这种黄色的盆。王维是画家兼诗人,当代人都称他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所以他作的盆景也充满诗情画意。诗人自居易也曾写了许多有关盆景的诗篇,如咏《假山》的诗:“烟萃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云根”是指石材,这说明当时已采用截断石材方法加工山水盆景。还有在《双石》一诗中写道:“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从诗中可以看出他主张石材要具有“怪”和“丑”两个特性,形状各异,千姿百态,才能显示其自然、朴素美来,同时还可以看到那时已有高达数尺的大型盆景。还有诗人李贺曾作过一首《五粒小松歌》,在诗歌中写道:“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饺刀剪”。这两句诗中写的是树木盆景的修剪方法。韩愈在他的五首《盆池诗》中记载,当时已有将盆钵埋在土中,盆中放水,种植莲藕和养鱼的一种水生花卉。从上面所述的文献和出土文物中,不难看出,唐代盆景已经形成并具有了较高的水平,在民间和宫廷都广泛流行。
这幅画有力地证明了在公元8世纪的唐代,我国就有了盆景这一历史事实。唐人冯贽曾在《记事珠》一书中记述:“王维以黄瓷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这是一种山水盆景。章怀太子墓壁上的盆景,用盆的颜色,也是画的黄色,这可能在唐代普遍都采用这种黄色的盆。王维是画家兼诗人,当代人都称他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所以他作的盆景也充满诗情画意。诗人自居易也曾写了许多有关盆景的诗篇,如咏《假山》的诗:“烟萃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云根”是指石材,这说明当时已采用截断石材方法加工山水盆景。还有在《双石》一诗中写道:“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从诗中可以看出他主张石材要具有“怪”和“丑”两个特性,形状各异,千姿百态,才能显示其自然、朴素美来,同时还可以看到那时已有高达数尺的大型盆景。还有诗人李贺曾作过一首《五粒小松歌》,在诗歌中写道:“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饺刀剪”。这两句诗中写的是树木盆景的修剪方法。韩愈在他的五首《盆池诗》中记载,当时已有将盆钵埋在土中,盆中放水,种植莲藕和养鱼的一种水生花卉。从上面所述的文献和出土文物中,不难看出,唐代盆景已经形成并具有了较高的水平,在民间和宫廷都广泛流行。
排版员以为盆景是民国开始流行的,自觉挨砖!
宋代(公元960—1279年)中国山水画艺术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山水画的画理也应用于盆景,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论宫廷和民间,以奇树怪石作为观赏已蔚然成风,对盆景的形式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将盆景区分成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别。这是中国盆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故宫所藏的宋人画的《十八学仕图》,四幅之中有两幅都画了松树盆景。正是“盖偃枝盘,针如屈铁,悬根出土,老本生鳞,已俨然数百年之物”。吕胜乙诵赞“盆中梅”,还做了《江城于》词一阕:“年年腊后见冰姑。玉肌肤,点琼酥。不老花容,经岁转敷腴。向背稀稠如画里,明月下,影疏疏。江南有客问征途。寄音书,定来无。且傍盆池,巧石倚浮图。静对北山林处士,妆点就,小西湖。
”在这阕词里,赞诵了“盆中梅”冰肌玉肤、不老花容、明月之下疏影横斜、傍盆池、倚巧石,犹如景色迷人的小西湖。宋人王十朋在《岩松记》中说:“友人有以岩松至梅溪者,异质丛生,根衔拳石,茂焉非枯,森焉非乔,柏叶松身,气象耸焉,藏参天覆地之意于盈握间,亦草木之英奇者,余颇爱之,植以瓦盎,置之小室。”这里王十朋提到的盆景,是一盆露根、附石、耸立的松树盆景。
书法家黄庭坚在得了一块珍贵的“云溪石”后,曾赋诗:“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蛟龙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清座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凉风。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从诗中可以看到,那时已经应用了“咫尺千里,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而且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在这阕词里,赞诵了“盆中梅”冰肌玉肤、不老花容、明月之下疏影横斜、傍盆池、倚巧石,犹如景色迷人的小西湖。宋人王十朋在《岩松记》中说:“友人有以岩松至梅溪者,异质丛生,根衔拳石,茂焉非枯,森焉非乔,柏叶松身,气象耸焉,藏参天覆地之意于盈握间,亦草木之英奇者,余颇爱之,植以瓦盎,置之小室。”这里王十朋提到的盆景,是一盆露根、附石、耸立的松树盆景。
书法家黄庭坚在得了一块珍贵的“云溪石”后,曾赋诗:“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蛟龙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清座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凉风。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从诗中可以看到,那时已经应用了“咫尺千里,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而且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这引精据典的,有点晕!
从宋一朝的盆景来看山水画对盆景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宋徽宗对观赏石的痴迷,产生了山水盆景。在宋代,由于山水盆景的出现与发展,促进了山石材料的采集与研究,并产生许多专著。如杜绾的《云林石谱》,记载的石种达116种之多,并对产地、形状、色泽、品级、采集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和论述。谱内还记录了苏东坡在扬州获得的双石,一绿一白,是英德石,由此可见,当时已采用英德石来制作山水盆景。
赵希鹄著有《洞天清录》,书内《怪石辨》中,详细地记述了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书中述:“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耸秀,镶嵌之状。可登几案观玩,亦奇物也”。“色润者固甚可爱玩,枯燥者不足贵也,道州石亦起峰可爱,川石奇耸,高大可喜。然人力雕刻后,置急水中舂撞之,纳之花槛中,或用烟熏,或染之色,亦能微黑有光,宜作假山”。当时采用烟熏染色,使石微黑发光,制作假山,其法与今日大致相同。
赵希鹄著有《洞天清录》,书内《怪石辨》中,详细地记述了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书中述:“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耸秀,镶嵌之状。可登几案观玩,亦奇物也”。“色润者固甚可爱玩,枯燥者不足贵也,道州石亦起峰可爱,川石奇耸,高大可喜。然人力雕刻后,置急水中舂撞之,纳之花槛中,或用烟熏,或染之色,亦能微黑有光,宜作假山”。当时采用烟熏染色,使石微黑发光,制作假山,其法与今日大致相同。
点击查看源网页
现在扬州瘦西湖公园陈列的宋代花石纲遗物,是一个钟乳石。山水盆景,山峦起伏,险峰幽岫、臣幛高壁、回溪断崖,为国内所少见的异常珍贵的宋代遗物,可以作为宋代出现“山水盆景”的见证。在元代统治时间里,由于当时的统治者崇尚武功,对文化艺术的重视不够,并加以轻视,所以盆景艺术没有能够更好地发展。但是韫上人提倡的“些子景”,对我国盆景趋向小型化、多样化,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以前的盆景是大的,现在变小了,必须庆祝一下!
明代,有关盆景专著相继问世。此时盆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造型形式丰富了,欣赏水平提高了,而且知道蒲草“夜收灯烟”之特性,“盆景”二字也在书中出现了。此时盆景的造型形式有多干式、合栽式、丛林式、附石式、观花观果盆景等,还有水旱式和点石手法。到近现代,因为地域环境的不同树木品种的不一,产生了五大流派,也有称之为八大流派的。分别是岭南派川派海派扬派苏派。八大流派指的是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徽派、浙派通派。
盆景被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这个诗画怎么表现呢?
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此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景、盆、几(架)三位一体。“景”在盆景中为主体部分,盆、几为从属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几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盆”或“几(架)”上来。盆、几(架)无论在形状、体积、色彩等方面与景的关系要处理得协调、自然。要保持主客关系,这就是常说的:一景二盆三几(架)的原因。
随着盆景的发展,现在不止是国内。国外包括日本东南亚欧美等一些国家种盆景也开始流行了。
日本每年都会有隆重的国风展
接下来介绍下美国的一个国家级盆景,美国民众最熟悉的盆景名为“守望者”(GOSHIN),它被美国艺术界奉为“国民级”盆景。
让我们细心品味“守望者”,就会发现它其实就是在模拟自然森林。11棵柏树全部直立生长,没有使用任何类似“九曲十八弯”的复杂造型技术,只是用野蛮生长和时间沉淀,诠释一种简约的自然精神。
GOSHIN这个词是日语的英文译音,直译过来是“精神的保护神”。“守望者“的作者是美籍日裔的约翰·吉生纳柯(吉生在英文里是“花美男”的意思)。约翰·吉生纳柯于1914年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2004年病逝于美国加州,享年90岁。约翰·吉生纳柯一辈子都在美国玩盆景,是美国盆景行业的泰斗。
说说这件作品。“守望者”创作于1953年,距今已有63年的历史。从图上可以看出,“守望者”由11棵独立的柏树构成,但是在它诞生之初,只有一棵柏树作为主树。
这就是“守望者”最初的样子,一棵柏树而已。
1964年,约翰·吉生纳柯在“守望者”上新栽培了6棵较小的柏树,形成了森林的构图
。
1970年,新栽培的柏树和主树之间已经形成了比较好“默契”
▲1990年,“守望者”在美国名声大噪,不少粉丝前来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