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01-16 广东新会叶以建 盆艺盆易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登录网站
川岛一朵云编辑推荐:
前言:接上期陆续推送叶以健老师的盆景文献作品!敬请关注期待!
盆景艺术和桩材市场交易并行,在盆艺盆易网你做得到,免费注册中国盆艺盆易网成为会员,你拥有了整个团队的人脉!完全公益性的网站平台让您可以在这里免费交易和获取盆景资讯!
生命赞歌
萨尔组合 - 唱乡
我在琢磨中的“盆景的意象美”
——评2003年1期陈奇元一文“盆景的意象美”——
编后记叫读者反复多次琢磨,我做到了。
可以肯定,这两幅图照不是上隹的形象美作品,特别是《生命的赞歌》显得十分粗糙。当然,作者的意图是意象美,它的“美”蕴藏在意象中(即内涵)。作者对意象美有深刻认识和理解,说理清晰流畅,对于提高自已的鉴赏水平和艺术修养大有好处。
《曲与直》是利用形象美的强烈反差,作出鲜明对比(有关“反差”请参阅本刊1998年,第11期《山松盆景艺术的“反差”》)。艺术作品如果不善于利用反差、对比,就会显得平淡无味,至于诱发意象美(或说联想),就因人,因时,因思想情绪(包括思想观念)而异。但总的来说是对立而统一的整体,有天必有地,有男必有女,有左必有右,也就是说有曲必有直。由曲而想到直是必然的过程,它的意义何在呢?见仁见智,意象美的魅力就在于此,见图照1、2。
图照1 《生命的赞歌》吴锦文制作
图照2 《曲与直》洪建民制作
《生命的赞歌》分析文中“再看榕树附石盆景……。作为盆景主体的榕树”。我觉得一开始就搞错了附石的主次关糸。“附”。是附着,吸附,依靠,寄生的含义。医学上常有寄生虫病,那么,人当然是主体,虫是寄生物,亦可说附着物,是依靠人体为生。因此,附石盆景应石为主,树为次。也就是说《生命的赞歌》应石为主体,榕树是附着物,为次。又那来的“作为主体的榕树”呢?(有关附石,请参阅本刊2000年,第3期《山松盆景的附石与配石》)。这一颠倒给意象美带来反面的联想,它并非“命运之神”造就它这么痛苦,而是它(榕树)有意识地钻进石缝隙中去,自要苦吃,目的是锻炼自已。日常生活亦有此事,例如:在机动车交通时代,就是有人用单车,甚至步行。干吗自讨苦吃?——锻炼身体,为了环保。
我是根据石为主体的逆向思惟,提出不同见解,如若把它的命题改为《炼》,其意象美不就更美吗?当然,在盆景艺术中的意象美不是独一无二。正因为如此,一盆好的盆景不但有好的形象美(给人第一印象),而且要具备有深度的意象美(丰富内涵),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多姿多彩。
意象美当然重要,但高层次的盆景艺术,不能忽视形象美,两者相互相承,缺一不能算是隹作。试推荐两作品,看看,想想,它们的形象美和意象美……。
《黄山松魂》(本刊物2003年,第1期42页),树相高瘦,主干扭曲弯直,折断顶梢起“角”(小角度弯曲)具备“曲与直”的哲理,形象美潜藏,但骨气峥嵘,请看本刊点评,不再赘述,见图照3。
《山桔》(本刊2003年,第1期51页),附石山桔盆景。石为主体,山桔自小依附着石的坑沟上,已经溶合为一体,不可分离,可知它俩的亲密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依存者,它利用主体石为重心,建立架构,肩负着与地心吸力抗衡的悬崖枝干;为用者,它利用主体石支撑起柔弱身躯,主体石受到山桔植被保护,勉受阳光雨露侵食而风化,见图照4。
上述两作品我只作表面上的分析,由于编幅的关系,更深层次意象美(内涵)有代读者品评。
图照3 《黄山松魂》 制作者;刘劲松
图照4 附石山桔 制作者;香港 胡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