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名:何伦镇 匠龄:生于1964年1月
峰乍骈罗,森然瘦而雅。”说的是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的英石,起源于广东省英德市望埠镇英山的英石文化,从宋代始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园冶》记载,“(英石)亦可点盆,亦可掇小景”。当地民间世代流传的英石假山盆景技艺,早已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英石假山盆景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何伦镇的作坊里,独具匠心的假山盆景,在咫尺之间呈现出意态万千的浓缩景观,富有自然美,又显艺术美,被喻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然而,何伦镇甚为忧虑的是,这项颇具特色的手工盆景技艺正面临日渐式微和后继无人的困境。
英石之乡源远流长“英石”的名字更早见于宋代杜绾的《云林石谱》:“石产溪水中,一微青色,间有白脉笼络;一微灰黑,一浅绿;又一种色白,四面峰峦耸拔,多棱角,稍莹彻,面面有光可鉴物,扣之有声。”起源于英德望埠镇英山的英石文化,因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收藏性,宋代即被列为皇家贡品。
在英石之乡英德,当地人修建的一座“拜石亭”大有来头。传说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爱石成癖,玩石如痴如醉。他在英德曾偶遇一块英石,欣喜若狂,绕石三天,搭棚观赏,不忍离去,而后专门总结出“瘦、皱、漏、透”四字相石法,由此获得“石圣”的称号,并被历史学者公认为中国赏石文化的奠基者之一。
英石在明代备受推崇而被广泛开采,古人建造园林皆以石取胜,叠山立石为峰。“各有峰、峦、嵌空穿眼,宛转相通。”在明末计成所著的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园冶》中,就已经记载了当时英石的用途,“可置几案,亦可点盆,亦可掇小景”。到了清代,对英石的认识、开发与收藏达到了高峰,此时英石被定为四大园林名石之一。清代《清稗类钞》道:“城中有数商肆专营英石生意,最奇者有三峰,是为岭南三大英石。”
盆景技艺亟须保护
在英德,连绵不断的、青翠的群山多由英石堆砌而成。在省道347(望埠至大镇)和英曲公路两旁,已形成长达30多公里的“Y”字形英石长廊,由300多个大小石场组成以英石为主兼营其他各类园林景石的全国规模最大园林石集散地。
以英石为主要构件的假山盆景,取材于英山所产的石灰石。经风化腐蚀的英石,形成无数松散板块,纹理色泽丰富多彩,其形嶙峋奇巧,峻峭疏秀,空透玲珑,千姿百态。英石也因形状的千奇百怪而成为营造假山盆景的上乘天然材料。2008年,英石假山盆景技艺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生于英山,与石为伴的何伦镇,成为这一民间手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据悉,近年来,由于盲目引入超声波技术,制作雾化英石假山盆景,大大削弱了盆景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技艺的传承,又因过度开采和滥采滥挖而使英石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英石假山盆景技艺面临的困境,亟须予以正视并采取保护措施。
热销时一年卖了两三百盆“以前都是靠山吃山,几辈人都离不开石头,跟石头很有缘分。” 出生在英山上的何伦镇告诉新快报记者,举家搬到英山脚下的望埠镇沙坪村之前,他和家人一直住在英山上。当时,村民们大多靠到山里拣石头为生,“从山上挑下来,在马路边堆起来,卖给路过的客人。”早年,有当地人拣到好的石头,甚至赶车一路颠簸跑到广州来卖。
老何说,拣石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大家的条件逐渐变好了,买得起盆景的人越来越多,做盆景当然比贩卖原石要有前途。”打定了主意之后,他离开家到东莞一家工厂做工,在那儿做了三年的假山盆景。随着手工技艺日趋娴熟,他辞工回到老家望埠镇开始创业,只要跟石头有关的他都做,“有客户需要就接单做盆景,像放在金鱼缸里面的石头盆景,销量很多。奇石、园林绿化的也做。”
老何的石场坐落在英石长廊上,做假山盆景的手工作坊则藏身于英山脚下的沙坪村。位于村口的一座矮矮的、昏暗的大棚,内外到处堆着英石和废料,棚里的石板上有尚未完工的盆景,棚外摆放着几盆已完成的一米高的假山盆景。“这些是外省客户下的单,过段时间包装好运过去。摆在店里,既好看,又可以卖。”不善言辞的老何,说起英石来变得分外健谈,从地上的原石、露天的假山盆景,到制作盆景的工具,他都如数家珍。
在老何的印象中,上世纪九十年代,英石假山盆景着实热销了几年。“那几年,一年可以卖个两三百盆。”他说,他接过的数量最多的一单,有客户向他订了500多盆假山盆景,都是销往了台湾。而今,假山盆景的销量下滑,“有单就做,没有只能空着”。在幽暗的作坊里独自转悠的老何,留下了无奈的叹息和落寞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