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无锡冯氏梅花盆景园总经理冯炳伟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访无锡冯氏梅花盆景园总经理冯炳伟

日期:2016-05-14 16:10:42     浏览:30    
核心提示:这位老人告诉记者,他和老伴搬进沈巷已经有十几年了,旧铁窗一直没有更换过。夏天开空调时,要开好长时间房间里才有冷气,冬天也是很久才有暖和的感觉。一旦遇上下大雨,窗户边缝还不时地往家中渗水,因此早就盼望着换密封窗了。前不久,有关部门在当地小区推行节能改造,更换“漏气”的旧窗户。“改造虽然有政府补贴,但住户还得承担一半的费用
1月23日至2月12日,在北京植物园举办的中国梅花盆景精品展中,无锡冯氏梅花盆景园送展的精品梅花盆景引起广泛关注。记者见到了潜心研究梅花盆景20多年的冯氏梅花盆景园总经理冯炳伟,听他说起与梅花盆景的故事。

20多年前,他去无锡的一家企业办事,当看到办公桌上放着的一盆梅花时,就深深地被它奇特的风姿所吸引。他特地询问了这盆梅花的来历,找到了它的养护者———无锡梅园的退休职工陈师傅,并向她学习养梅技术,从此便开始了他的“梅痴”生涯。

“开始做的时候,我都没敢想过能做到这么好。”已过花甲之年的冯炳伟有些腼腆地说。刚开始研究梅花盆景时候,冯炳伟的技术并不高,传统的“扣水”促开花的方法较难掌控,但经过不断实践后,他们采用了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使着花率达到95%以上。

当然,随着人们观赏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劈梅、S形弯干、屏风梅等造型已不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他又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探索造型之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几年的不断试验,冯炳伟成功创造了岭南派技法与梅花盆景形态相结合的造型方法。

这种用二次修剪制作大树型梅花盆景造型方法,使梅桩主干粗细之间的过渡更为自然,枝条疏密、长短控制等方面达到了国内的领先水平。在中国第十二届中国梅展上,冯炳伟盆景园的梅花作品斩获了多个奖项,以三金五银两铜的好成绩吸引了业内人士的目光。

作品得到了肯定,冯炳伟自然欣喜万分,但是目前国内冷清的梅花盆景市场和举步维艰的产业发展现状让他倍感痛心。

冯炳伟认为梅花产业的不景气与以下几个原因分不开。首先是梅花养护、造型实用技术落后。传统的梅园以国有为主,缺少研究养护、造型技术的技术人员;而国内梅花研究中心则以研究梅花的遗传、品种为主,研究造型和养护的实用技术及文字资料非常少,在梅花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稀缺。其次是传统花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我国目前花卉消费的最大市场是年宵礼品市场,多以“洋花”为主,我国传统花卉品种被边缘化,加上以前由于技术的限制,市场上能作为礼品的梅花产品也少。再次,市场缺乏对梅花盆景消费的引导。梅花属于个性化的消费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兰、竹、菊一起被尊称为花中四君子,受到众多文人墨客的喜爱和推崇。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无暇追求文化的享受,从而使梅花这朵“高雅之花”的市场越来越小。

谈到梅花盆栽产业发展的对策,冯炳伟提出首先应大力宣传梅文化,将其普及到市民心里。梅文化意蕴深厚,是许多人的精神向往,只是大多市民平时很少能接触到。企业、协会可以通过文学、画展、摄影、梅展、影视等手段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梅花,进而培养起种植兴趣。要多办展览,通过梅展的平台,除了能给业内人士交流的机会,还能增加市民爱梅的热情,从而促进梅花盆景造型和养护技艺的整体提升。

冯炳伟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对传统花卉的重视程度,增加扶持力度。“光靠企业自己微薄的力量,要想搞活一个产业是非常艰难的,即使能成功,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冯炳伟如是说。

 

访无锡冯氏梅花盆景园总经理冯炳伟

 

冯炳伟与北京植物园园长赵世伟(左)探讨盆景技艺。马强摄

 
标签: 无锡盆景
>更多关于无锡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