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泉这样评价自己的盆景之路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赵庆泉这样评价自己的盆景之路

日期:2016-02-27 11:09:42     浏览:15    
核心提示:在这样的家境里,赵庆泉有过幸福的少年时光。“我初中、高中都在扬州中学读的,当时成绩一直拔尖,一心考一所重点大学,做一番不同于父辈们的事业。按当时的成绩,我很有希望考上一所名牌大学。”赵庆泉感慨,“可惜,命运和我开了玩笑!”
 
赵庆泉这样评价自己的盆景之路
 
赵庆泉这样评价自己的盆景之路
 
赵庆泉这样评价自己的盆景之路
 
赵庆泉这样评价自己的盆景之路
 

  人物名片

  赵庆泉扬州盆景研究所常务所长。国家建设部认定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2008年,被国际盆景协会授予“国际盆景大师”称号。

  他的盆景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大赛中获金奖,部分作品被美国国家盆栽博物馆、美国太平洋盆栽博物馆、意大利克里斯皮盆栽博物馆等永久收藏。他还潜心于盆景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发表100多篇专业文章,先后出版13部专著。

  有人说他,不酒不烟不牌,骨子里透出清高;还有人说他,谨小慎微“装糊涂”,缺少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气。

  记者周正兵

  初夏万花园,绿肥红艳,隐匿于一角的盆景博物馆,灰墙黛瓦,清秀脱尘。

  没有高悬的醒目招牌,赵庆泉的大师工作室相当低调。

  博古架、案几、太师椅、书法条幅……室内,有清冷的古意。赵庆泉莳花弄草,自得其乐:“老朽了,我习惯这样的环境。”

  与扬州其他大师不同,他并非为养家糊口而从艺。曾经,他是家境富裕、成绩优秀的幸福少年,一心只想考北大、清华,但命运铺开了另一条道路……

  他的祖父和父亲,创办了中国照相馆和红园。文革中,这个“黑五类”子弟,被命运“逼”上盆景路。

  “我与共和国同龄,我个人的命运其实被国运主宰。”

  1949年,赵庆泉出生于扬州一户殷实家庭。祖父和父亲,一手创办了中国照相馆,“老扬州应该个个晓得。”自豪从赵庆泉脸上闪过。

  在这样的家境里,赵庆泉有过幸福的少年时光。“我初中、高中都在扬州中学读的,当时成绩一直拔尖,一心考一所重点大学,做一番不同于父辈们的事业。按当时的成绩,我很有希望考上一所名牌大学。”赵庆泉感慨,“可惜,命运和我开了玩笑!”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赵家被划进资产阶级。“黑五类”的包袱,幻灭了大学梦。万般无奈,赵庆泉告别校园,下放到兴化农村。

  对于一直生活在城市的他,干农活自然不是所长。“一天挣10分工分,大概值1角多钱。”赵庆泉苦笑道。

  排遣苦闷,别人抽烟喝酒打牌,他有自己的方式。因为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以背古诗词为乐。

  “走上盆景路,是命运‘逼’出来的,但与扬州本土文化和家庭熏陶不无关系。”赵庆泉真诚地说。

  从盐商开始,盆景就是扬州人流行的休闲文化之一。

  赵庆泉父辈们,酷爱花卉盆景,以照相为主业,业余栽植名花,侍弄盆景。1958年,赵父创办了一家花木商店,文革时候被更名富有时代特色的“红园”。“父亲把家里十几件名贵盆景都捐出去了,几件是百年以上的好东西,现在盆景博物馆里最大的《云壑松风》,就是我家的。”

  “小时候,我就住在盆景商店的园子里,经常有盆景艺人或爱好者前去聚会,切磋技艺。大概是耳濡目染的缘故,或者说是家族遗传基因,我对盆景艺术渐生兴趣。”

  “到农村插队时,这个兴趣也没丢,但当时,纯粹是业余爱好,是排遣烦恼和乡愁的。”

  “我也尝试着返城,可几条路都走不通。”赵庆泉说,1972年,他考过扬州文工团,凭小提琴的特长过了专业关,可政审被挡。“资产阶级”出身的包袱,使他要想返城比其他人更难。

  返城无望,生活还得继续,农村收入实在太低,赵庆泉为了生活另找出路。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庆泉积累的艺术素养有了用武之地。江都一家社办工艺厂,专门生产盆景小摆件,却苦于无人设计,赵庆泉成了他们“设计师”。他用石头开出模具,先后设计出60多个产品。

  “这60多个产品,我至今都保留着样品。在那里,我的工资较高,混吃了几年好饭,而且,自此我从做盆景摆件慢慢地转到了做盆景,那是我盆景事业的起点。”

  得遇良师徐晓白,这是他最大的幸运,更是改变他一生的大事。

  文革接近尾声,国运逐渐昌盛。赵庆泉也时来运转。

  “我的人生曾经走了一段弯路,但文革后,我遇上了几件幸运的事。最大的幸运,是碰上了良师徐晓白,这是改变我一生的大事。”赵庆泉一下兴奋起来。

  江都小厂几年的日子,让他理清人生目标,扎进了盆景业。到哪儿学习上乘的盆景技艺呢?父亲就把他引荐给自己的好朋友徐晓白。徐晓白,江苏农学院的园艺专业老教授,中国盆景理论的带头人之一。

  1974年春天,赵庆泉正式拜徐晓白为师,成为其校外学生,每个星期天到徐老师家中学艺。

  “徐老师出身书香门第,(上世纪)50年代就是正教授了,多才多艺。”赵庆泉一脸敬畏,“除了园艺,他指导我从多方面学习,文学诗词、绘画书法,无所不教。”

  “起初,我很茫然,学盆景干吗要学那么多东西。徐老师回答说,做盆景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匠人,像清代盐商豢养的花匠,只注重技艺,模仿能力极高,缺乏创意;一种是文化人,像苏东坡、扬州八怪,善于把诗情画意用盆景形象表现出来。这才是盆景的最高意境,因此要求做盆景的人‘胸有丘壑,腹有诗书’。记住一句话,做盆景‘功夫在诗外’。”

  “‘功夫在诗外’,这句话真的让我醍醐灌顶。我一下子明白,技艺再高,最终只是成为工匠,用艺术去创作,才是最高境界。”

  名师的指点和实际操作,赵庆泉迅速成长。此时,命运又来考验了:高考恢复,许多当年的同学都准备参考,恰好此时徐晓白和当时瘦西湖技术员张人龙接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约稿,这是文革后第一本盆景类专著。年事已高的徐晓白,邀爱徒合著。

  “是出一本书,还是要一张文凭?当时很矛盾。应该说,凭我的条件完全可以考上大学,但是我还是决定放弃高考,一是上大学后要改行,有点舍不得,二是当时出本书的意义并不亚于大学文凭,再说,写书也是向徐老师全面学习的过程。”

  “书出来了,就叫《盆景》,先后印刷4次,共24万册,也算得上畅销书。呵呵。”赵庆泉的笑容,表明他对这次人生抉择非常满意。

  “这一切都要感谢徐老师的栽培。”他指着墙上挂着的条幅说,“这是他80多岁时写给我的——片心有致尺泓兴澜,小树成古寸石生情。我时时以此自勉。”

  特招进红园、第一次出国……命运的一次次回馈,成就了这位盆景大师。

  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扬州书画院、文工团、红园等单位人才奇缺,纷纷打破成分的局限广招特长工。

  一直从事盆景出口的红园,急需要园艺方面的专业人才。时任红园副主任的陆长英,到处奔波,找市计委批,到劳动局要,最终以特长招工的名义,把赵庆泉从农村招到红园。那是1977年,赵庆泉加入盆景“正规军”。

  进入红园,赵庆泉如鱼得水,他的才华也得以进一步展现。1979年首次全国盆景艺术展览在北京举行,赵庆泉精心创作的一件水旱盆景《潇湘流水》引起人们关注,不仅登上《人民画报》,还被拍上了新闻纪录片。

  和他开过玩笑的命运,开始回馈他。1980年,好运再次降临。

  是年,日本大阪召开世界盆栽会议,遍邀全球盆景高手论道。中日关系刚刚修好,日本向国门初开的中国邀请两名代表参会。因为当时国内还没有专门的盆景组织,日方只好通过中国外贸部门联系。由于当时扬州红园盆景出口业务已很有影响,而赵庆泉已完成《盆景》一书初稿,尽管资历很浅,赵庆泉还是幸运地被选中。

  “1980年4月出国的。这个机会多不容易呀,要知道那时,中国能出国的极少,更何况我这么一个扬州小企业的小职工。”赵庆泉无限感慨。

  赵庆泉也很好地把握了这次难

  得机遇:“这次会议,我学会用全球眼光看中国盆景。”

  “日本盆景源于中国,当时,已青出于蓝胜于蓝,在世界影响很大,中国盆景如何翻身?”出国归来,赵庆泉一直思索着这样的问题,理清了自己的创作理念。首先要创新,模仿他人永远只是赝品;其次要坚持民族特色,中国5000多年的文化艺术成就都是中国盆景的资源,越民族越世界。

  赵庆泉渐渐树立了鲜明的个人特色:融合传统文化、地方特色与现代审美情趣,集“诗、书、画、技”于一体。他将扬州古典园林的表现手法用于水旱盆景,在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景观,独树一帜。

  1985年,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他的《八骏图》拿下一等奖。此后,他一发不可收,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有关展览并获奖,其中包括世界园艺博览会大奖、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和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奖等重要奖项。

  “弘扬民族特色,从中确立个人风格。这条路我是走对了。”赵庆泉这样评价自己的盆景路。

  “不是那次出国,我不一定找到这条路。”对于今天的成就,赵庆泉自谦为运气,透过他每天的作息,却能看到他对盆景的痴迷。

  早晨起来,他第一件事就是到前后阳台,巡视一下他的几十件盆景,浇浇水,剪剪枝,治治虫。这些盆景就像他的孩子,哪片叶子发黄,哪根枝条分岔,哪个枝头吐芽,他都了然于心。

  吃完早饭,骑车上班,在单位继续研究盆景。下班回家,头等大事仍是直奔阳台……多年来,他只要人在扬州,都保持着这样的习惯。

  其他业余时间干什么?他潜心于盆景理论研究。他在国内外发表100多篇专业文章,先后出版13部专著。“1997年,在美国出版了《盆景——神奇的世界》成为畅销书,美国盆景爱好者几乎人手一本。”

  整天与盆景打交道就没有腻味的时候?“我很幸运,我的职业和我的爱好完全一致。弄盆景时,我分不清自己在工作还是在娱乐,看到盆景,我就有无穷的乐趣。”赵庆泉笑得很淡然。

 
标签: 赵庆泉盆景
>更多关于赵庆泉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