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29日消息:市南岸公园盆景展。一盆景的树干将几块岩石“拥入怀中”,树皮与岩石紧紧地贴在一起,仔细观察,可看到树皮上有一道道清晰的“年轮”。这盆名为“闲时到此一游”的盆景在此次展览中获得金奖。
“这是天然的?不是人工做的?”一名观众问道,附近的几人同样投来疑问的目光。
“对,而且这种天然榆附石的盆景,全国只有霞浦有。”霞浦县花木盆景协会会长林建明解释道,天然榆附石被发现在沿海地带、乱石山中,由于石多土少,榆树便附在石头上生长出来。
这下,围观的群众信服了,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摄这罕见的天然榆附石盆景。
盆景艺术:
十年方入门
10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霞浦县城东部、毗邻高速路口的霞浦盆景园。举目望去,占地近60亩的盆景园内,不同制作阶段的盆景一排排摆放着,形态各异、争奇斗艳。2010年12月,这个盆景园被授予“福建省文化产业基地”称号。
“一盆好的盆景,制作出来至少耗时七八年,多的甚至20年。”霞浦花木盆景协会秘书长郭旭辉向记者介绍盆景制作的过程,“从农民手中收购来‘下山装’后,先在地上种一年,成活之后,再上盆做造型,该留的留、不该留的去掉。有的盆景,为了让枝干更快地增粗,需地栽一段时间,直到长到预计的粗度,再上盆。”
记者在盆景园里看到,不少正在制作中的盆景:地上几棵树桩枝叶繁茂地“疯长”着,这是种了一年左右的“准盆景”,如果不是郭旭辉的介绍,差点被记者当成了杂草;一棵半成品盆景的树桩部位被蒙上黑布,盆景经营户郑详秋解释说,因为树皮被割伤,所以需保护起来。还有的盆景,枝条被缠绕铁线、架上钢筋,从而扭曲或向下生长,仿佛参天古树的袖珍版。
怎样才能制作出造型优美的盆景呢?“做盆景就像画画一样,面对买来的‘下山装’,买之前就要构思好要把它做成什么造型。”郑详秋表示,盆景艺术要学精不容易,“至少十年才能入门。”
天然附石盆景的发现
在盆景园内一间小屋,一名皮肤黝黑的老者,正用锯刀——一种盆景制作专用器械。老者名叫陈长春,以前是霞浦县园林局职工,退休后专注于盆景艺术,也是盆景园的经营户之一。
郭旭辉及老郑告诉记者,霞浦天然附石盆景制作的第一人,正是陈长春。天然附石盆景发现于1994年。“以前的下山胚,一般都不带石头的,因为农民觉得石头很重,便敲掉扔掉了。”陈长春说,偶然的一次,他注意到收购来的树干被石头挡住,并包着部分石头生长。他觉得,这些石头“扔了可惜,要保住”,于是他将石头也考虑到整体造型中去,并制作出史上第一盆天然附石盆景。
“原来的盆景光有树枝,现在带石头的盆景内容更加丰富了。”陈长春的这一创举,得到霞浦县花木盆景协会其他会员的赞赏,大家纷纷效仿。霞浦盆景协会还在一届海峡两岸花博会上,专门办了一次霞浦天然附石盆景展,得到了盆景艺术大师的肯定。后来,农民再采盆景“下山胚”,便不再打掉附在树桩上的石头了。
经过多年参展及经营,作为全国唯一的天然附石盆景产地,霞浦盆景的名声不胫而走,全国各地的客商慕名而来,霞浦盆景逐渐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去年,拥有43家经营户的霞浦盆景园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