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扬派盆景为代表的中国盆景完成了在国际舞台上的涅槃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以扬派盆景为代表的中国盆景完成了在国际舞台上的涅槃

日期:2013-11-26 09:29:23     浏览:2    
核心提示:以扬派盆景为代表的中国盆景完成了在国际舞台上的涅槃。如今,扬派盆景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裹足不前: 盆景是我国的传统艺术珍品,它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貌,
 扬州网讯  33年弹指一挥间,穿越世纪,以扬派盆景为代表的中国盆景完成了在国际舞台上的涅槃。如今,扬派盆景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裹足不前:坚守传统技艺却不断创新,坚持艺术追求努力接轨市场——扬派盆景的“涅槃”之路没有停止。
盆景流派
 
   33年,在扬派盆景博物馆总工程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看来仿佛只是一瞬间。
 
    1980年4月21日,日本大阪。赵庆泉代表中国,第一次站在“世界盆景会议”这个世界盆景界的最高讲台上,面向世界宣讲中国盆景和扬派盆景。当时,日本盆景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大行其道,而名正言顺的“鼻祖”中国的声音却非常微弱。就在这次会议上,赵庆泉向世界展示了以扬派盆景为代表的中国盆景的博大精深,震动世界。
 
    2013年4月17日,中国扬州。赵庆泉以“东道主”的身份欢迎来扬州参加2013国际盆景大会国际盆景协会成立50周年庆典的五湖四海的嘉宾。如今,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扬派盆景在国际盆景界已经成为一面旗帜。    
 
    从“藏在深闺”到“闻名天下”
 
    盆景是我国的传统艺术珍品,它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貌,犹如立体的山水画。中国盆景“滥觞于汉晋,形成于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近代一度衰落,今又复兴”。作为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的扬派盆景几乎与中国盆景同步,是中国盆景的先驱和重要组成部分。
 
    “扬派盆景艺术形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享誉于当代。它得益于扬州文化,又将自身融入扬州文化之中,成为一门独特的高雅艺术。”赵庆泉告诉记者,扬派盆景融“诗、书、画、技”为一体,堪称中国盆景艺术代表作。“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的风格和“一寸三弯”的剪扎技艺是扬派盆景最显著的特征。
 
    据介绍,改革开放以后,扬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关心扬派盆景的发展,1984年10月扬州盆景园成立;2004年10月组建扬派盆景博物馆;2007年成立扬州盆景研究所;2009年4月总投资达3000万元的扬派盆景博物馆新馆在万花园二期工程内建成——扬派盆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扬州的盆景大师们多年来编著了《中国扬派盆景》、《水旱盆景》、《扬州盆景》等专著,还多次在国际、国内从事讲学和演示活动。如今,扬派盆景艺术已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单,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扬州城市的一张新名片。     
 
    从“坚守传统”到“创新传承”
 
    在一个小小的大理石浅盆里,一片丛林,一泓春水,八匹骏马或水边畅饮,或林中踱步……这就是赵庆泉的成名作《八骏图》所呈现的画面。这个作品于1985年拿下了第一届中国盆景展览的一等奖。
 
    这是赵庆泉对传统扬派盆景的一次成功创新。30多年的发展,让扬派盆景的传承者们在不断审视自己:老祖宗传下的技艺如何传承,又该如何创新才不会丢掉技艺的灵魂?现在,当代扬派盆景技艺在保存传统树木盆景之余,也对水旱盆景、山水盆景进行了创新,技艺也在不断丰富,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备受国内外好评。 
 
    据了解,近年来,众多的扬派盆景代表作曾多次参加国内、国际的顶级展览和比赛,屡获殊荣。传统形式的树木盆景代表作《巧云》、《腾云》、《行云》、《彩云》、《苍龙出谷》等均在历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中获得一等奖,其中《腾云》还荣获日本大阪国际花卉博览会金奖。
 
    而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扬派盆景代表作《饮马图》、《垂钓图》、《清泉石上流》、《古木清池》等也同获国家级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 
 
    如今,以赵庆泉为代表的扬派盆景将扬州古典园林的表现手法用于其中,对传统的水旱盆景进行了成功创新,在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景观,创造出一种极富诗情画意和自然野趣的盆景意境,集中了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之长,达到了新的质的飞跃。    
 
    从“阳春白雪”到“走入百姓”
 
    扬派盆景剪扎技艺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了传承和弘扬,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为创作周期长,难以组织商品化生产,现代审美情趣的变化使得扬派盆景创作的空间变小,以及传承困难等。
 
    南京盆景研究会秘书长潘煜龙告诉记者,传统的扬派树木盆景以“棕丝精扎细剪”为核心技艺,特别讲究功力深厚和自幼培植,多以高山上的松姿为表现题材,在树木造型上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云片”。而要将枝叶扎成云片,非下苦功夫不可,一般要经过多年的加工培养才能成形。由于精工细雕,投入多,数量有限,成本较高,价格相应也高,一盆扬派盆景动辄万元以上,价格不菲。长久以来,扬派盆景往往只能供奉在展览馆、博物馆中,很难走入寻常百姓家。
 
    扬派盆景怎样才能形成一种产业,满足普通居民的需求?
 
    市盆博馆有关负责人介绍,扬派盆景要形成产业,有几个必备的条件:一要丰富植物品种,突破传统制作扬派盆景“松、柏、榆、杨”的框框,引进培育适宜盆景制作的植物品种,如五针松罗汉松、枷罗木、红枫、银杏、真柏、金钱松等;二要有较大规模的植物培育基地,结合先进的栽培技术,走工厂化发展之路;三要培育一定数量高素质的从事盆景制作的队伍。
 
    “更为重要的是在保持扬派盆景的‘云片’和‘层次分明’特色的基础上,改变扬派盆景以扎为主、以剪为辅的技法,将其简化为以剪为主、扎为辅,变棕扎为棕扎与铅丝缠绕相结合,走盆景制作简化、快速造型之路。”赵庆泉表示。
 
    “虽说艺术也要商品化,但是不能奢望其像一般商品那么普及,不能一味‘照顾’市场,而将其变得简单化、程式化。”赵庆泉认为,扬派盆景最重要的是吸收市场理念,在完整地保护、传承好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一些既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和市场需求,同时又不失扬州地方文化特色的新作。
 
 
标签: 扬派盆景
>更多关于扬派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