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创新的聚焦突破,扩散至服务创新、协作创新、管理创新,作为江城创新主体的大小企业,越来越注重寻找适合自身的创新路径,形成各显神通的“看家本领”。
近年来,芜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着力提升创新平台建设水平,加快集聚优质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转型升级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按照 “十二五”发展纲要目标,尚需进一步通过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路径等,让创新“盆景”嬗变为转型升级“风景”。
首先是创新理念。所谓创新理念是指将“转变”看作是一种生产“方式”转变,而不是简单的“生产”方式转变。单独地看一个企业或一种产品的升级,主要涉及的是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但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变,还要涉及企业和产品以外如产业、行业、规划布局、体制、机制、利益格局,甚至人文和道德等。从“方式”角度创新,有利于整体性转型升级和深度转型升级。
其次是创新思路。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但从生产方式角度进行整体性转型升级,必须跳出企业和产品的圈子,创造充分的外围条件以推动升级。一是建设和固化产业链体系,通过企业集聚使产业、行业产生的外部溢出效应加快转型升级;二是抢抓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遇,在主动“承接转移”的同时,适时将较为低端的制造业生产环节逐步转移出去。此举既可对企业转型升级产生推力和拉力,也有利于将芜湖打造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最后是创新路径。这方面,芜湖企业界不乏智慧和气魄。比如通过资源整合、集成创新,使上下游企业之间成为一个“创新社区”;比如依靠国际化体系“中西合璧”的开放创新;比如产学研合作、第三方服务、本地外包或“借脑”工程等等。 一言以蔽之,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发挥得越充分,芜湖作为“创新之城”的自主创新动力就越强劲。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任务。让创新“盆景”成长为生机勃发活力四射的“风景”正是转型升级的要义所在。(马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