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千年不大黄杨木。”黄杨,特别是瓜子黄杨,与扬州的盆景文化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瓜子黄杨是让杨派盆景形成流派的特色树种。它的栽植,有历史记载始于唐代,繁盛于明清。也正因此,在扬州这座古城,盛产瓜子黄杨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 瓜子黄杨是“大户”
萃园内有不少的瓜子黄杨,其中6棵已是百岁以上的古树,它们是扬城43棵瓜子黄杨古树名木中的6棵。而这6棵中的2棵,树龄220岁,它们是扬城年龄最长的瓜子黄杨。
“瓜子黄杨是继银杏、圆柏之后,古树名木数量第三多的树种。”对于这个现状,原园林局高级工程师孙如竹一点不觉得稀奇,“从历史上判断,瓜子黄杨在扬州很早就有栽植;而到了明清时代,随着扬派盆景的兴起,瓜子黄杨作为树桩盆景的原材料,栽植更加普遍。”
43棵古树名木中,最粗的一棵瓜子黄杨在木香巷27号夏为庆家,树龄150年,直径为47cm,树高4.5米。其余的瓜子黄杨古树,直径均不到30cm。
“瓜子黄杨长得相当慢!”孙如竹说,因此民间叫它“千年矮”,“其实矮倒不一定,但长不粗却是一定的,220年的黄杨也只有27cm。”
经过计算,笔者发现,220岁的瓜子黄杨,平均每年直径只增加了0.123cm;即使那棵最粗的150岁的瓜子黄杨,平均每年直径也只增加了0.313cm。“与其他古树名木(木本科植物)相比,生长慢。”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这样描述:“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而最早的关于“黄杨厄闰”的记录,则出自宋代苏轼的《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博物要论》中却这样“辟谣”:“闰年黄杨并非缩减,只是不长。”
“黄杨木的确长得慢。”扬州大学园艺与植保学院副教授金飚认为:“至于闰年反缩一寸或不长,虽然没人真正考证过,但从植物生理的角度而言,这种说法只能当作是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瓜子黄杨生长慢的特性。”
虽然长得慢,但瓜子黄杨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只要有土,它都能生长,因此又被人称为“树中君子”。
瓜子黄杨 扬派盆景特色树种
扬派盆景是中国树桩盆景“五大流派”之一,2008年6月,扬派盆景技艺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瓜子黄杨,与柏、榆、松等植物一道,成为扬派盆景常用的而且具有代表性的树种。作为造型艺术的盆景,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各地的气候条件、植物资源、山石种类、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熏陶的不同,再经各地的历代民间艺人和盆景爱好者的精心培育和不断创新,形成了各自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因而产生了盆景流派。作为盆景的树种,应具有地方特色,“瓜子黄杨就是具有扬州地方特色的树种。”
扬州最早什么时候有瓜子黄杨盆景至今还没有考古证据。不过,黄杨盆景在明清时,已成为扬派盆景最为流行树种之一,这一点已没有争议。
“盆景大师之所以钟爱瓜子黄杨,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开发出来的。”原扬州大学园艺与植保学院副教授何小弟认为,黄杨的树形和叶形吸引了盆景造型师的眼光,黄杨外形的特点有诗为证:“咫尺黄杨树,婆娑枝干重,叶深圃翡翠,根古距虬龙。”正因为黄杨根爪有力、盘曲虬龙、或九曲回肠、或横枝婆娑、叶小如豆瓣、四季常青等特点,黄杨才有被制成“云片状”、“一寸三弯”盆景的可能;而黄杨耐修剪、枝条柔软的特性,让这种可能最终变成了现实。
“黄杨盆景喜大湿大水。”瘦西湖风景区盆景造型师小胡边浇水边说,只要看到盆子里的土干了,他们就会浇水。
盆里的土也是特别准备的。小胡告诉我,黄杨从自然生态环境下移栽到盆里,生长面积受到限制,而每年的换盆,又需要剪掉一些树根,因此他们一般用营养丰富的黑土来培植黄杨盆景。“黑土是从公道的河里挖上来的,河里长芦苇的地方,一般都有黑土,因为芦苇每年都会枯萎,自然风化腐烂到水中,形成黑泥。”
珍品迭出 10部清代黄杨盆景留世
瘦西湖盆景博物馆,收藏有扬派盆景的名品。其中,有10部作品就是扬派(瓜子)黄杨盆景。事实上,它们的遗存,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原园林局总工程师韦金笙回忆,扬派盆景衰落于民国时候,而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63年,园林管理所批量收购民间张氏、陆氏遗存的扬派黄杨盆景。“这10部现存最古老的扬派黄杨盆景,都是清代中后期的遗物,移交到扬州盆景园养护时已‘长荒’,经再创作作者10余年精心养护管理和复原,才又焕发了青春。”
这期间经历了“文革”,而以扬派黄杨盆景为代表的扬派盆景,也差一点遭遇“浩劫”。为保护国家财产,在一个夜晚,扬州市园林管理所韦金笙率瘦西湖公园花房职工,将明、清、民国时候扬派盆景和古盆,“及时转移到花房后偏僻处草丛中”,古老的杨派黄杨盆景最终得以幸存。
1986年,国庆节试开放的研究、陈列、展览扬派盆景,这些幸存的“宝贝”成为扬州盆景园镇园之宝。
它们分别是:
腾云 树高42cm,树宽145cm,再创作作者:万瑞铭、陆春富;
彩云 树高65cm,树宽185cm,再创作作者:陆春富;
行云 树高58cm,树宽135cm,再创作作者:万瑞铭、蒋长林;
端云 树高12cm,树宽125cm,再创作作者:蒋长林;
凌云 树高34cm,树宽110cm,再创作作者:吴玉林、万鹏;
瑞云 树高42cm,树宽115cm,再创作作者:陆春富;
流云 树高55cm,树宽84cm,再创作作者:万瑞铭;岫云 树高56cm,树宽110cm,再创作作者:杜晓波;
青云 树高42cm,树宽150cm,再创作作者:窦永源;
飘云 树高38cm,树宽115cm,再创作作者:陆春富。
地理特性
适应性非常广 耐热又耐寒
这种树很“随和”
“它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广的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这是金飚对瓜子黄杨的评价,他曾经在多种环境下试种瓜子黄杨,“与香樟等树种相比,耐盐碱是它最大的优点。”
扬州城区的土壤PH值测试显示,除蜀冈风景线,其余地方多是微碱性土壤,“这也是有些香樟叶子变黄(黄化)的缘故。”
让人赞叹的是,瓜子黄杨的“个性”具有“两面性”,它既耐阴,又喜光;在室内外它都能良好生长,即使长期生长在荫蔽环境中,叶片虽可保持翠绿。它既喜湿润,又耐旱;即使连续1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或地表土壤干裂(只留下些许水分),都没有异常生长的表现。它既耐热,又耐旱,可经受夏日暴晒和零下20℃左右的严寒。
研究人员发现,在扬州,自然状态下的瓜子黄杨虽然是常绿,但进入冬天后,因为低温刺激,它也会“休眠”,而叶片还会转为紫红色。不过,来年的春天,紫红的叶子又会“返青”。
近年来,随着瓜子黄杨等卫矛科植物的普及,它遭受虫害的风险逐年增加。而危害瓜子黄杨的罪魁祸首,便是一种名为“黄杨绢野螟”的害虫。“几年前,扬州瓜子黄杨就曾遭遇一次虫害。”孙如竹介绍,它们爆发的速度很快,如不及时发现,会在几天之内,把黄杨的叶子吃得一干二净。
“这是绿化植物普及必然带来的现象。”扬州大学昆虫学专家祝树德认为,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瓜子黄杨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食叶性害虫,而钻柱性的害虫还不多见,“黄杨木质非常紧密,这可能也是黄杨适应自然生态的生存策略,这种特性让钻柱性害虫‘有口难咽’。”
延伸阅读
黄杨大件 家具珍品
黄杨木在古典家具中有着很微妙也很特殊的位置。在扬州家具市场,笔者看到的黄杨木作品多为工艺品摆件,鲜有家具成品。
因为生长缓慢,黄杨的木质极其细腻,肉眼看不到棕眼(毛孔),但难有大料。因此只能用来与高档红木搭配镶嵌或加工成极其精细的雕刻作品。“可以说黄杨木做成大件家具极难,如果有,肯定是珍品。”
黄杨木的香气很轻,很淡,雅致而不俗艳,是那种完全可以用清香来形容的味道。
另外,黄杨木还有杀菌和消炎止血的功效,在黄杨木生长地的山民,就有采黄杨叶用做止血药和放置黄杨树枝来驱蚊蝇的习惯。
(本文来源:扬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