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闭幕的第八届中国盆景展览会苏报记者 徐蕴海/文 杭兴微/摄
日前于陕西省安康市闭幕的第八届中国盆景展览会上,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选送的盆景作品获得1金6银3铜,其中由虎丘山风景管理处选送的榆树树桩盆景“醉玉颓山”一举夺得金奖,这是继1985年首届中国盆景展览会之后,苏州园林盆景参展收获最丰的一次。
四年一届的中国盆景展览会是我国盆景界最高级别的盛会,此前已先后在上海、武汉、天津、扬州、苏州、泉州、南京成功举办七届。本届展览会共有全国17个省市、85个城市约900件盆景作品参展,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代表苏州市共选送了15件盆景作品参展,这次获奖在业内被视之为“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在经历了十多年的低谷期之后,苏派盆景的主要培育地,即园林盆景园开始复兴。
30年前曾创辉煌 受限制裹足不前
苏派盆景是中国盆景的五大流派之一,以古雅拙朴见长,吸取苏州古典园林艺术精粹,综合中国山水画技法特长,历史传承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技艺手法独树一帜,一直在全国享有盛誉。
虎丘山风景区管理处副主任谈秋毅回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州的盆景便已颇为兴盛,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更是创造了辉煌。1982年5月,在南京举办的 “江苏盆景艺术展”上,苏州参展的盆景作品一举获得了10个最佳奖、12个优秀奖,征服了国内盆景同行和爱好者。同年10月,在风景秀丽、人文历史深厚的虎丘万景山庄建成了苏州盆景园,园内陈列苏派盆景500余盆,是当时国有盆景园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1985年,代表全国业内最高水平的首届“中国盆景艺术评比展览”在上海虹口公园举办,苏州参展的盆景作品获得了一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其中,获得特等奖的“秦汉遗韵”被盆景爱好者奉为盆景中的至尊。
但是接下来,由于种种原因,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苏州园林的盆景园一度罕有建树。这并非是苏州的个别现象,不仅是虎丘,上海植物园、杭州花圃、广州流花公园、扬州瘦西湖等国有盆景园,不约而同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大部分的国有盆景园逐步萎缩或者只能维持现状,盆景的发展与传承都面临困境。
究其原因,谈秋毅说,体制的限制是一个重要原因,涉及到用人机制、奖惩力度、资金投入和使用等多方面。举个例子来说,当时一些从事盆景培育工作的,是分配到园林来的,本人对盆景可能并没有太高的兴趣,也就不可能在盆景培育和创作上花很多心思。另一方面,一批企业家开始进入盆景这个领域,在为盆景行业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也投入巨资大批收集、甚至囤积盆景原材料,体量较大、姿态优美的树桩越来越难得,像苏州本地的东、西山以及光福一带的山上,甚至在安徽、浙西、江西等地的山里都已很难挖到像样的树桩,这直接导致了盆景桩坯价格奇高,成为园林等国有盆景园发展的不利因素。
即便如此,在2001年5月于虎丘山风景区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盆景艺术评比展览”上,作为东道主的苏州市,一举拿下了8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的骄人成绩,在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5个城市同行面前,充分展现了苏州盆景的实力和整体水平。
邀请名师入园授艺 申报非遗确立地位
正是从2001年起,尽管面临经费匮乏,人才稀缺等诸多困难,苏州园林并未忘记肩头的责任,开始拟定振兴盆景园的长远发展规划。
谈秋毅说,在苏州私家园林中,苏派盆景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而且,盆景技艺的传承人物大多集中在国有盆景园内,如苏州的朱子安父子、扬州的赵庆泉、温州的胡乐国、上海的殷志敏等; 许多企业家虽然收藏了大量盆景,但主要只是满足于实用观赏。综上所述,在继承和发展苏派盆景技艺上,园林管理者责无旁贷。从 2008年到2011年,虎丘山风景管理处累计投入数十万元,在万景山庄中建成了盆景陈列馆,对原有的水石盆景展区进行了改造。同时,还成立了苏派盆景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除了园内名师外,特意从民间请来高手,李为民、沈柏平、史佩元、叶世树、张福民等等,这些大师名师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都曾应邀来园中亲身示范,为后辈传授技艺。虎丘年轻一代的园艺工作者不仅对苏派盆景技艺的精妙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且相关技艺都被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传承后世。
不仅是虎丘,拙政园、留园等各个园子都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在改造盆景园的同时,积极培养盆景创作人才。对盆景技术人员进行新老结对,建立师徒关系,以老带新、手把手地传授技艺;同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前往观赏各地盆景园以及盆景收藏家的精品盆景,参加各级盆景评比展,从而拓宽视野、提升素养。
2009年,园林部门着手进行苏派盆景申遗,2011年苏派盆景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确立了盆景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一年,虎丘万景山庄盆景园被世界盆栽联盟大会确定为中国区交流中心之一,成为让世界了解苏派盆景的重要窗口。
自主培育巧解材料难题 旧作创新化腐朽为神奇
在苏派盆景的发展中,还有一大难题,就是原材料的匮乏。而盆景技艺的提高必须从实践操作中来。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盆景的桩坯主要有三个来源:山间野生树桩,人工培育,以及盆景老桩的改作。其中,山间老桩资源日益枯竭,大部分都囤积在盆景经营户手中,造成盆景桩坯价格奇高,低则几万,高的甚至要达到几十万到百余万元,单纯依靠山产野生树桩来制作盆景已经不现实。
人工培育的桩坯,优点是可以任意造型,充分体现出创作者的意图,但其成材时间很长,如果从培育小苗开始算起,正常制作一个成型盆景需要一二十年。对此,园艺人员想出了新的办法,先将苗木通过几年内养成粗壮型,然后进行加工,从而缩短制作年份,苏州盆景中曾获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银奖的圆柏“巍然侣四皓”,获 2010年广州国际盆景邀请展银奖的五针松“孤贞出群”等,都是采用这种技法创作培育的。
还有一个来源是对原有盆景的改作。几十年来,苏州的国有盆景园收藏了为数众多的盆景。但年深日久,一些盆景的长势开始萎缩,有些枝片残缺不齐,观赏效果大打折扣。而相当部分的树桩进行改作后,便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制作成盆景佳品。虎丘一盆曾经多次获得过奖项的水旱盆景“乐逍遥”,盆景主体就是一株仅留存一半的刺柏,园艺技术人员将柏树种植于水旱盆中,根部隆起做成土丘形,周边构筑形态各异的龟纹石,颇有诗情画意,通过改作,将本已废弃的树桩,制作成一个难得的盆景精品。在2010年广州国际盆景邀请展上获得金奖的刺柏合栽盆景“秋烟染碧”,也是由此得来。
十年磨剑厚积薄发10项大奖重振声威
十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终结硕果。苏州园林的盆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以虎丘万景山庄为例,现在园内共有盆景502盆,数量虽未增加,但得奖盆景从原先的20余盆增加到目前的60余盆。
今年10月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盆景展览会上,有备而往的苏州各园林不虚此行,共送出树木、山水、水旱、微型四个类型的盆景,都是近年来园林技师精心创作和养护的精品,充分展示了苏派盆景的艺术魅力,拿回10项大奖。其中,虎丘万景山庄获得了1个金奖、3个银奖;留园实现了零的突破,水旱盆景“秋林牧歌” 和树桩盆景“苍干停云”获得了两个银奖,水石盆景“瑶柱锁青幽”以及微型盆景组合“方寸集天地”获得了两个铜奖;拙政园也得到了1银1铜两个奖项。
谈秋毅说,此次参展对促进苏派盆景的传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不仅确立了苏派盆景在全国的优势地位,而且有助于吸引更多盆景爱好者参与到盆景事业的保护和传承中来。目前,该园盆景组有5名技术人员,从业者都具有高级技工以上水平,其中1名为2012年度姑苏高技能突出人才,享受每月津贴1000元,4名为高技能重点人才,享受每月津贴500元。
接下来,更多的盆景精品可望面世,万景山庄中,将有一座大型山水盆景亮相,盆景园的陈列格局也有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在盆景的摆放上进一步强调艺术性和观赏性,让更多游客有更好地体验苏派盆景的艺术魅力。
链 接
苏派盆景的传承发展
苏州盆景有确切考证的是从宋朝开始。南宋苏州田园诗人范成大以山石制作盆景,并对盆景题字。到了元代苏州高僧韫上人创作的“些子景”为很多盆景爱好者喜爱,文人相继以诗文画来表述。“些子景”也就是现代的小盆景及微型盆景。
明代随着苏州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富豪官绅争相置地造园,盆景由此成为园林艺术的一个部分,庭院、厅堂、几案都是盆景陈列的主要位置。盆景作为专用名词第一次出现在王鏊编著的《姑苏志》中,其中还明确记载了虎丘的花农附近种植养护盆景的专业户。
苏州盆景发展到明代出现了理论专著。代表性的为文徵明曾孙文震亨的《长物志》,论著中专门有“盆玩”篇,比较详细地论述了盆景的制作、赏析以及盆的配置,提出了不少对盆景创作赏析的经验和见解。
清代苏州盆景已经从单一的创作观赏、陈列,发展到运往外地进行交易。李斗所著的《扬州画舫录》里,记载了苏州的离幻和尚专长制作盆景,每去扬州“好盆景载数艘以随”,“每盆值百金”。乾隆年间徐扬绘制的《盛世滋生图》中苏州山塘街一段也反映出了当时盆景交易的情况。山塘河中过往的船只上满载着盆景花木,街上的店肆的门面前高挂着“各种花卉 四季盆景”的店招。充分说明了盆景的制作和交易已经作为产业,许多从业者以此为生。
清代苏州盆景制作出现不少的高手,盆景创作技艺趋向成熟,尤其是晚清时候苏州光福的梅桩盆景曾经风靡一时。盆景的制作逐步形成了传统模式叫“六台三托一顶”,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近代苏州盆景的制作方法中。周瘦鹃是苏州现代盆景的奠基人物,除了创作大量的盆景外,还撰写了许多相关的文章:《花木丛中》、《拈花集》等。 1954年出版的《盆栽趣谈》是成为建国以来我国最早介绍盆景历史和制作方法的专著。他对苏派的传统技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重视师法自然,讲究诗情画意,多以历史名画为蓝本,取其意境,如沈石田的《鹤听琴图》、唐伯虎的《蕉石图》、《饮马图》等,使苏派盆景的面目焕然一新,以清秀古雅的艺术特色独树一帜。
苏州盆景在建国后发展迅猛,196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香花、盆景组,并在苏州拙政园举行了规模较大的盆景展览,展出江苏、上海两的盆景,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63年8月在幕园内建造了苏州第一家国有盆景园。1971年苏州留园的“又一村”开辟为盆景园,苏州盆景向规模化发展。
现代苏州盆景的发展还有个重要人物,即朱子安。目前苏州盆景的技法和创作理念基本是承继着朱子安的风格,他创作了大量的有着明显苏州特色的盆景,被称之为苏派盆景,与上海的海派、扬州的扬派、广东的岭南派、四川的川派列为全国盆景五大流派,并居于首位。自此以后苏州盆景一直引领于全国其它地方的同行。
经过数百年的历史积淀和吴文化的熏陶,现代苏州盆景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点:古朴典雅,采用的素材基本上是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树桩,以缩龙成寸的艺术手法种植在咫尺盆盎之中,苍劲古老又不失典雅秀丽;精细灵巧,从构思选材上到制作技巧,无不体现了苏州盆景艺人思路的缜密和手法的细巧,在构图布局上受苏州园林的影响,以小见大,层次分明;诗情画意,苏州盆景兴起于明代,很多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吴门画派画意之中,取法自然,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