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 是在谈中国盆景艺术的传统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谈传统 是在谈中国盆景艺术的传统

日期:2012-02-05 18:04:47     浏览:2    
核心提示:   谈“传统”,是在谈中国盆景艺术的传统,离开了这一主题,那就会漫无边际,难免会离题远了点。谈“传统”是要在了解中国盆景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来谈,准切地说是要在了解中国盆景中的自然式和规则式的具体特征及其文化基础的基础上来谈,不然就不容易谈好。这是我在学习大家讨论“传统”的文章中得到的启发。
      谈“传统”,是在谈中国盆景艺术的传统,离开了这一主题,那就会漫无边际,难免会离题远了点。谈“传统”是要在了解中国盆景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来谈,准切地说是要在了解中国盆景中的自然式和规则式的具体特征及其文化基础的基础上来谈,不然就不容易谈好。这是我在学习大家讨论“传统”的文章中得到的启发。

    河南郑忠强先生的《论“自然式盆景”》和《再论“自然式盆景”》二文,对自然式盆景的产生在思想基础方面从根源上作了历史性的分析:对自然式盆景的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作了辨证的阐述,对现状和发展进行深刻的探讨。对自然式盆景的基本要素,.艺术品质及创作技法作了进一步的论述,让大家对自然式盆景,有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认识。

谈传统 是在谈中国盆景艺术的传统

    郑先生的文章紧扣主题,观点明确,论述详尽,且文笔流利,文采飞扬,这在盆景学术讨论中是不可多得的。后来渐渐地我注意到了郑先生近年来在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不论是论述文章或作品赏析,都能看出郑先生在盆景艺术方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我对这两篇论“自然式盆景”文章,读了又读,圈了又圈,深感受益匪浅。故特地推荐大家再读这两篇文章,有益于对中国盆景传统问题的讨论。在这次讨论的一些文章中,发现有偏离主题,也有没有彻底搞清楚规则式的内容,于是出现了一些半是半非,似是而非不能完全明确的观点,也有认为是没有必要讨论的意见。我想这也难怪,因为这一问题以前闻所未闻,没有提到过它的,初来乍到,思想难免有些犹豫。

      然而这个问题困扰盆景界多时了,如在本刊2001年第4期上的一篇《正视传统》的文章就揭示了这问题。此外又如在盆景的评奖中,自然式盆景和规则式之间又如何个评法?它们的可比性在那里?更何况在规则式盆景之间,如“云片式”和“两弯半”又如何评法?这不又为难了评委们?因此,我们今天来重新梳理传统,找回盆景的本质意义,事关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方向与中国盆景艺术的理论宝库的完善和充实。历史依然还是沿着自己的发展道路,继续前进着。今天我们的盆景艺术创作正是继承了“自然式”这一优良传统,才能使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走向繁荣昌盛。也正是有“自然式”这一优良传统,才能使中国盆景走向全世界。

    我把规则式盆景归属于民间艺术范畴,不是凭空臆造的,是我对规则式盆景作长时间思考再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它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一、规则式盆景受凝固的模式约束,受不可变通的规则的限制,它没有任何变化的可能,只有在制作时讲究技术的认真精巧来表现和判断作品的优劣。因此,有关盆景造型的艺术表现的手法和盆景艺术最高的追求境界—诗J清画意、意境等在规则式盆景中就找不到缘份来。

    就我国尚能看到的若干规则式盆景中,它的规则,有的表现在主干和枝片上,如“六台三托一顶”、“三弯九倒拐”、“游龙式”等诸多规则盆景形式。有的着重在枝片上,如“云片式”等。有的着重表现在主干上,如“两弯半”等,所以在讨论中有同志认为后两者,可以变通些。其实在盆景制作中凡出现不符合自然的,而又形成一定规则形式的做法,都应该被认为是“规则式”。
    我们也认为规则式盆景的起初也来源于自然,但这跟摹习者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理解与表现的能力有关。盆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但如何才能高于自然?只能是“活学活用”四字。关键在“活”字上,步口不能活,只能被认为是匠人们的随意造作。

    二、规则式盆景的流行,受地域的限制很严,这是民间艺术显著的共同特征之一。如石雕、木刻、刺绣、农民画、地方戏、皮影·····一样,各有各的表现形式,各有各的流行区域,这说明各种规则式盆景的出现,和各自的地域因素有关,它不可能互相交流,广为传播,如“云片式”、“两弯半”、“六台三托一顶”三个形式的流行区域,近在咫尺,是邻居,但仍互不往来,自立门派。其他地区的情况,更是如此。即使有流传到外地的,也不可能是原汁原味或称不规范的。

    三、规则式盆景的发展,只能是逐渐地逐个地自行退出历史舞台,客观事实正在说明这个道理。如约在上世纪30年代左右,岭南也有规则式的盆景形式,称“将军树”。可是今天,人们早就把它忘记了。苏州的“六台三托一顶”也早就不见了,可能在常熟老家还能找到一点踪迹。如“方拐”只能在书本上看到这个词,实物己难得一见了。我用一位四川同行介绍四川规则式盆景时说的一句话,来看四川规则式盆景的现状。他说:“我们现在看到的都不是规范的形式了”。四川如此,我看全国其他各地的规则式盆景的现状,也将是一般处境。究其原因,主要的是自然式盆景和规则式盆景的作者和欣赏者不是属于同一阶层的群体。自然式盆景大体上是文化阶层的艺术活动,规则式盆景大体上是文化知识比较贫乏的一部分群众的艺术活动。所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的提高,规则式的盆景形式,自然地会失去了它的群众基础。
谈传统 是在谈中国盆景艺术的传统

    盆景以活的树木为主要素材  的艺术创作活动,其作品  自然作品不可能长期留存》传世。在1300余年的漫长’盆景岁月中,盆景只能通  过文字和绘画流传下来,  其中绘画是了解我国盆景  历史、研究盆景传统的最  直观、最明确的资料。现在  请再允许我向大家推荐一  篇湖北唐吉青先生的文  章—《历代中国画中的中国盆景》(《花木盆景》2000年n月号)。这是一篇作者在画册中阅读历代中国画,又发现若干与历代中国盆景有关的图幅,并对此都作了必要的说明,我想作者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想从历代国画中寻找中国盆景艺术的历史发展轨迹:二是想从中阐述盆景起源及中国盆景艺术的本质思想和审美基础。该文的另一意义,正好是给我们今天研究中国盆景传统,提供了有益的的证据资料。作者文中例举的13幅图中,除部分山石盆景外,其他都是以树木为主的盆景,而这些树木盆景的造型姿态自然、苍老虫L劲,都是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式作品。

      此外还有几幅常被提及的重要画作,没有被列入该文中,如:
      1.宋《十八学士图》(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2.清扬州郑板桥题画《盆梅》。
      3.清中晚期的一幅仕女图中有一悬根露爪、苍古虫L曲的自然式古柏盆景。(见右上图,王选民大师藏)。
    这里我想明确几个问题:
      1.国画是历代文化人的艺术创作活动,画作中的自然式盆景也正好是文化的艺术活动内容之一,故自然式盆景能和画很好的接合在一起。
    2.自然式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传统,有1300余年的历史,而规则式盆景尚未曾见过在国画中出现,只能在盆景资料中找到自明后期至今约400余年历史。

    3.明清是我国盆景高度发展的时代,《历代中国画中的中国盆景》一文中例举最多的画中盆景也是明、清时候。盆景理论专著最多、影响最大的也是明、清时候。然规则式盆景的出现,使中国盆景出现了自然式盆景和规则式盆景同时存在的局面,举一个不是偶然出现的例子来说明,如“云片式”盆景的老家扬州,就有郑板桥的题画《盆梅》,这就说明了我的观点,在这一段时候“文化人传统盆景和民间艺术盆景的同时并存状态,并且在两个不同层面,两条不同线索上同时发展”是正确的。从中可以明白,我们的观点,不是排斥规则式盆景,也没有想排斥它,因为必竟至今还有一部分人喜欢它,也还有一些人依它谋生。至少还没有像岭南一样,把“将军树”彻底忘掉。所以无须担心盆景多元化的不存在。

    我国的自然式盆景自身的内容就是十分丰富,我国地域辽阔,盆景资源丰富,从事盆景创作的群体人员众多,所以我国盆景的制作技法、盆景形式、盆景的艺术风格等等比任何一个国家都丰富,更兼自然式盆景有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包容心。它既能够走出世界,也能够让世界走进来。近年来我国对柏树盆景造型的成功发展,就足以说明中国的盆景世界是极富多元意义的。
 
更多>盆景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