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论“自然式盆景”》一文中,对其生成的思想根源作了历史性的分析,以及自然式盆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辩证地给予说明,并且对它的艺术特征、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里我想就自然式盆景的基本要素、艺术品质及创作技法作进一步的论述,意在对自然式盆景有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认识。
自然式盆景创作的所有特征都是具体实在的,它们虽然是人工的产物,但都能直接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品质,它的品质决定于艺术家的表达方式。其创作要素树、石等尽管是自然之物,但仍然在体现出人为的特征,而人为的目的也在于表现出自然的精神。所以自然式盆景创作也可称“制作’。
任何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都会采用提炼过的素材表现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出他们观察和分析自然的方式。自然式盆景通过采用精心提炼并培养的自然物来表达对自然界和周围环境的态度,进而也记录了艺术家的世界观。当我们在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去欣赏它,即我们赋予它某种观念,那么作品就具有特定的意义和某种价值。自然式盆景是对精心选择地自然物的一个改造,同时表达艺术家的观念。自然式盆景通过其采用的对立元素(树、石的阳刚,水、草的柔美等)来综合表现一种意象。它们之间必须体现一种宜人的关系,重要的是在作品中我们能够获得人和自然的某种平衡以及唤起某种观念和情感共鸣。
中国绘画创作的要素与绘画所表现的具体内容丝毫不相干,它最大程度地体现人为的特征,所采用的笔、墨、纸、砚与所表现的山水、花鸟、人物从本质上是不同的。它对自然品质的表达是通过形象的刻画与观众的创造性想象而完成的,所以绘画称“创作”,同时欣赏绘画与欣赏盆景的心理历程是不同的。在这里“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生物行为,它受思维与观念的支配。看画是从画读出与自然相联系的特质,对自然的亲近是间接的,而欣赏自然式盆景是直接面对自然,呼吸自然的气息,这些都是由于各自采用创作要素所决定。
西方绘画史认为,风景画是从正规的人物画的背景中演化出来的,后逐渐上升到支配整个画面的地位。中国艺术史将东晋展子虔《游春图》视为中国第一幅真正的山水画,从绘画所表现的内容看起来是作为背景出现的。由此可以断定无论东方、西方的绘画都是在展示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密、融合,即使风景画、山水画后来从绘画的表现形式中独立出来了,但与人的联系也还是千丝万缕的。所以我们说盆景艺术与风景画、山水画在这个意义上是相通,它们都在通过各自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传达出一种自然氛围,并以微妙的方式暗示了与人的共生关系。
盆景作为中国的国粹与其它艺术门类有着不可分割的一致,尤其是诗、画。所以人们习惯将盆景称“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是不无道理的。韦金笙先生在谈到中国盆景的风格特点时说:“中国盆景的意境美则是自然美、创作技艺美、内涵美的高度融合和集中体现,是盆景艺术美的真谛”一语中的,这便是自然式盆景的品质所在。意境是艺术家的特定心境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而心境一也就是艺术家在特定环境F的特足情绪。在表达这种特定情绪的同时,就出现了作品的思想倾向,这与诗歌与绘画创作讲的“立意”是相同的。它是艺术家将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和独特性格相融合的产物。
盆景大师贺淦荪先生的《骄杨颂》采用一本双干的黄杨,造型挺拔高耸,作品张扬一种人格精神,从题名我们联想到毛泽东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艺术家的一切努力都着意在颂“杨”。在欣赏中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也随之升华。欣赏赵庆泉先生的《云林画意》,我们面前出现了明代画僧释弘仁的诗:“疏树寒山淡远姿,明知自不合时宜。
迂翁(即倪攒)笔墨予家宝,岁岁焚香供作师。”对元代画家倪攒的山水有了更为直接真切的体验。那疏林远灿、简散空阔的自然景观,让人油然产生达观通透、超脱尘俗的感受。王选民先生的舍利干造型对泊然生命的严肃思辨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道之以德”似显得更为重要。这些意境的产生并非源于概念,而是通过鲜活的艺术形象来达到的。
迂翁(即倪攒)笔墨予家宝,岁岁焚香供作师。”对元代画家倪攒的山水有了更为直接真切的体验。那疏林远灿、简散空阔的自然景观,让人油然产生达观通透、超脱尘俗的感受。王选民先生的舍利干造型对泊然生命的严肃思辨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道之以德”似显得更为重要。这些意境的产生并非源于概念,而是通过鲜活的艺术形象来达到的。
中国画论对自然界客观物象的理解不是停留在表象上,而是以对精神的深刻参悟为支点,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运用中国画理指导盆景创作,通过画意的表现达到诗的境界。清代画家管重光一说:“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树活则灵。”自然式盆景的树石结合即符合自然之理法,又使画面取得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同时还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明代董其昌在《画旨》里讲:“枯树最不可少,时于茂林林中间出,乃具苍秀。”生与死是自然界的永恒主题,正像道家认为的:如果生是有意义的,那么死也是有意义的。这难道不具有现实意义吗!舍利干造型正体现生与死这种富有哲学意味的现象。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古老而厚重的宗教情怀和艺术气质造就了各门类传统艺术的终极目标:意境美,自然式盆景当然也不例外。
继承与创新既非对立,更非相反,而是一辩证的过程。自然式盆景的创作技法表现在它的多样J性上,各派规则式的造型技法都拿来为自己所用。我们从西方17世纪科学革命的特点得到启发,从传统观念的源泉中重新组合与转化出一套新的观念系统来丰富自然式盆景的创作。它尤其重视艺术家学识的广博、修养的深厚,包括审美的敏锐、绘画的构思、构图,书法的线条、音乐的节奏等。自然式盆景通过其具体创作将中国盆景艺术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自然式盆景的创作将对古今中外的造型技法进行有选择的采纳与借鉴,即不全盘否定也不因袭照搬,在松柏式造型我们可以用蓄枝截干以表现枝条的此曲苍劲,在垂枝式造型用金属丝攀扎、牵拉以表现婉转流畅的自然风韵,用雕刻技法表现自然造就的枯枝朽干。水旱式浅盆表现辽阔的境域,砚式盆景,不对形或不带盆沿的平盆以表现无限的延伸的广阔空间。没有摒弃就没有发展,对规则式造型中的“屏风式”、“方拐”、“滚龙抱柱”等有失自然韵致的技法,自然式盆景的艺术家们会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与虚心接受,拿来为我所用。总之自然式盆景没有门户之见,用心悦诚服的学习来丰富自己。
自然式盆景作为新时期的一种艺术思潮,其内涵之精深,包容之全面,也不是浅学如我之辈者所能窥测,如能引起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高见卓识自然涌现,这也是本文希冀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