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岭南盆景是岭南文化的一张艺术名片,取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树坯从深山采挖到现代化扦插种植,拓宽种植模式,从单一的蓄枝截干修剪到现代增添蟠扎技法、脱衣换锦法、嫁接法等多种方式多重结合,从传统的“听天命”到现在人为管控,不仅逐步降低盆景的制作时间及养护成本,同时能满足消费者对美学的追求与研究。
结合盆景的制作生产的深刻认知,对“山茶花”品种实施仿岭南盆景创作创新,并成功运用至广州市芳村市政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深圳市第12届茶花展项目中,取到一定成效,以期在后续工作中能够发掘更多盆景创作的新生品种。
结合盆景的制作生产的深刻认知,对“山茶花”品种实施仿岭南盆景创作创新,并成功运用至广州市芳村市政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深圳市第12届茶花展项目中,取到一定成效,以期在后续工作中能够发掘更多盆景创作的新生品种。
1岭南盆景起源
岭南盆景是中国盆景的五大流派之一,源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为成熟兴旺期。广州作为我国的南大门和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深,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给岭南盆景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促使岭南盆景迅猛发展,并形成以孔泰初、素仁和尚为代表的两大派系[1]。
2岭南盆景种植培育
2.1自然培育———荒野深山采挖
从荒野深山掘取的树桩头在市场上受到广大市民青睐,占有较大份额。采挖应根据树种特性分阶段进行,通常宜选在每年初春采挖,此时的树坯成活率较高,但也有个别例外,如鹊梅(Sageretiatheezans)、朴树(CeltissinensisPers.)、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等应在大寒时节过后,基及树[Carmonamicrophylla(Lam.)G.Don]、九里香[Murrayapaniculata(L.)Jack]等在清明时节前后采挖。
尽量选择树形奇特的树桩头采挖,以缩短培育造型时间,达到姿态苍老、根干奇特的艺术效果。采集后的树胚须裁截处理,选定树胚观赏面,着重考虑树胚的头根、主干及嫁接枝条等方面。以小叶榕(FicusmicrocarpaL.f.)为例,若板根有缺陷,可以采用小树根干靠接大树的方式实现。枝干及根系截口受损部位,应涂抹伤口愈合剂或用锡纸遮盖,以减少枝干因水分散失而枯萎,防止出现“偏枯”症。
2.2人工繁殖———扦插法
扦插前对截口四周表皮清刮,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枝条10~15min消毒,并促进生根[2]。扦插应选择疏松透气的砂质土壤,防止茎部腐烂变质。扦插后恢复生根时间通常需1个月。当植株长出1~2对新叶时,不能急于将其移置室外种植,需待植株抽出较多新枝干且已呈半木质化状态时方能移植。
2.3定型培育阶段
选择植物休眠期进行,经过假植的盆景树桩移至造景盆中培育管理,对植株实施育干、蓄枝、抹芽、弯枝、顺角、封口、裁根、修根、养根等处理,将其培育成型。初次定植后,采用70%遮光率的遮阳网,合理修枝,减少植物的蒸腾。待树桩生长稳定、长出较多新枝条时,才逐步揭去遮阳网。在揭网15d后开始施肥,需坚持“少量多施”原则,初次施肥(氮肥)浓度不宜超过0.5%,依次递增,每次施肥间隔10~25d。如植株长势优良,施肥时间间隔可延长1~2个月1次。冬天暂缓施肥。
2.4盆景成型阶段(见图1)
成品培育阶段,主要培植盆景鸡爪枝、鹿角枝、大飘枝,使植物造型达到最佳状态,观赏效果最好,可作为货物流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