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一棵雀梅原桩图,前期没有做太多的截桩工作。对于任何下山桩,我们都要对其进行分析,找到它的优劣处。对于优势,后期的培养过程中要加以突出;对于劣势,能够通过截桩解决的直接截桩到位,不能通过截桩解决的需要在设计造型图时充分考虑,后期培养解决或者弱化。这个过程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桩。
下山桩优势分析
下山桩劣势分析
截桩后会缺少伴嫁枝托,培养的时间会增长。右侧和后部枝干相互遮挡严重,需要重截,重新对枝干进行布局。
截桩建议
建议分次进行截桩,首次截桩先确定主干及其高度,然后依次对副干和辅干截桩,做到主、次、辅分明。四周粗根截短,根盘底部尽可能截平,以便后期培养出过渡自然的二、三级根。考虑到后期上盆需要,细根可稍留长些。
2、截桩过程和分析
第一次截桩主要是将过长和相互遮挡的枝干截短,截短后状态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左干弯曲变化更丰富,且带部分伴嫁枝托,更容易培养和造型,因此定为主干。
确定好主干后,再进行二次截桩,如图3所示,这次截桩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明确主、次、辅的关系,预留出后期枝片生长的空间。
3、造型设计图要点
根据下山桩截桩后的状态,笔者构思了如图4所示的造型设计图。思路如下:
1.树冠呈不等边三角形,左侧枝少,片层分布宜紧凑,右侧枝多,片层则尽可能向外扩张,让左右形成对比和呼应;
2.主干收顶尽可能压缩,防止结顶过高,导致树势松散,同时避免和右侧树冠疏远;
3.右侧枝片布局时需要保证四面出枝,让成形后的树冠有足够的丰满度;
4.对于这个体量的下山桩,初期地养是一个极好的选择,正常来讲,地养会比盆养快,一般等到枝片成熟度达到六、七成再考虑上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