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眼看见汤华老师的石榴盆景作品“榴林梦意”时,就觉得好像一股清泉流淌过我的心田,那种滋润,那种甜美真的好久没有过了。为什么呢?
首先让我欣赏到了北方杂木盆景不可多见的自然清新之树相。作品是 11 干的丛林石榴,由 3 组树组成,右边的一组为主组,5 干,干径粗、高者为主树。左边一组为副组,4 干。中间一组为次组,2 干。主树稍微左倾向上后折左再往右,看似简单的两个弯曲,起到呼左应右的作用,使其余干都契合在它的周围而形成一个争让得体,顾盼生情的完美整体。枝条都采用鹿角枝,避开了一寸三弯的匠气;也进行了浓缩,脱去了枝节过长的野气横秋。鹿角枝配嫩树,作品活力四射,生机勃勃。
“榴林梦意”石榴 高 83cm 汤华藏品
其次是果实累累。春华秋实,给人带来丰收的喜悦,充满成就感。有史料记载,石榴大约于公元前二世纪由张骞出使西域时从波斯(今伊朗)带回我国。它开花时,满树通红,象征生活红红火火;果熟时撑爆果皮,露出鲜红的果仁,寓意笑口常开,多子多福。所以,石榴倍受到国人的喜爱。
第三是作品的布局。3 组树的根盘相连,11 干的布局互相错开显通透,疏密有致出韵味。根盘裸露,树虽嫩而意显老,后面的小树小枝向后延伸,加强了作品构图的景深效果,更具立体感,仿佛会从小树林后面跑出几匹狼来……能使人产生联想、打动灵魂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盆景的创作,往往是得到一个桩,才去设计它的型,塑造它的景,再赋予它的意,想通过它表达作者的艺术思想。这就是作品由型赋意,意到神传的升华过程。
型是作品的实体。盆景的型,是通过树木、景石等材料做出来的盆景作品,它看得见,摸得着,有材料就可造出来。但是,不同的人,做出的作品就天壤之别。这跟每个人的阅历有关系。
当然,每个人的知识来源都不是单一渠道的,往往是从书本学一点,从身边的“高手”学一点,模仿大自然一点,具备这些知识,一般都能做出作品。但是,一条分水岭的界线就会在造型阶段划定,这条线叫意境线,它是作品的灵魂。
每个盆景人都想做出好作品,但很多时候不如所愿,要么自己积累的知识不够,要么制作水平有限,要么固守传统,要么太过另类。成为一个优秀的盆景人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如何成就呢?按我理解,分享如下:
一、正确区分历史产物和与时俱进的关系。历史的产物可以留存在博物馆,供人了解历史,论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如川派的对拐、杨派的云片等都是盆景史精彩的一页,利弊并存,最终还是被时代所扬弃。所以,古人的东西只能作为了解历史的一个链接,不可食古不化。我们需要了解时代的进程,跟随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二、向当下优秀盆景人学习。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的先锋、楷模,研读他们的代表作品,探究他们的艺术思想,听其言谈,学其精髓,必将不落俗套。松柏类、杂木类、山水类、水旱类等都有代表人物,稍作了解,就如数家珍。
我们要学的是他们的创作理念,用他们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用自己的方法做出有自己个性的作品,不可照搬照抄,东施效颦,“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是须谨记的古训。每次展览的作品,总冠军、特等奖、金银铜奖少说也有几十盆,如何去判断这些作品的艺术含量?有时,总冠军的作品未必是全场最好的,这就考验观众综合理解能力了。
我们有时会听到:凭什么评那盆为总冠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比就会产生伤害。所以,有时候,我们不能总是被评奖结果所迷惑。每次观展,我都会用我储存知识的尺度去衡量作品的优劣,择优秀者研究之。
三、向大自然学习。搜尽奇峰打草稿,把自然界的美储存在我们的智库里,融会贯通之后创造出自己的作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黄山峭壁出奇松,房前屋后千年榕,鬼斧神工玉山柏,历经沧桑亦从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大自然永远是我们的老师,它会启发我们的灵感,指导我们的创作,研究越深,受益越多,就越有个性。
四、什么都具备了,就是感到做不出作品。或者做出的作品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这时,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出去参展,请高手点评自己的作品,相当于老师批改学生的作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以大大缩短摸索时间。二是加强创作,多做作品,实践出真知,动手太少,没有经验,很难做到游刃有余。现在交流方便,走出去,请进来或手机发图都是很好的交流形式。
当作品的造型关过了之后,作品的意境就会水到渠成了。但是,作品立意的高与低,意境的深与浅,与作者的文化素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盆景人可以没有文化(最直观的文化程度是文凭),但必须有知识,包括创作经验的积累和阅历的储蓄。有了丰富的知识,就会很好地指导创作,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一勺表现江河万里,一峰描绘太华千寻,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过渡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就是由“型”到“意”的飞跃。型到意达,意就神生,作品一旦脱离了物质上升到意识,就会让人思绪飞扬,穿越时空……这就是盆景人所追求的理想效果。
盆景人不是 “ 树头佬 ” ,盆景大师是真正的文化人。周瘦鹃大师说:凡是制作盆景的高手,必须胸有丘壑,腹有诗书,多看古今名画,才能制成一盆富有诗情画意的高品。
文章来源:《中国盆景赏石》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