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法自然谈盆景的3个审美取向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从师法自然谈盆景的3个审美取向

日期:2021-08-26 18:36:12     作者:刘永辉    浏览:10    
核心提示:■湖北武汉刘永辉 师法自然是盆景创作的大原则。无论是持何种创作主张,归属何种风格或流派的人,都认同这个原则。然而,什么是
  ■湖北武汉刘永辉
 
   师法自然是盆景创作的大原则。无论是持何种创作主张,归属何种风格或流派的人,都认同这个原则。然而,什么是“自然”、为什么要“师法自然”、“师法自然”是如何决定着盆景的审美取向……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探讨。笔者以为,探讨“师法自然”的这些问题,会让我们从本源上知哓盆景审美取向乃至盆景流派的形成缘由,以利于我们能动地掌控这些缘由,完成盆景创作从自发到自觉的飞跃。
 
一、“自然”的含义 
 
 “自然”一词的最早出处,是与“师法自然”的渊源“道法自然”一同见于《道德经》。从《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看,“自然”一词的含义显然不是现在的自然界,用胡适的话说“自是自己,然是如此,‘自然’只是自己如此”(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准确地说是按其本性自己如此,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自然性。这是“自然”的原本含义。
 
后来,由于人们所见到的最具有自然性的是除人以外的天地万物(自然界),在魏晋时,“自然”一词就开始兼有了自然界的含义,如“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但只是兼有,其原本含义没变,我们不能将“返自然”理解为返回自然界,应理解为重新获得“按其本性自己如此”的状态(自由)。
 
达里的自然是将天地万物的自然性与人的自然性合在~起的,其思想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因而,在清朝以前的艺术品评标准中,“自然”往往处在最高层次,不可超越。直到近代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将人与人以外的天地万物分开来看世界,“自然”一词的主要含义才变成自然界,以至出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一说。其实,“师法自然”中的“自然”与“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中的“自然”处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含义大相径庭,万万不容混淆。 
 
  由上可知,“师法自然”中的“自然”是指人与自然界共同拥有的一种形而上的、抽象的、出于本1生的自然性。虽然这种自然性在自然界中特别突出,但决不是指形而下的、具象的、与人的本性无关的自然界。
 
二、师法自然的审美成因  
 
 大家知道,自由是人的本性,其基本含义是“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法充分实现自由,转而以象征性的活动方式从精神层面获取自由,这是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师法自然就是学习和效法“自己本性如此”。“自然”的基本含义与“自由”的基本含义相通,在艺术中往往两位一体,“自然”就是自由,一种广义的自由。人们需要通过师法自然界的自然性来满足自己对自由的渴望,盆景人需要通过树石这类自然物中所蕴含的自然性来象征、来佐证、来传达作者自己心目中的自由。
 
因而,盆景创作中作者总以能充分表达作者心中自由内涵的形式为美。同时,人们也需要通过观赏自然界的自然性来满足自己对自由的渴望,盆景人需要通过观赏树石这类自然物中所蕴含的自然性来满足、来确证、来慰藉自己心中的自由。因而,盆景观赏者总以能充分蕴含自己心中自由内涵的形式为美。
 
   虽然上述对自由的渴望和满足是隐晦的,常常是在无意间进行的,但还是可以肯定地说:师法自然的审美成因就是能满足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反过来说,与人的本性毫不相干,不能满足人们对自由渴望的自然物或自然物的形式,人们则不会认为是美的。三、师法自然决定着盆景审美取向   
 
所谓盆景审美取向就是在盆景活动中人们选择创作目的和鉴赏标准的一致性或倾向性。人们师法怎样的自然(自由),师法自然界中怎样的自然性,就会有怎样的审美取向。    

师法自然谈盆景
 
(一)师法自然使盆景审美取向具有多样性  
 
 人的本性是复杂的,多维面的。不同的人,会以人性l中的不同维面作为自己心中自然(自由)的内涵。作为自然界的树石也是复杂的,多样的,可供人们作出不同的选择。因而,在师法自然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心中不同的自然(自由)内涵来选择树石不同的内容,从而使盆景的审美取向呈现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会同时存在,极其复杂,仅从中国大的文化类别看就有:  
 
 道家,以人性中虚静恬淡无为为自然(自由),会选择素朴、平淡和“本真”的树石形态为审美取向,而淡化忽略树石的庄重、奇异、霸气等形态,强调的是超越视觉感官的逍遥,让心灵走进“本质上的自由”。如香港青松观瓮景。 
 
  禅宗,以人性中清净简易空灵为自然(自由),会选择非常稀疏、纤长和“年青”的树石形态为审美取向,而淡化和忽略树石的繁茂、壮实、古气等形态,强调的是心中的“空”,是对树石客观实在性的虚化和否定,让人放下心中的“执着”,回归本心佛心。如素仁大师的盆景。  
 
儒家,以人性中的道德,特别是社会公德为自然(自卣),会选择与某种道德有象征关系的树石形态为审美取向,有时为了表达某种道德思想甚至用人为的方式改变树木天然的习性,而淡化和忽略那些与道德没联系的形态,强调的是道德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让道德深入人心,弘扬光大。如贺淦荪大师作品。 
 
  市俗文化,以人性中感官欲望为自然(自由),会选择对视觉感官最具冲击力的树石形态为审美取向,而淡化和忽略树石中缺少形式感的形态,强调的是视觉感官的即时享受,好奇心的当下满足,不重视内涵,不需要“超越”,只要“养眼”就行。  
 
 (二)师法自然使盆景的审美取向具有时代性 
 
  虽然师法自然使盆景的审美取向具有多样性,但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人们心中的自然(自由)内涵会趋向其中的一种或少数几种,使不同的审美取向有主次之别。占主流地位的审美取向代表着这个时代的主流(或多数)文化,呈现出时代特色。  
 
 当社会主流文化是强调群体利益的时代,人们会趋向于以能代表群体利益的某种典型性为心中的自然(自由),能代表群体风格的某些盆景程式会成为盆景审美取向的时代特色。如改革开放前的盆景。  
 
 当社会主流文化是强调思想解放的时代,人们会趋向于以能打破原有秩序为心中的自然(自由),别具一格和有个人特点酌盆景形式会成为盆景审美取向的时代特色。如改革开放后的盆景。 
 
  当社会主流文化受到海外文化猛力冲击,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时代,人们会趋向于以外来文化和满足感官欲望的市俗思想为心中的自然(自由),那些海外来的和能带来视觉享受的东西会成为盆景审美取向的时代特色。 
 
  当社会主流文化是重视民族精神,强调和谐创新的时代,人们会趋向于以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包容吸收为心中的自然(自由),具有民族精神的创新就会成为盆景审美取向的时代特色。    

师法自然谈盆景
 
(三)师法自然使盆景的审美取向具有区域性
 
   人是环境创造的。不同环境区域的人们心中会有不同的自然(自由)内涵,使盆景审美取向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如北方雄伟广漠的环境让北方人以雄健为自然(自由),盆景审美取向主要集中于古树在霜侵雪压下所形成的树冠层次分明和枝干的横出多弯;南方秀丽的环境让南方人以清秀为自然(自由),盆景审美取向主要集中于树木在日暖水丰环境中所形成的树干挺直和枝条的向上渐变。
 
再如交通便利,思想开放的区域,人们会以兼收并畜,积极创新为自然(自由),盆景审美取向会呈现出多元尚新的特点;交通闭塞,思想保守的区域,会以保留传统为自然(自由),盆景审美取向会呈现出单一保守的特点。在中国逮个天然环境、历史文化等等都极具区域性的国家,用师法自然的创作原则创作盆景,其审美取向的区域性就会更加明显。 
 
  知晓了盆景审美及其取向的内在成因,我们就可以克服盆景创作的盲目性,能动地掌控盆景创作:自觉地充实自我,提高创作品质,避免粗俗肤浅;自觉地表达人性中最本质最永恒的维面,让作品在地域性和时代性的基础上超越地域和时代:自觉地通过鉴赏、交流、评比等活动,避免特定时代所造成的审美误区,提高盆景人的审美品格,让盆景步入艺术的殿堂。
 
标签: 师法自然
>更多关于师法自然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