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民谈关于文人树盆景的3个思考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王选民谈关于文人树盆景的3个思考

日期:2021-07-26 19:50:58     浏览:16    
核心提示:文人树是日本盆景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具有特殊的涵义,归属日本文人盆景的范畴。文人树形成于日本的明治时期,100多年来代代
文人树是日本盆景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具有特殊的涵义,归属日本文人盆景的范畴。文人树形成于日本的明治时期,100多年来代代传承,盛行不衰。文人树一词进入中国仅有三十年左右,时逢我国盆景复兴之时。日本文人树是具有表达文人特殊思想境界、特殊审美意识的艺术形式。它格调鲜明独具魅力,又有文雅而响亮的称号,所以近些年来信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时下国内盆景作者多有吸收效仿,一时间似乎大有文人之风兴起之势。作为一种现象它已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
 
笔者以为,由于对日本文人树的成因、历史背景和特殊的审美表达缺少详细的了解,难免会在吸收学习的创作实践中出现思想理念认识不清、艺术表现失误等现象。诚然,艺术是相通的,是有共性的,无论是哪个民族艺术活动无不都是以创作美好的艺术形式来获得精神享受、寄托思想情感从而满足审美需求为目的。盆景这门艺术如同其它中国文化经传入日本后,就和日本这个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们的国土上经过长期的发展进化,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盆景风格,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文人树就是日本盆景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

王选民谈关于文人树盆景的3个思考
 
早在日本的江户时期(约1605年-1866年)盆景就非常盛行,当时称之为“盆山”【BonSan]。到18世纪左右有盆植、盆树、盆木、盆景、合植、岩上树、附石创作等,后来读作盆栽【BonSai】。据有关资料介绍“如今所谓的文人树盆栽形式就是江户时代确立的。当时就有足以代表文人树的自然式盆栽。可以说在江户时期文人树的盆栽形式已经普遍化了。只是当时没有文人盆栽和文人树的称号而已”。
 
的确在江户时期日本的文人雅士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这里我还是引用日本元禄时期著名作家井原西鹤的一段记载:“对于江户时代的人而言,圆柏是异国文化的洒脱树种,更是儒教的正道树种,对知识分子而言它是可以嗅到文人气息的高雅树种,因此,一般平民百姓都争相种植”。“
 
为了迎接各方来的宾客,在造园中不可缺少的树种是柏桢之龙虎”。柏桢即指圆柏,也就是后来的真柏。由此可见以精神为内涵、以思想为指导的寄情于物的审美理念在当时的日本文人中也是非常典型的。到了日本的明治时期(约1866年-1903年),日本的文人受新文化的影响崇尚自然主义,在盆景的造型上追求自然美的表现,并在西方美学体系化、分类化的影响下将原有的模样树、风树(风吹式)的分类外,以树形而论将古木、细干以最低限度的枝数构成的盆栽树形称之为“文人木”,后来统称叫文人树,从此就有了文人盆栽和文人树的的说法。也就是说文人树属于文人盆栽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治时期文人雅士盆栽爱好者为了提升盆栽之艺术价值而产生了文人树的称呼”。

王选民谈关于文人树盆景的3个思考
 
其实明治时期盆栽已有相当好的社会氛围,政府要员玩赏盆栽成风,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统一了盆栽的称呼是合情合理的。当时的文人树格调仍然具有儒家的风范,“它蕴含着一股江户时期的文人气氛,脱离不了儒教的束缠,仿佛神游似的文人盆栽……”。
 
用真柏来制作文人树就是这个时期形成的,他们认为真柏是唯一渗透着文人气息的树种,是充满儒家思想文人树的最佳形象树种。当时制作文人树的树种还有赤松五针松,但真柏是其它树种所不能取代。不久享有“真柏之王”美誉的系鱼川真柏就是在明治之后的大正时期登场亮相的,至今它仍是柏中之魁。“到明治中期以后,日本盆栽这个古老的艺术传统在富国兵强、直起急迫西洋文化的时代里,文人的本质从盆栽内涵中浙渐消失了,仅保留形式而已。盆栽也渐渐远离文人”。
 
看来明治中后期有一段时间文人玩赏盆栽的现状有所减弱。“这个时期的文人树也偏向了外观树形的表现,渐渐趋向类型化”。可以想象这是当时盆栽脱离文人玩赏走向俗化的结果。明治时期也不乏具有代表性的名作而大出风头,从而成为文人树的形象摹本以至后人效仿。接着是大正年、昭和年直到如今,一个多世纪过来了。

日本的文人树创作经过了百年的历程,仍坚持着在细木、古干上以最低限度的枝数表现文人树姿。并将这个文人树的主格调视为是“最典型酌、最现代的文人盆栽”。也就是说当今的日本文人盆栽是以文人树为代表的。

王选民谈关于文人树盆景的3个思考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和创作文人树的。日本盆栽作家铃木氏的文人树定义是:

(1)细干飘然、婉约、可展现出幽玄、静寂之风格。

(2)干身不可极端的弯曲。

(3)枝棚较狭窄,以最低限度的枝数创作。

(4)玩赏枝与枝之间的空间美。

(5)用心表现严酷环境造就的树姿,长期盆中培养创作优雅纤细之姿形。日本盆栽景道宗师、当今最有代表性的文人树作家须藤雨伯说:“所谓文人是指对权威、地位、名利不感兴趣即远离世俗的境界,能表现此种精神的树堪称文人树”。“
 
它始终是潇洒飘然的树,尽管如此仍可从中散发出大自然严酷的印象。我认为只有能表现幽玄、静寂之风格和美的文人树方能称得上是极致的文人树”。须藤氏的追求是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审美情趣趋向于清、闲、幽、静自然适意的人生哲理,向往自然天成的洒脱之风。

日本盆栽作家协会主席山田登美男氏的创作理念是:“松、柏具有强韧的生命力和优雅的格调,若非古木则无法表现出其自然的严酷及美感。齐整的枝叶则不会再伸长,精心雕塑的盆栽将无发展空间”。非古木形象不能表现松柏之美。

王选民谈关于文人树盆景的3个思考
 
反对平整,反对人工匠气,追求顺其自然的艺术表现,这是他一贯的创作主张。川边武夫说:“我深深地被多姿多彩的自然树姿所感动,固此不拘泥於盆栽固有的树型。希望能表现浑然天成的造型美来”。川边武夫力争摆脱模式化的盆栽形式,欲使自己的创作走向自然式的艺术表现。这是他的追求,因为此人以前的柏树造型具有明显的规范倾向。小林国雄氏的松柏创作多数是以浑圆结顶,缺少层次感和留白的处理。
 
后来他也意识到“创作中要保留充裕的空间,更可展现出巨木感”。小林国雄还说“文人树创作是在表现作者自己,文人树形小相大,好比是一个小宇宙,我们在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这就是文人树的品味和内涵”。下面我们再看一看日本一位资深的盆栽爱好者林喜一的文人树创作主张。林喜一已有50年的创作资格了,对文人树情有独钟。他说:“年青的树是无法成为文人树,但若为古木则不论多细都能展现出文人树独具的醍醐味”。
 
他坚定不移地继承古木、细干的文人树创作标准。“所谓的文人树,其树形好像就是照着自然界的自生树态加以种植的”。崇尚自然、心师造化指导着林喜一的创作。“若拘泥于形式的文人树将顿失其自然,毕竟文人树是无法按计划创作的”。“如果将定型的文人树和我们打破传统格局的树形二者结合起能兼具的话不是更好吗!”林喜一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表现自我,同时解放思想使创作进入自我的随意状态。


王选民谈关于文人树盆景的3个思考
 
从以上种种现象我们可以看出,近代日本文人树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00多年来坚定不移地继承文人树的基本格调和创作原则;以古木、细干、最低限度的枝数去表现创作树姿,一个特定的文人盆栽经典形象基本确立。

(2)现代日本人敬仰江户时期文人的气质精神,羡慕他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在文人树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指导方面,仍然追随崇尚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艺术思想和人生观。以内心宁静、清净恬淡、超尘脱俗的生活,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使审美情趣趋向清、闲、幽、静的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平淡幽远的闲适之情是中国古代土大夫追求的最高境界。“士”是指一般的文人,“土大夫”是文人兼官僚。
 
古代的士大夫都经过儒家的教育和训练,是儒家所培育出来的。时下是古为今用的时代,在日本有不少的当代文人盆栽作家一直追随着中国吉代的文人思想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吸取营养,来满足自己的思想表达和精神需求。以须藤雨伯、山田登美男为首的日本盆栽作家协会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创作群体。

(3)现代文人树追求自然天成的自然美盆栽,向往明治时期的风格,从自然造化的形象中获取美的感悟和享受,在造枝上力求自然之韵味,放弃平整、规范的雕塑式盆栽风格。

(4)追求个性化的表现,摆脱形式化的效仿,力求格调文雅、脱俗,体现创作的自由和随意性。
 
在个人作品面目上向古代文人价值标准靠近,展示文人气质和儒家风范。(5)在文人树的表现上已不陈守于传统的老套路和常规形式,开始走向多样化。从艺术的发展规律来看,现今的日本文人树作家一方面在继承文人树之艺术真髓,一方面把握着时代脉搏,着眼于今人的审美需求,非常自觉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将成果奉献给世人。

王选民谈关于文人树盆景的3个思考
 
以上所说,是关于日本文人树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那么我们面对现实看一看文人树近些年来对我们国内盆景又有哪些影响,或者说我们对文人树都有哪些看法。
 
(1)认可、接纳文人树。文人树是文人盆景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具有中国传统文人价值标准的象征性,它表现文人的气质、精神及高雅情操,所以文人树名副其实。当我们首次看到文人树时,大多数人会被它的艺术形象所打动,悦目悦心可印在你的记忆中,使你永远不会忘记。当你知道它的名字叫“文人树”时,又顿时觉得它确有文人之相,那洒脱、那风姿神韵又让你神往。

艺术的审美感召力告诉我们: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普遍性,才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它虽然来自异国,但我们不能不感谢这个开放的时代和社会,它确实能让我们毫无顾虑地敞开胸怀去接受这一泊来的艺术之花。我认为这是国内盆景界大多数人能接受文人树的原因吧!
 
(2)效仿文人树造型。文人树这个独特的艺术形式被许多人接受了。从实际审美需要出发,这些年来已有不少人在效仿制作日本文人树。这里所说的效仿是指作者凭着主观的热情对文人树缺少艺术本质的了解,仅是根据外形进行仿造,凡细瘦的高干树都可以制作文人树,在造枝和布局上缺少严谨的章法和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不伦不类:既无形象的典型性,更无神韵而言。
 
至于树干的瘦劲古拙,枝洼的简洁明快、格调的高雅脱俗均荡然无存。这类作品属于单纯的效仿,它不能同创作性文人树相提并论。但是作为一种现象它确有普遍性,理由是“做得好与坏、像与不像无关紧要,水平的高低可以慢慢来,参与一下先过把瘾也蛮好嘛”。唉!具有这种情趣的人我认为非常可爱也可敬,还在学习实践中,慢慢提高吧。

王选民谈关于文人树盆景的3个思考
 
(3)国内文人树的创作。近些年来国内对日本文人树的潜心研究、创作可说是大有人在。在这些作家中有两种现象值得我们去重视。一类是酷爱日本文人树的典型风格,深深了解日本文人树的树姿特性和精神气质。创作上具有主动性的自我表达,形象上的创造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有时作品可达到“乱真”的效果,具有十足的日本昧。另一类是借鉴式的创作,作者对日本文人树进行了审美分析、评价和选择,又根据自己的审美性格和文化表达理想,在文人树的形象特征上重新建立或者与原来具有相似性的艺术形式,这种创作所表达的文人审美情趣和艺术境界是准确的。
 
因为这些作家具备传统文化的修养和审美认识能力,善于发现、选择新的途径、方法、形式去创造新的理想的艺术形象,非古木、瘦劲一种格调之所为,而是有孤高、简洁、清新明快,有神姿舒展、豪放大气,有质朴天成、刚毅古拙,也有洒脱飘逸、卓力不群等充满着佛理禅意,儒、道合一、合天合一审美追求的艺术境界。显然这类作品已成为中国文人盆景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自然而然的形成,是非常正常的。
 
因为这些作者并没有标明自己是文人树创作。其实文人创作时并不需要给自己贴文人标签。有的作者在没有接触日本文人树之前已有“文人树”创作了,只不过没有给自己取名字而已。我认为这些盆景作家都具有自己的创作个性。他们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尊重艺术事实和艺术实践,遵守艺术分类规则,不死守陈规窭路,不会随潮流时尚而动,更不会听从某些响亮的口号而随波逐流。

王选民谈关于文人树盆景的3个思考
 
最后我说一说文人树未来的瞻望。中国盆景自唐、宋以来,尤是明、清时期在艺术的发展上都是以文人盆景为主流,是由文人、士大夫阶层推动着艺术的向前发展。中国的文人在艺术的创作上最讲究文人自身综合素质修养的体现,注重于思想情感和精神的表达,追求自己的信仰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大凡中国古代文人都具有和推崇高远之志,君子自强天行健的阳刚性格,以仁义道德为做事的基础而后方可游乐于艺的原则。他们的审美情趣在于创造清、幽、静、超凡脱俗、自然适意的和谐人生意境,崇尚自然、享乐神游于自然山水、树石景观之中,艺术表现重意境和诗情画意的创造,格调上推崇清雅、古拙、重风骨、重神韵。今人继承传统与前人一脉相承。
 
从近代中国盆景现状上看这仍然是每一位作者所向往所追求。故说当今文人盆景仍是最具文化倾向和思想性,也最有创造性。时下我们看待文人树它只是文人盆景的一个类型。名称也好,技艺也好,艺术精神也罢,只要能为我们所用者统统拿来!一切都会在艺术发展过程中溶进自我,最终的面目是中国的文人盆景。我坚信艺术的发展规律是在变化的轨道上运行的,今天的现象,明天会成为现实,后天就是历史。(编辑/徐曼)
 
>更多关于文人树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