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棵黑松盆景,截止到2017年的时候上盆养坯已有2年的时间。目前生长状况良好,枝繁叶茂,于2017年3月进行制作造型。图1是原装坯正面,图2是原装坯背面,图3是局部长势展示。
图1
图2
图3
制作过程
松树上一般都有比较多杀桩后留下的桩节,所以毛坯的制作,就先从雕刻桩节开始。雕刻的目的是还原自然死亡的枝条风化后残留的形状,加以少量的艺术夸张。既然是还原自然,那么首先应该做的是了解松树的自然属性。松树会在死亡的枝条处堆积养料,形成凸起的养料堆积层,所以松树的桩节雕刻要保留这个堆积层(图4中红色虚线圈出的部分)。
雕刻要“顺其自然”,就是说要顺着纤维丝原始的生长方向雕刻,也要顺着树势的走向雕刻。当然,就如同逆回枝一样,合理的利用舍利的逆向制作,也是能达到造型的艺术目的(图5~6)。
图4-6



并不是所有的桩节都要做成舍利的,在不需要舍利的位置,应当把桩节做成“马眼”。
去掉长出的部分(图7)。枯枝与树皮相连的部分小心的用凿子掏空,不要伤到树皮(图8)。用钩刀小心仔细的修饰边线,不要划伤树皮(图9)。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化,就能达到很自然的效果了(图10)。
图7

图8

图9
图10
徐昊大师重点讲解图中所示桩节应该怎么做(图11),首先大致的雕刻出一个轮廓(图12),然后完善细节(图13~14)。桩节雕刻完成后的样子展示(图15)。这是另外一个桩节雕刻展示(图16),锯掉多余、过长的桩节,以免舍利过多喧宾夺主(图17)。树自身的纤维纹路就已经告诉了我们应该怎么雕刻(图18),前端太过肥大,用锯子锯小(图19),然后用钩刀改变纹路的深浅变化,使之不是呆板的一个平面(图20)。修饰边线和不完善的地方(图21~22),合理利用树干纤维原有的扭曲,顺势而为,再加以人为的深浅变化,就能达到让舍利“活”过来的动态感观(图23)。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22


.jpg)
图23
这是新学生练习做的桩节,我们可以看到在走势上发生了错误,桩节的
走势应顺应树势(图24黑线标注部分)。徐昊大师对此进行制作,首先改变外圈弧度,扭转方向(图25),桩节内部模仿自然风化的样子加以雕琢(图26),雨打风吹去,自然会是最好的造型师(图27)。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舍利要有“瘦”的感觉(图28~29),图30所展示的是树干最上面的“杀头”部分,这个部分根据实际情况,只要顺着干势稍加修饰即可,尽量保持的圆满一些,以便顶枝长粗后过度自然(图31)。图32~33展示的是一些零散小桩节的雕刻。下面是对针叶的修剪调整:拔去老针叶,留下新针叶。其实新老针叶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并且新针叶的颜色更嫩,所以很容易区分(图34)。
图28-29
图30-32



图33-34
这棵黑松的枝条粗度已经足够了,所以可以剪去中间的长发头,利于树
枝线条的塑造(图35)。满树的松树花蕾,新芽生长后会脱节,可以连芽全部摘掉,让侧芽重新萌发。注意:如果摘花,除了太过细小的芽头,应全树同步摘完,使得新发芽整齐;太过细小的芽头不要摘,有可能不能再萌发(图36~37)。图38中红色箭头标注处有个绕铝线的小问题:粗铝线绕到头时应留长一点,压住枝条。如图中标示这样,如需要在此处向下弯曲,会很不容易。图39是徐昊大师亲自示范铝线绑扎。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图39
枝条的摆布应当注重线条的美感,合理自然的弯曲运用;从每个大枝片到小枝片的主次关系清晰;小枝片与小枝片,小枝片与大枝片,大枝片与大枝片之间层次感分明;枝条与整体树势走向的统一协调;枝条与枝条之间相互协调,同时运用枝条的穿插破除平行等(图40~43)。图 44 是完成品正面照。

图40

图41

图42

图43
图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