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盆栽黑松短针法的起源
短叶前的黑松
20世纪30年代前,早期日本黑松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野外生长的黑松的叶子相当的长,对于在模仿大自然的缩影上,显得有些美中不足。自然长势蓬乱,几乎都是由控肥控水培养,与现在作品相比,枝叶明显赢弱萎缩。为了缩短黑松叶子的长度,日本盆栽界人士实验和推出了黑松的摘芽短针法。
史料记载,日本人铃木佐市先生开始研究黑松短针法大概始于1937年。发掘黑松摘芽短针法的动机源于食芽虫。经过他多年观察发现,被食芽虫啃食后的松芽又会从芽基部生长出二次芽,且长不长。于是铃木佐市先生与当时丸新东华园的加藤明一起开始了探索之旅,他们尝试人为破坏芽的生长,人工培育黑松使之芽势平衡。
日本黑松短针法的发展
据报道,铃木佐市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前就已对藏家的树实施了摘芽短针法的实验并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此后他想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黑松摘芽短针法普及于众,1953年他带着用短针法栽培多年的黑松作品参加日本权威的国家级盆栽展—国风展。然而观众与评委们的评价仅限于参展作品本身,用这种新颖的栽培手法培育出的黑松并不能代表当时的整体日本黑松水准。
因为当时的日本盆栽界一是对五针松的主体意识根深蒂固,二是摘芽短针法还没有普及,未能得到盆栽界的共识。而发生历史性转机的是1978年第52届日本国风展上的一件黑松作品“青岚”脱颖而出,夺得国风大奖。而同年举办的另一个国家级大展—第3届日本盆栽作风展上也是一盆由摘芽短针法培育而成的黑松作品夺得桂冠—内阁总理大臣奖。由于黑松作品在一年中囊括了日本盆栽界的两大国家级展览的桂冠,从此奠定了日本黑松从无人问津的普通绿植成为代表国家级优秀盆栽作品的历史性变革。
日本黑松短针法图文详解
1 月休眠期
完全处于休眠期,可进行蟠扎造形疏枝拔针作业。尽管许多盆栽作者认为春季化冻后及秋末、冬初是采挖黑松的最好时间,但也有实践证明最好的采挖时候应选择在冬至到春季化冻为最好期。虽然此时天寒地冻,容易伤根、冻根,但是只要在这段时候内选择天气晴朗、气温相对稳定的时候上山,采挖回来的黑松及时入土,控制好水分,解决好防冻问题,黑松的成活率也是十分高的。因为此时的黑松已完全进入休眠期,停止了吸收水分和养分,养护起来更加容易。
2 月预防虫害
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也最宜蟠扎造形疏枝拔针作业。进入2 月下旬害虫开始活动,黑松的病害主要有叶锈病、落针病、曲枝病和松瘤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蚜虫、介壳虫、红蜘蛛和松梢螟等。松针锈病即松瘤病可喷洒65% 可湿性福美铁或福美锌的300 倍液进行防治。落针病可喷洒波美0.5 度石硫合剂。松梢螟及红蜘蛛等虫害可用50% 杀螟乳油1000~1500 倍液或用40% 乐果乳油2000 倍液喷雾防治。
3 月4 月疏叶
温度为15℃左右时,将针叶用小镊子去除多余叶至剩余5对针叶(图1)。疏叶是为切芽做准备,通过减少针叶可使萌发的新芽粗壮有力。
3月下旬是换盆的最好时候。换盆时对幼树的直立根要剪除,缠绕根进行矫正。换盆时刀具不锋利和树根的过度干燥会对树造成伤害。换盆尽量在4月下旬前完成。换盆后十几天内不可施肥,之后大肥大水无妨。肥料是3月(15℃左右)到11月都要充分施加。黑松喜水肥,多施无妨。盆可2~3周转动一次,以使受光均匀。
图1
5 月6 月掐芽
(温度25℃)
5 月~6 月20 日左右:温度大概是25℃时掐芽。
盆栽为保持已经形成的树形,必须对其枝叶生长予以控制,冬芽已长长呈蜡烛状。就大型盆栽而言(因为到天气转冷还有一段时间,叶会再生长),树势强的树冠和枝头部会尤显粗壮,疏叶后会残留一部分叶子,且新芽已长成针叶,此时实施摘芽短针法。除弱小须养壮的芽外,将过长的芽从芽基部掐断,只留去年老针叶(图2)。
中型盆栽是6月底掐芽,小品盆栽是进入7月后开始掐芽。
图2
8 月摘芽
(温度30℃)
8 月:温度大概是30℃左右时摘芽。
一般在掐芽后1个月左右会长出二次芽,其中有些壮枝会冒出3~4芽,如不处理,枝头会长成团状,破坏树形。此时要进行摘芽,用镊子去掉上下方向的芽,仅水平留两芽处理。一般上部强枝留弱芽,下部弱枝留壮芽,以此平衡树势(图3)。
图3
11 月~12 月
拔老叶
11 月~12月:温度大概是10℃时拔老叶。
此时的树姿叶色为一年中最美,在月底前保持肥料充足。
进行拔针作业。原则上把摘芽时春天留的老叶(图1)全部摘除(图4)。将其枝叶丛的强弱分成四种不同的等级,再对其施以疏叶的工作。以最弱势的叶丛为基准,保留最弱枝叶丛的全数叶片(特弱枝不拔针),而将其它枝叶丛的叶片减少至与其等量(壮枝留4组,弱枝留5组)。这些枝叶丛的养分需求将因为叶片数量的骤减而减少,在紧接而来的植物生长停顿期,这些突然剩余的过多的养分很难令其叶丛再发展出新的叶子来消化过多的供给,而使得供给的养分渐渐流失。等待寒冬过去以后,其枝叶丛将会适应新的供需调整,让区域内的枝叶丛朝向均势发展,达到此一局部区域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