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片油亮翠绿,观赏性佳,在城市绿化中被广泛应用,常作绿篱、大色块造型或其它立体造型。
黄杨盆景在栽培管理中常发生一些病虫害,危害植株的正常生长,常见的病虫害有以下几种:
黄杨盆景枝枯病一般危害黄杨的枝干部或根茎部,它是由枝干部位炭疽的轮纹坏死斑引起,发病的枝条上面呈现点片状的斑块,发病后,枝条上部的嫩梢叶片发生青枯。在高温多湿季节,斑块逐渐环移侵染,当病斑侵染枝干一周,病部以上黄杨叶片、嫩枝由上向下开始萎蔫枯死。如果病斑只危害大枝一侧,则有病斑的一侧枝叶发生枯死。
温度高、湿度大时发病重,与夏季的降水量和空气湿度有很大关系。干旱的年份发病轻,遇多雨年份危害加剧。病菌主要借助病残体,依靠土壤风雨传播,通过枝干皮层裂缝入侵,每年四五月份开始发生,夏季危害加重,可造成整条绿篱带1/2植株的枯死。
防治方案:
1、病害发生初期
使用“叶病灵”或“枯斑醇”,均匀喷施黄杨的根茎部、枝干和叶面,消灭病菌,防止继续侵染。
2、病害发生严重时
使用“琳海溃腐净”3-5倍液喷涂枝干,对各类枝干病害特效,药后一年内病害不会再发生。
3、土壤消毒活化处理
对立地条件差的黄杨更易感染枝枯病,可在根部浇灌“沃菌宝”,活化土壤,激发土壤中有益菌群的繁殖,增强植株的抗病力,使植株恢复强健长势。
黄杨白粉病
白粉病是大叶黄杨的常见病害,病原为真菌,也可危害其它黄杨类植物。主要发生在叶片正面,病害初发生时,在叶片上散生许多白色圆形小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相互连接,形成不规则的大斑。病害发生严重时,新梢的感病率可达10%。在整个叶片及新梢表面都出现白粉,并引起病部畸形,病叶皱缩,病梢扭曲、萎缩。
52.webp.jpg
白粉病一般在4月份开始发生,以4~6月,9~10月份是两大发病高峰,尤以秋季发病最重。
另外,栽植于树荫下的黄杨发病重,全光照下的植株发病轻;栽植密度大、通风条件差的植株发病重;夏季空气湿度大利于发病;氮肥使用过多容易引起病害发生;温暖干燥利于分生孢子的传播,发病迅速;嫩叶比老叶易感病。
防治方案:
喷药防治:“叶病灵+粉锈克”,或“枯斑醇”1000-1500倍液喷施,对白粉病特效。
养护管理:适当修剪,增强通风透光性,不要使植株密度过大;加强肥水管理,通过浇灌“沃菌宝”补充植株营养、强健根系,以增强长势,提高植株的抗病抗逆能力。
黄杨叶斑病
包括发生在叶片上的褐斑病、炭疽病、疮痂病等各类叶部斑点状病害。为真菌侵染所致,病害初期,叶片上产生黄色小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
防治方案:
“叶病灵”或“枯斑醇”1000-1500倍液喷施,配合叶面肥“艾尔兰”一起喷施可起到促进病害恢复,增强植株长势的作用。
黄杨绢野螟
黄杨绢野螟危害多种黄杨科植物,它们取食黄杨叶片,大量叶片被啃食的残缺不全,幼虫并吐丝结巢将叶缀合一起,严重时,整株叶片可被吃光,导致黄杨枯死。
黄杨绢野螟1.jpg
北方地区一年发生2至3代,以幼虫在苞中结薄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防治方案:
普通防治药剂如毒死蜱、氧化乐果见效慢,需连续用药3次,专业药剂一次即可有效防除,如“蛾螟清”、“除净”或“全灌蚟”。
黄杨白螨
黄杨白螨(红蜘蛛)在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危害,使叶绿素受损,叶面表现为密集细小的灰白点或灰黄色斑块,危害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甚至因叶片落光造成植株死亡。
叶螨个体微小,具有超强繁殖能力,一年可多达几十代,5~6月份是第1代幼螨孵化盛期,也是第一个为害高峰期,8~9月份是第二个为害高峰期。高温干旱的条件下,繁殖迅速。
防治方案:
“蛛螨清”或“斯曼克”1000-1500倍液喷施,重点喷施叶背面,高效杀灭各类螨虫,清除虫卵,快速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