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雀梅,别名酸味,岭南名树种。制作者既然以岭南盆景手法制作,就必须以“截干蓄枝”为基础,追求“蓄”的后果。可以看出,截干做过一些功夫,但蓄枝远不是这样制作,结果出现严重的脱脚,这种脱脚内行人叫“蛇托”(没有副托),见图照1、2。
图照1 《影落虚涵》雀梅盆景原貌
图照2 是图照1出现蛇托(脱脚)的地方
(注:原作图照发表在《花木盆景》2010第2期。笔者注意到《中国花卉盆景》2010第7期,42页“古木雄风”及44页“龙凤呈祥”的雀梅盆景,枝托造型都有‘脱脚’类似情况。但“影落虚涵”较为突出,已经‘老化’,故以此为例。不同地域流派制作技艺的探讨,有利于提高,并非自以为是。)
二、全树乍看茂盛、健康,细看已经老化。表现在枝托过长,徒长,比例失衡, “蛇托”出现。需从新截干蓄枝处理后再培育,培育过程中进行蓄枝再蓄枝,层层深入,在保养中造型,使之回复青春。见局部放大图3、4、5。
图照3 树相原貌提取局部枝托
图照4 是图照3的局部放大图
图照5 是图照4的分析图
三、岭南盆景的截干蓄枝有广义和局部的含义,广义的“干”指的是树干(树的直经);局部的“干”是枝干(枝托的直经)。也就是说,岭南盆景“树上树”分化出来局部的托与干关系。所以在制作上必须明白这一点,才能做到有思想准备,不能把托与干绝然分开,不失时候地在各自的部位上实施截干蓄枝。不是像某些盆景那样把树冠作为一个整体修剪,用浓郁的手法造型,掩盖所有枝托的走向,追求外表形态工整美观,无可否认这也是一种艺术,但作为岭南盆景的制作方法,就恰恰相反。
不以外表形态美为审美标准,而是以树势、树气、枝托架构(骨架力度)的造型内涵为审美意向。“脱衣换锦”(择除全部树叶)为例,以显示制作者的“功力”(注:功力是旨截干蓄枝的成效),毫无虚构成份。请看《奔腾》雀梅,作者:顺德罗汉生的实例示范图6、7、8、9。
图照6 《奔腾》雀梅 作者:顺德 罗汉生
图照7 是图照6的局部提取图
图照8 《奔腾》的局部放大图
图照9 局部图中的树上树展示出岭南盆景各种型式的造型。
四、截干蓄枝法是岭南盆景的造型方法,同样也是“老化盆景”(过于成熟)的保形手段,任何盆景都有从胚材期、构图造型期、培植期、青春成熟期、逐渐步入老化衰退期的过程。青春期的培育至关重要,如若培育不当,就会加速进入老化期,如脱脚、徒长、变型等。
反之,成熟了的盆景即使加强保形管理,到了一定时候也会渐渐进入老化期,须用局部的截干蓄枝法从新造型,舍得抛弃才能推陈出新,成功之后形态更美,更老练而不是“老化”,它的青春美是炼出来的,并非昙花一现,这种作法叫“一收一放”,请看《影落虚涵》利用截干蓄枝法从新制作模拟图10、11、12、13、14。
图照10 《影落虚涵》按岭南盆景制作的模拟改造图把所有“蛇托”截除,按其树势从新构图。
图照11 《影落虚涵》按岭南盆景制作改造后的模拟精品图
图照12 模拟图提取部位
图照13 是图照12局部枝托放大
图照14 岭南盆景的“树上树”造型
五、从《影落虚涵》图照可以看到构图造型已经过了头,已退化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化”盆景,艺术造型出现浮躁零乱感,在脱变。可预言,不久它将不是岭南盆景风格的造型了(制作者原意是按岭南盆景风格制作的,或许是收藏者),只得其形,失去实质性的架构(注:岭南盆景架构(骨架)放在第一位),特别是雀梅,生长快,变形也快,容易走回头路。
以上所述,是以岭南盆景的观感作点评,并非其它流派所能接受,笔者知道要以包容的心态看待艺术作品,只不过是自我流派作对比,能否找出缺点,交流技艺,目的是提高。既然《影落虚涵》图照以岭南风格标榜展示给大众,我怎能不以岭南盆景的角度鉴赏、点评呢?艺术切磋,别无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