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件
在清朝汤贻汾所著的《画鉴析览》中提到:“山之体,石为骨,树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清晰地说明了山水主景和陪衬配件之间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树石盆景中,树石是主体,但有时需要安放与主题相关的摆件作为点缀,这样可以深化主题效果,增添生活气息,完善意境神韵,进一步提高艺术观赏价值(图1)。
盆景中摆件还可充实构图、补充画面不足。有了摆件的配合,可丰富活跃画面趣味性,扩大表 现内容和深度。摆件在盆中还可起到比例、透视作用,深化空间关系(图2)。有些人物、舟楫摆件具有动感效果,会使画面产生静动对比,增添情趣。但是,摆件在作品中不可滥放,一定依据作品的艺术表现需要而定,可放可不放的尽量不放,可少放的最好少放,与主题无关的绝对不放(图3)。
另外,摆件的体量要合乎画面比例,色彩宜淡不宜浓艳,风格宜自由不宜严整,否则会分散注意力,而冲淡主题。摆件的质地有陶质、瓷质、铅质、石刻、金属等,市面上卖的以广东石湾陶质品为多,即用陶土烧制而成,不怕水湿和日晒,不会变色,质地与盆钵及山石易于协调。在上海,常用叶蜡石、青田石精雕古房舍、水榭、舟楫等摆件,在水景设置中效果会很好。在设置时,同一盆中的摆件质地尽量统一,否则易显杂乱。
树石盆景中常用的摆件有以下几类。
人物类此类陶质摆件很多,主要有:农夫、樵夫、钓叟、牧童、乐者、书生等,姿态有独立、独坐、对弈、对酌、读书、弹琴、吹箫、垂钓、骑牛等(图4)。 动物类主要有牛、马、鹤、鸡、鹅等,其中以牛、马运用为多。 建筑类主要有茅亭、四角亭、圆亭、茅屋、瓦屋、水榭、石板桥、拱桥、木板桥、竹桥、古塔、大厦、水坝(图5、6)等。
舟楫类主要有帆船、撸船、渔船、渡船、竹筏等(图6、7)。除选择成品摆件外,很多时候可以根据作品需要,采用竹、木、石、金属等材料,自制摆件,这样可以使摆件在规格、造型、色彩等方面更合乎制作意图,使作品更富于个性。
1997年,贺淦荪先生为欢庆香港回归而制作的“海风吹拂五千年”中运用了大量的“高楼大厦”,其中的摆件就是其本人用青田石雕琢组合而成。
水
水是“生命之源”,盆景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它。要想盆景作品生长健康,青春常在,合理科学地浇水必不能少。
另外,盆景是以表现自然景观为目的的,很多形式的盆景都离不开水景的烘托,因此说水也是树石盆景景观构成的方法之一,我们定名“山水”盆景、“水旱”盆景,皆是因为“水景”的存在。
“山因水活,石因水灵”。在盆景作品中,水主要起烘托作用,因为有水的存在,作品才会变得更有灵性,更有韵味。水是无形的,在盆景制作中,是因为山脚及驳岸的迂回变化,水域才会变得有形、有味、有趣(图8、9)。
土
在树石盆景制作中。土不光是介质,起着固定树木的作用,同时也具有储存和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维持植物生长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还能协同塑造地形,完善作品效果。
树石翁景中的植物大多栽种于浅盆或石头穴洞中,用土量少而易流失,因此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高。除了具有良好的通气、排水、保水性能外,最好还具有少许的黏性。我们一般用0.3—0.5cm的颗粒土兑3成的腐殖土或椰糠配成营养土。
好的盆土应具备保水能力强、排水能力强和通气性能好等特点。具备这些特点和良好的理化性状是盆景健康生长的保障。
首先土壤团粒结构一定要好,且稳定。土粒间的间隙使土壤内空气充足,且交换频繁,有利于有益菌的生长,这些有益菌分解土壤中的肥料,从而利于根部的吸收消化。
良好的盆土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盆内足够的湿度,给盆景提供一个适合它生长的环境。反过来,当水分过多时又能及时地排出盆外,排水能力不强的盆土容易导致板结,同时过多的水分会使得树木根部腐烂,直接导致盆景枯死。
在盆土配置时,要根据盆景植物的大小和生活习性选择基质的种类及粒径,中大型的盆景选择粗粒土和中粒土:而小微型及山体石缝中的可选用细粒土。松柏类盆景可选用透气性能好的风化岩、火山岩、赤玉土作基质:杂木类植物生长繁茂,可多掺加椰糠等保水性能好的有机质成分(图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