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桩盆景造型以柔塑刚技艺漫谈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树桩盆景造型以柔塑刚技艺漫谈

日期:2018-04-26 23:25:03     浏览:16    
核心提示:这篇文章介绍的就是曾文安先生从别人那里买入然后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做了修改的榕景作品。这件作品就整体而言在目前阶段应该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富有创造性的树桩盆景造型风格的代表。
 树桩盆景造型以柔塑刚技艺漫谈
 
──从曾文安先生的树桩作品说起
 
前不久写篇文章,发表在《中国花卉盆景》杂志2015年一期上,题目叫《走向生命艺术深处一一原创性和爆发力》,这篇文章介绍的就是曾文安先生从别人那里买入然后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做了修改的榕景作品。这件作品就整体而言在目前阶段应该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富有创造性的树桩盆景造型风格的代表。
 
它的特点如果借用山水画方法名来形容的话,与“乱麻皴”很接近。
 
何谓“乱麻皴”?有关书籍这样介绍:“与“披麻皴”近似,只是笔线捷而密,线间有交搭如故乱之麻,后人因其形似故名。须披麻法理纯熟,方能画。所谓乱者,非漫无法理,不过如书法之大草,捷而不乱,一气不断为妙。”

 
树桩盆景造型以柔塑刚技艺漫谈
 
这件榕景作品乍一看还真有点“乱”,但却乱得有法度,确如“书法之大草,捷而不乱,一气不断”。
 
其实说盆景造型,无非大、小,疏、密,曲、直,高、低,这些是有眼睛就看得见;不太容易看见是对大、小,疏、密,曲、直,高、低之间那种微妙配合的把握,把所谓的“气韵生动,经营位置”做好,我们常说要刚柔并济,奇正相生,但说容易做就很难,更难的是要做出有创意,个性十足,又让众人折服,甚至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作品,更是难上加难。
 
说到这里不由想起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那个很折磨人的“绕口令”: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有点复杂不是?但在大、小,疏、密,曲、直,高、低中,偏偏也有这种折磨人的现象存在:如果我们不经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个过程,然后再回到“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就根本把握不住大、小,疏、密,曲、直,高、低,会和“气韵生动”越走越远。
 
涉艺之初,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自然也相信已经存在的种种规则,对造型结构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有种信徒般的崇拜,往往是在照猫画虎却不自知,实践在弯路中跌跌撞撞,做出的那些所谓“作品”其实连自己都没信心,此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一重界;这就不可避免引出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不懂,真的看不懂,表面上看好像应该是这样子,但后面却隐藏着太多的无法把握,就象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曲不是曲,直不是直,疏不是疏,密不是密,让我们在密林中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永远都走不出来,就此沉沦,有的人则开始用心地去体会,对一切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
 
终于有幸走出来了,就进入盆艺第三重界:却还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只不过这时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已经蜕变了,它是一种对本质洞察后的反璞归真。人只有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树、对自己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应该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到这时候,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已经完全不一样。
 
继续来说曾文安先生相关风格的作品吧(这种造型风格有一个群体存在,这点毫无疑问;负责任的说,曾先生也肯定不是这种风格的创始人,但他确实拥有这种风格中一件让很多懂或者不懂的人都能接受,在外形上接近完美的作品,虽然这件作品的基础性构架可能出自别人之手,但经过他修改应无争议。对修改后效果有不同看法,在这里就没必要多加讨论,仁智之见,既正常也应该)。
 
最初接触这类型作品,在刚柔方面出现认识上的困惑,说实在如果从表面上去看,这种作品会让初接触者眼花缭乱,首先是它的线条几乎无直可言,看看下面这个图照,这是曾先生正在培育造型中的树的局部:
 
从这个图照可以看出,其中直元素似乎极其稀缺;

 
树桩盆景造型以柔塑刚技艺漫谈
 
但,这却只是表面上现象,而且感觉也不会认同的,因为在感觉中,刚元素的存在是那么的强烈,以致直觉立即做出反应:何谓“百炼钢化作绕指柔”,这就是!非常出乎意料却又合乎情理,因为这才是真实。很明显,作者已经走过了上面所说的三“见”,就曲而言,他达到了一种境界,随心所欲又不逾规;而他的直则隐在曲中,形象深沉含蓄,不媚不傲,直在骨子里;无可讳言,它把“刚”这个词阐释到几近完美。
 
从至柔到至刚,这是一件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在《走向生命艺术深处一一原创性和爆发力》中笔者面对这样的造型遇到描述上的困难,于是选择用“变态”这个词来形容。当一种造型必须从芽条嫩枝开始,在纤维硬化之前进行,否则根本不可能做出需要的扭曲度;从造型到完成,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又是如此的漫长,自信心之强捍,只有可怕二字能形容,那么,“变态”这个词在这里使用其含义已经远远超出原定义。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种造型早期是如何进行的:
 
这是拍自曾先生正在培育中的榕树的中期枝。
 
由于原初资料的缺失,很抱歉无法给读者提供一些一目了然的最初造型的示意图,不过这张图片的信息量还是很大,如果认真研读再加上经验,应该能够看到一些比较本质的东西,比如说,扭曲造型是如何进行,时间点在什么地方,由于早期的痕迹还保留非常明显,了解起来并不会有太多困难,事实上图片的左侧上位那支枝就是较新的造型枝,形成时间不会超过三年。这支枝还透露一个信息,即将多个嫩枝捆绑在一起让它们融为一体加快粗大的造型技术……当然,不是什么树种都可以这样做。
 
也许曾先生下面这件榆树附石盆景能给我们别样的启发,不过它需要大图看,小了效果就要差很多,因为它最值得我们特别去注意的是细节,如果看不到或者看不懂,就会失去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这个作品的树冠自然还是沿用“百炼钢化作绕指柔”为目标的做法,从小人工培育。主干则来自山野,天生一副倔直模样;格调需要统一,这点无可置疑,但具体要怎么做才能达到?作者不慌不忙,采用敲击法对原主干的表皮进行改造,这种故意的伤害当然是低烈度的,和树冠造型同步进行,植物生命强大的修复能力让敲击导致受伤的点慢慢隆起,从而形成无规则有韵律又充满个性的丘斑,周身环布,一种藏奇特于古拙中的韵味便漫溢开来,十几年的光阴不知觉过去了,树也终于成型了,此时来看,不由得一声长叹:巧夺天工无过于此!
  
  这个方法的发明权属于何人已无可稽考,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在运用,但如此到位地运用它,效果又如此之好,则极少见,曾先生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细心观察他的榕树盆景,尤其能证明他对这个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是如此得手应心,出神入化,配合在强烈扭曲的枝干上,然后经过漫长的时间磨砺,从而完成难度惊人的以柔软方法塑造刚雄气势的制作。
如果说以柔塑刚有什么方法的话,应该这就是。
 
注;这篇文章几个月前已经发在空间中,由于最近了解到一些之前不知道的情况,所以撤回修改,然后重发。“以柔塑刚”这种方法的发明可能是从人工培育用于舍利造型的柏树上得到最初启悟,而后经有心人(以来自台湾的张文景先生为代表)努力在榕树盆景造型上实践,终于确立。
 
这是一件让盆景史很陌生,看不懂,也看不惯的事,但它必然要将盆景史引入一个新的阶段,把它浓墨重彩的那一页掀开。“以柔塑刚”这种方法在福建盆景尤其是榕景制作实践中“掠地攻城”,战绩辉煌,但从理论上予总结则没有。本文算是尝试,并祈正于方家。 
 
标签: 树桩盆景
>更多关于树桩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