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山野采挖的盆景树桩数量较大时,则应主要采用地栽为主。种植盆景树桩的耕地,应以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好。这样的土壤通透性好,不易板结,有利于发根成活。其次,土地的环境要求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水源充沛,水质清洁无污染,浇灌方便,雨季排水畅通不积水,环境无空气污染源。
土地选好以后,就应预先进行深翻耕,耙碎土块,然后开沟作畦。对于多雨地区应开好深沟,并做到“三沟”配套,即做到畦沟通主沟,主沟通排水沟。达到沟沟相通,雨天沟不积水。若雨季土地积水,则必然引起树桩烂根,并严重影响成活率。
由于山野采挖的盆景树桩数量较大,其中必然有不同的树种,而不同树种的生长势不同,有的长势强、生长快,而有的长势弱,生长慢。这样长势弱的往往被夹在里面长势更差,甚至死亡,故必须分类种植。另外,有些耐阴树种又需与喜光树种分开,便于栽植后遮阴处理。
树桩栽植时,一般应根据树桩大小先行开穴。但开穴不宜过深,特别是粗大树桩更不宜过深,否则种植过深造成土壤透气性差,影响发根成活。然后按照造型设计的要求摆放好树桩(即摆“正”),并在四周用泥土分层填栽压实。特别对一些粗犬树桩,更应该用小木棍在树桩底部及四周捅压填实,防止树桩下部、粗大根部的下面出现空隙而导致死桩。有时,栽好后似乎并未出现空隙、空洞,但浇水后树桩底部泥土下沉,致使出现空洞。
这种情况仍然是由于栽植时树桩底下泥土尚未压实所致。栽桩要结实,应以栽好的树桩上部轻摇不动为原则。树桩之间的栽植间距,以将来抽梢后相邻树桩枝叶互不挤碰为原则。树桩栽植后,再进行适当高培土。这样,有利于树桩保湿,以提高树桩的成活率。对一些特别粗大的树桩,高培土有困难时,可在其周围先用水泥砖等材料围砌,然后再进行上土,以达到高培土的要求。
对一些特别高的树桩,可不必按造型设计的要求摆正栽植,而可采用斜植。这样,干枝离地面近,田间小气候越接近地面,其相对湿度就越大,从而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对于这类大型树桩贵在栽活,待成活第二年再按造型设计摆正栽植,宁可推迟一年对枝片的造型。
栽植结束当天应及时进行浇水,不论土壤湿度高低,甚至栽后下小雨,都应及时进行浇水。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其目的是促使根部与泥土紧密接触结合,有利于根系吸水而提高成活率。(董祖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