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的艺术特色,一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二是饱含诗情画意、讲求神韵和意境。近年来,随着中国盆景艺术创新的深入发展,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国盆景“抒情”、“传神”、“达意”艺术效果,于是探求树石盆景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技艺等问题,也是人们在制作中研究探讨的一项课题。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提出“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是现代中国盆景发展之所需要。本人坚持学习,积极探索,尝试制作了大型树石组合盆景别有洞天,现将制作过程分解及组合图片敬献给广大读者,以求探讨交流。
图1,主景A组1,观赏正面。精选石料应考虑石色、皴纹的尽量统一,纹理古朴自然,形态大小各异。在造景内容上有峰,有岭,坡脚有起有伏,石与石有露有藏,加工精细,拼接完整,不留人工痕迹,使自然美与艺术美融合一体,该组山形呈后高而崇峻,前低阔而舒展。峰高39crn,岭高23cm,坡宽49cm。
图2A组2俯视平面。原则“造景为盆”.作成大小深浅的两个景盆,便于植树。“外求造景,内求造盆”,自然石料与人为加工巧妙融合。图左上方深盆近乎千筒状,深39cm,宽16cm,图右下方浅盆长38crn,深16cm。
图3A组3景盆底面。多块山石通过加工锯截,用快速胶粘合固定,底部铺钢丝网,用高标号水泥掺沙胶合成整体,并留有三个排水孑L。特别要留心底部胶合平整,便于组装水盆不留太大缝隙。
图4客景B组1,观赏正面。多块山石胶合而成,右侧高,左侧低,构图呈现不等边三角形,布局造型有主客之分,表现各异。多种格局,高度不超过主景2/3山石质地完全与主景相同,色调、皴纹相近。长53cm,高29crn,宽36cm。
图5B组2俯视平面。石料各异,拼接坡脚轮廓多变,力求克服石与石之间“平列”和“堆砌”的缺点,大小山石交错,显现自然一体的效果。景盆长19cm,宽12cm,深lcm。
图6B组3景盆底而。做法与图3相同,但体积较小,只留二个排水孔。
图7 C组配景,以“平中求奇”为重点。该组选用数十块山石经过锯截,胶合成拱桥,皴纹综合交叉,细心刻划乱中求整。虹桥钟乳悬挂,七分自然三分雕,以假乱真求奇妙。高28cm,宽46cm,厚1 3cm。
图8D组点石,该组点石形大小有别,但与主景山石质地,纹理,色彩完全相同,通过处理作为造景组合,配置成礁石、驳岸、远山之用。
图9“山景组装”,A组置右,B组向左,C组居中,D组缀后。长136cm,宽52cm。
构图:依山傍水,向势虚灵,雄奇结合,妙境自生,三远并用,水岸曲折蜿蜒,远景隐现其间。
图10树石相依,自成一体。峰状石上植树以示雄劲,坡岸石上树干斜曲,以求多姿;其后缀树与主树相随。该组可单独成景,展现树依石生、刚柔相济、雄秀结合之美。
图1 1,山石绕树,树植石中,山石代盆,景盆结合。树木一正一斜,背重向轻,变化多姿,以显虚灵,坡脚低矮平远曲折迂回,置于盆中可水陆两观。口图12命名<别有洞天》,盆长140cm,树种:山黄杨、柘木,石种:幽兰石。
“多景组合,浑然一体”为构思,“山为骨,水为血脉,树为衣裳”,“山因水活,树使石生”等画论作指导,树木与山石相互补充,造景以石为盆而不见盆,多样组合,协调统一,奇石横空,险石倒挂,凡中见奇。水岸曲折多变、幽深,充分体现近、中、远三景一体的艺术效果。
优点:分则能独自成景,合则能多样变换。改变了树石盆景难于制作大型景观的局限,化整为零,景、盆可单独包装,方便运输。
该盆景制作过程应邀于2007年9月在印尼举办的亚太盆景会议上作展示,因为时间紧,该盆景仍有许多不足,待日后养护过程中逐步改进、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