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 怎么制作垂柳式水旱盆景的方法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图解 怎么制作垂柳式水旱盆景的方法

日期:2018-01-11 13:33:42     作者:郭成虓    浏览:40    
核心提示:他精心制作的一盆题为“鹊华烟雨”的垂柳式水旱盆景,令观者临盆赏景,思绪万千。“鹊华烟雨”为古济南的历下八景中最为著名的景观:每逢阴雨天气,人们站在大明湖与百花洲之间的高大石拱桥上向北眺望,云雾缭绕间,可看到矗立在济北湿地平原上如两点青烟浮现的鹊山和华山,阴云连亘于湖光浩渺之际,
盆含画意__景蕴诗情——张...《鹊华烟雨》水旱盆景创作记_郭成虓

 ●山东 济南 郭成航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历代文人名士给济南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句。出生于山东济南的张延信先生自幼受齐鲁文化的熏陶,对盆景艺术钟爱有加,每逢参加全国各地盆展时,那些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盆景作品令他格外关注。他一直梦想着利用北方当地的桩材,制作出能体现济南人文气息和地域文化的盆景艺术作品来。

精心制作的一盆题为“鹊华烟雨”的垂柳式水旱盆景

 

    他精心制作的一盆题为“鹊华烟雨”的垂柳式水旱盆景,令观者临盆赏景,思绪万千。“鹊华烟雨”为古济南的历下八景中最为著名的景观:每逢阴雨天气,人们站在大明湖与百花洲之间的高大石拱桥上向北眺望,云雾缭绕间,可看到矗立在济北湿地平原上如两点青烟浮现的鹊山和华山,阴云连亘于湖光浩渺之际,水雾润蒸中若隐若现、雨露风云里似断又连,山前大树拂姿、湖边垂柳摇曳,仿若令人置身蓬莱仙境,这座石拱桥也被后人称做鹊华桥。现珍藏于台北故宫的元代大书画家赵孟燎的历史巨作“鹊华秋色图”,正是对此美景的真实写照(见图一)。

 

 

    张先生这盆水早作品,正是根据历下八景之~“鹊华烟雨”和济南市树垂柳的特征而制作的,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张先生盆景艺术的制作心韵与深邃意境。桩材选用近百年的北方金雀,直径达10cmo全雀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盆景四大家之一,是制作盆景的好素材,其树根虬曲苍劲、树干铁骨铮锋、枝条柔长叶片细小,多被选作悬崖丛林提根附石等不同形式的盆景,张先生根据北方金雀的生长特性,独辟蹊径,大胆选定了制作垂柳水旱式盆景的方案(见图三)。

 

    为制作该盆景,张先生收集了大量的垂柳资料,从《芥子园画谱》到历代名画,从名家制作的柳树盆景到自然界的柳树,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胡运骅先生指出,中国盆景艺术应走写意之路,所以张先生在领悟中国书画的精妙、观察自然界的垂柳、认真学习赵庆泉大师的水旱盆景作品中,体会到写意盆景的制作根蒂。

精心制作的一盆题为“鹊华烟雨”的垂柳式水旱盆景

 

    就此树而言,需大费一番功夫才能满足垂柳式的基本要求,达到写意的效果。从原桩形看,基础和主干趋向左方,上部枝条又偏向右方(见图二),而制作这棵树桩需要一个统一的树势,所以张先生通过分阶段牵拉将枝条逐步调整到位,他采用蓄枝截干的手法展示枝条的顿挫,放养蟠扎技艺表现枝条的转折,使整株树的线条变化丰富。经过几年的放养、牵拉、调整,大枝线条结构布局合理,树势统一向左,根据效果图开始收进小盆培养下垂小枝条。

 

并将中间直径达5cm的枝干舍弃,由原来的三干改变为两干,去除后下部更加疏朗,苍老感更加凸显,整个树势更加挺拔。第一次试盆时选配长1.2m、宽0.6m的椭圆形汉白玉浅沿盆,大枝线条结构初见效果,但小枝稀疏(见图四)。又经一年的放养,小枝条比较丰满,进行细剪蟠扎,调整每一根小枝条到最好位置。

精心制作的一盆题为“鹊华烟雨”的垂柳式水旱盆景

 

    经过多年的培养制作,张先生这盆作品终于完成了(见图五),当第一次映入眼帘时,我仿佛置身湖边柳旁,恰有许许柔风扑面、蒙蒙细雨寝衣之感。主树临水而生,道劲苍老,主干拔地而起,如鹰爪般的根盘牢牢地把持着湖边岸石。两大主干,一枝攀延舒展、峥嵘向上,摩顶参天,垂下万千丝绦,另一枝则向左伸出,直贯水面,垂下的“柳丝”仿似去那水中拂扰沉静的天光云影,上下呼应极宫变化,空间布局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经年历久的龟纹石作为近景,与盘桓左侧、飘渺平远的山丘对比鲜明,后方华山孤峰突起,鹊山横列如屏,近树远山交相辉映,不用远眺,无限延伸之感尽收眼底。



图解 怎么制作垂柳式水旱盆景的方法

 

    此作可谓疏密结合,远山排列错落有致,“柳枝”垂于水面,孤岛没于水中,犬牙错石作湖岸,绿苔藓茵当牧源,这苍髯老翁正吟诵鹊华秋色诗,那放舟渔人要网尽烟雨水中鱼。在洁白如玉的汉白玉盆衬托下,显得格外清新淡雅,使人如置身云雾,把一幅“杨柳拂风风又静,鹊华烟雨雨霁晴”的美丽图画淋漓尽致地展现于方寸尺盆之间。 

 

   俗话说:“画虎难画骨,画树难画柳”,用树桩制作柳型更难,张先生巧妙地运用中国绘画之意韵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制作的这盆水旱垂柳,写意传神,小中见大,确是人工造、仿若天然成,容自然景致于方寸咫尺之中。纵观该盆作品,读物生情,浮想天外,荡胸决眦,久难释怀,真乃是“盆含画意、景蕴诗情”! 

 

  (编辑/王志宏)

 
>更多关于水旱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