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黄杨,又名小叶黄杨、千年矮等,黄杨科黄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性喜温暖、半阴、湿润气候,耐旱、耐寒、耐修剪,属浅根性树种,生长慢,寿命长,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树材。所有盆景行家都承认黄杨是盆景中品味最上者。生长极为缓慢,有“逢闰必缩”的脾性,有些地方称之“死叶黄杨”。
清代著名诗人李渔同时也是盆景行家,非常青睐黄杨木,他在《闲情偶寄》里这样评价道:“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黄杨木长得慢是大家共知的,但是至于闰年反缩一寸,倒是未有人考证过,也有人说是“逢润必缩”。苏轼也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但即便是这样,黄杨也安守困境,“冬不改柯,夏不换叶”,所以李渔称其为“知命树”,意即它能安于天命,老天不让它长高,强争也没用。所以李渔评价它有君子之风,说莲是花中君子,黄杨就是树中君子。因此制作盆景尤见功夫,得极品难。
所以制作和养护尤为注意以下要点:
1、栽培
瓜子黄杨喜光,亦稍耐阴;适生于肥沃、湿润、疏松之地。酸性土、中性土或微碱性土均能适应。栽培时选择疏松带酸性的土壤较好,亦可用炉渣40%、腐质土或菜园土40%、河沙20%混合配制。初植时最好是用瓦盆,紫砂盆、水泥盆也可以。成型后选用宜兴紫砂盆或浅色釉陶盆。盆的形状、大小可根据桩体大小、造型形式而定。原则上悬崖式宜用方形或圆形的千筒盆,斜干式、曲干式、丛林式等,宜用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的盆。瓜子黄杨系浅根树种,栽植不需深盆。栽植时可以在桩坯周围的盆面上盖一层黑色塑料簿膜,促使新桩发根,同时起到保湿作用。
夏季初植新桩,放在背风、遮阴、湿度大的环境中养护,只需一个星期就能长出新根,一个月后可放到湿润、光照时间不长的地方正常养护。春季初植新桩放在湿润、光照时间不长的环境中养护不需要遮阴,发新根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栽活后继续放在半阴处养护。夏季放在全日照环境养护,要注意遮荫,否则叶子发黄。冬季除严寒地区外,一般可在户外过冬,但叶色往往发红,观赏效果差。浇水宜微偏湿,但不能积水。施肥以腐熟的饼肥水为主,簿肥勤施,黄杨喜肥也易受肥害,发生肥害迅速连盆一起放入清水池中浸泡稀释1-2天。
2、制作
山野采挖的瓜子黄杨老桩一般培育1-2年后开始造型制作,应依据植株的基本树相,因树制宜,顺其自然之势,进行艺术造型。造型手法可剪、可扎,造型头几年以蟠扎为主,剪为辅。基本成型后以剪为主,扎为辅。蟠扎时间以夏、秋季最好,夏、秋季瓜子黄杨枝条相对柔软,便于蟠扎。春季瓜子黄杨枝干易脱皮,且枝条较脆易断,不是蟠扎的好季节。剪枝春季可以进行。
蟠扎可用棕丝,也可用带塑料皮的电线,用无塑料皮的金属丝蟠扎时,要用布条、塑料簿膜等包裹金属丝,否则易伤树皮。枝条拿弯定型后及时松绑,否则金属丝易嵌入树皮中。较大的枝条一次拿弯不到位的,可分两次进行,小心强拉时折断枝条,大枝拿弯可用“半锯”的办法,在要拿弯的部位锯出几条锯路,拿弯固定后,锯伤处要用干净的黄泥涂抹,再用黑塑料簿膜包裹,便于伤口愈合。每年的秋末冬初进行一次修剪整形,剪除病枝、交叉枝、平行枝、枯枝,使盆景的内膛通风透光。瓜子黄杨可精扎细剪成“云片”状,也可加工成自然大树形。
3、注意事项
瓜子黄杨开花结果没有砚赏价值,也影响生长,使叶片泛黄,应及时除去花蕾,补充营养。
瓜子黄杨忌曝晒,放在半日照环境养护的比放在全日照环境养护的开花要少得多长得好,而且叶子不易发黄,叶厚光亮。
须特别注意的是:瓜子黄杨萌发力虽强,但有个怪脾气,就是“无叶则不发”,因此,无论是造型,还是日常修剪,对不到位的枝干可采用“逐段留叶,短截逼芽”的方法,使其逐步下行发芽到位,且不可盲目追求一步到位,不留枝叶的苦修大剪,一剪到头,这样往往会造成枝条及整株不萌发甚至枯死。
须特别注意的是:盆土不能长时间处于太湿状态,要间干间湿,交替进行以利于根系呼吸和生长,提高根系适应力。梅雨季节或阴雨连绵可将黄杨移人室内,可防大量缩枝。
瓜子黄杨盆景枝叶茂密,四季常青,不仅是室内良好的装饰植物,而且对二氧化硫、氯气、硫化氢、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具有吸除毒气、净化空气的本领,是名副其实的室内“常绿净化器”。 (编辑/刘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