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从可能走向可行——谈关山"四方真柏"新作
对于这棵真柏素材,我要推翻之前的制作构思,以一种非常的方式来表达我对盆景制作理念的革新。人最难做到的就是推翻自身成功的理念,以革新的视角来重塑自己o 关山先生是中国盆景界青年作家中的新锐代表,他近期新作的一件真柏作品立意新颖、个性鲜明,展现出其强大的制作魅力。
优秀的盆景作品必然具备鲜明的个性,不从流,不落俗,以独特的视角和精巧的施艺展示富于创意的构思,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这是一个人与树对话的过程,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预判。
根据制作经验和作品范本,大多数人会直接选择最可行的一个方向,盆景制作的可逆性并不高,最可行的自然也是最少风险的,但是这种选择无疑会抹杀盆景制作的可塑性和创新性。只有少数的制作者会克服这种惯性,不拘束于固有的模式,另辟蹊径甚至是特立独行,从新的可能中寻找可行的契机。
近几年,关山先生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制作思维,提升自己的制作技艺,寻找着超越自我、锐意革新的道路。在制作这件真柏新作之始,他表示:对于这棵真柏素材,我要推翻之前的制作构思,以一种非常的方式来表达我对盆景制作理念的革新。人最难做到的就是推翻自身成功的理念,以革新的视角来重塑自己。
这棵真柏素材辗转到关山手上时,几平荒废,在经过一年多的蓄养之后,才确定可进行制作。素材虽然枝叶蓄养得非常旺盛,但是主次结构不明,树形也比较松散,缺乏力度。对枝条进行了初步取舍后,素材原有的舍利露出,但此时的舍利部分比较杂乱,尤其是腰身显得生硬呆板,缺少变化。根据素材干枝结构特点,关山对作品角度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确定了左向取势的观赏面。
在选择制作方案时,原有的思路被一个接一个地被否定,被推翻。最终,关山决定跳出常规思路,剔除一切表象,直面盆景制作的本质,以一种崭新的制作思维来表现这件真柏素材——用全新的四边型构图,来体现真柏树身的虬曲性和舍利的自然变化,制作一件近乎不可能的“四方真柏”。
树木要在盆器之中安身立命,平衡感是首先需要考虑的?三角形是最具备稳定感的图形,适宜于控制重心和平衡感,但等腰三角形过于规整而近乎呆板,所以在盆景制作中比较常用的是非等腰三角形的构图方式,既不失稳定感,又能寓静于动,求得变化和动感——这已经是盆景制作上的共识,熟用于树木盆景,鲜有例外。但是,这件“四方真柏”作品却成为了这个“例外”。
从完成的作品来看,这次实验性的制作无疑是成功的。作品通过“点、线、面”的运用使整体构图有了强烈的对比,制作后昀树身主干筋骨分明、壮硕苍劲,精工细雕的舍利和自然天成的神枝被整体“四边形”构图刻画得更加具有变化感。
更有两个被重点表现的枝条凸显出来(在局部对比图中有着清晰写照):一是左下部从枯梢上培养的第一出枝,姿态反向生长,制作时,关山运用娴熟的手法进行大幅度提升,做成了先抑后扬的临水枝效果。二是中部随水线翻转折回的强壮枝条,横空出世,制作时对这一枝局部进行舍利丝雕来加强线条变化,分枝部分丰富多变,并分为左上、右上、中下三个区域来逐一进行整理,形成了整树的中部和顶冠。
艺精则成,明见万里,整体树型已定,在细节枝条的布局上,关山以“让”替“补”,让出空间,使灵动多变的枝条挥洒自如,从容地映入眼帘。
“四方真柏”寓立于破,打破了传统三角形构图模式,却并没有因为改变而失却平衡,反而借助旁逸斜出、接风而舞的长出枝体现出明快流畅的神韵,用丰富的线条变化将作品的飘逸感表现得生动,以真柏的老干虬枝引发出行云流水般的美感。
从可能到可行,也许只有一步之遥。创新是艺术制作永恒的命题,所有的盆景创新都必须经历探索性,的、个性,化的和实验性的过程,其起点往往就是这样一个问句:这棵树用这个方式来做,可能吗?
实践证明,盆景制作并非不可例外,关键在于能否以新的思路去驾驭素材。求新求变,一辈子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这是我们对待盆景艺术的应有态度!关山先生用这次充满着制作魅力和革新精神的演示,给予了我们一个宪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