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王宏芳的《彩云飞》(刺柏)(见图),联想起郑板桥画竹有“眼中之竹”、“心中之竹”、“笔下之竹”的三个阶段来,此中演变,很能启发我们去理解艺术制作思维的特点,同样也可指导盆景的制作。
“眼中之竹”是作者观察生活的第一阶段。所谓“外师造化”、“师法自然”,它来自生活的启示,这时的眼中之竹已经与原来的竹不完全相同了,这里有了审美,有了选择性。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彩云飞》的作者以艺术家的眼光,抓住云的飞动之势,构思制作《彩云飞》,受到自然界中云随风飞的启示,这是眼中之竹,是对“云飘式”这种自然现象的喜爱和审美。
第二阶段是“心中之竹”,即物我融合之产物。心中之竹不再是普通的竹,比眼中之竹的选择和审美又进了一步,具有某种个性和意象,是“迁想妙得”、“中得心源”的阶段。《彩云飞》树身偏左,凌空横斜,全株枝片犹如朵朵翠云,寓动于静,有飘浮于晴空的艺术感染力,那种飞动之势,与作者的思想相融合,这就产生了意象,便是心中之竹。
第三阶段是“笔下之竹”,这是把心中之意象制作成“笔下”之形象的阶段.是运用具体的造型语言,塑造出个性特点的阶段。“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罗丹语)。《彩云飞>的作者对云的“飞动之势”,经过认真地观察研究,抓住运动规律,使这一动势得以升华,在作品中运用了绘画中的“工笔细描”的手法,达到虬曲多变、飘逸潇洒的艺术效果。这是对艺术表现的探索。
因此,作品有其独特的“性格”,赞其为“动势盆景”的代表作,此为“笔下之竹”。以上制作思维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反映作者观察的敏锐性;第二阶段则表明作者感悟的主动性:第三阶段体现了作者在艺术表现上的创造性。而在观察、感悟、制作过程中,作者的感情、思想、艺术修养等因素始终在起作用。由此,我们可以从中领悟盆景制作的一些特点。
我们了解了眼中之竹讲的是观察力,心中之竹讲的是炼意,笔下之竹讲的是炼形。我们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学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盆景制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