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存在于制度、思想、文化、道德等各个领域。这是《辞海》对“传统”的解释。
盆景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萌芽于唐,成形于宋,兴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因此,和诗词、书法、绘画、戏曲一样是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
各种名词的义项可以从典籍里了解到,而各种具体的概念,则必须见到不同的实物或图照后方能产生。新中国成立后,只有到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的公园见到了诸如“一寸三弯”、“云片”、“六台三托一顶”、“方拐”、“游龙”等形式的种在陶盆中的树木后,方才知道这些就叫盆景。它们分别属于扬派、苏派、川派、徽派,是祖宗传下的宝贵财富。
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的成长过程得知,前辈们总是把自己的学识、技艺、经验等完完全全地向后生们传授。后生们在接受、消化后,会去粗取精地加以利用,并创新、完善,而后又传于后继者,就这样复始不停。那些现在看来呆板、繁复、程式化的东西就是这样传到今日。假如前人把那些程式化的东西否定了的话,那么现今的典籍中也就没“盆景”这个词,人们也就不知道什么叫盆景。
文化艺术是多元的,不可能一统天下,否则就没有竞争和发展,就没有多彩的文明史。京剧艺术中既有“生、旦、净、末、丑”行当之分,还有生行的马、骐、扬、言,旦行的梅、尚、荀、程等流派之分;在书法艺术中既有篆、隶、楷、行、草书体之分,还有二王、颜、米、祝、郑等风格之别;在国画艺术中有山水、人物、花鸟等画科之分,还有写意、工笔等形式之分,不同画家的风格又各具特色;在音乐艺术中有声乐、器乐类别之分,又有奏鸣曲、协奏曲、合唱、独唱、独奏、古典乐、爵士乐、西方乐、东方乐等形式,风格、民族、地域之别。这些艺术都有其各自执着的从业者、痴迷的追随者、热情的欣赏者。有的是“守贫终身,乐此不疲”,且代不乏人。这就是传统得以延续的社会基础。
眼下,在所能见到的盆景实例或图照中,时有违反物理常规,不符生活真实的情况发生。如设置摆件时人塔一般高,坐钓者立起会比山高,船大于桥,牛马大于房舍,鸭子和船一样大,在危峰、悬崖险境设亭、塔等,在配植时,藤蔓从山顶拖至山脚,一棵树比山高,山体竟被横枝挡住等。不少题名还语法不通,用字怪癖文不对题,读时涩口。这些,都是稚拙、不成熟的表现。
笔者愚见,这或可是长期以来盆景是以园林或农家的付产品的身份出现,从业者大多文化不高之缘故,因而产生了只要将树木种在陶盆中成活,并能剪一剪,扎一扎,放上配件,给个题名,就算是盆景艺术的现象。试问,在这样认识基础上制作出来的盆景怎能和书法、篆刻、绘画、戏曲、音乐、宗教、建筑等艺术沟通,怎能向主流艺术靠拢!这种状况,应引起盆景界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我们不应把精力用在流派纷争或是对“传统”进行界定上,而应该正视盆景现状,力求发展。
其实,规则是根据自然来的,在自然中就有规则可寻。“一寸三弯”、“六台三托一顶”、“云片”等不就是根据自然界中树木主干、分枝的自由弯曲,金钱松、雪松、虎刺的枝叶成片,樟、松、柏的枝叶成团等模拟而来的吗!它的繁复与严谨和京剧的唱、念、做、打等程式一样是功力的表现。
要让盆景成为真正的“立体的画、无声的诗”,需要盆景界人士去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比如,创立相对独立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开创学院数学模式,修订各种系统的著述等。只有做到了这些,盆景方能像书法、国画、诗词那样为人们喜闻乐见,成为主流艺术。
让我们以范文澜先生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一句名句为座右铭,从继承,消化传统开始,把盆景逐步推向更加完美的境界。